专家观点

活化利用 |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创意活化:梅州客家华侨建筑的变身

摘要: 在岭南广袤的大地上,凝聚广府、潮汕和客家族群智慧的华侨建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粤的灵山秀水之间,是各地推介特色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侨乡四处散落着各具特色、饱经风霜的华侨建筑,它们既承载了一代代华侨的故园情怀,也是当地一笔不可忽视的历史财富。侨建民居对建筑修饰的细节讲究,如精细的木雕、砖雕、石雕、灰雕、剪磁等传统手工艺 ...

在岭南广袤的大地上,凝聚广府、潮汕和客家族群智慧的华侨建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粤的灵山秀水之间,是各地推介特色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侨乡四处散落着各具特色、饱经风霜的华侨建筑,它们既承载了一代代华侨的故园情怀,也是当地一笔不可忽视的历史财富。侨建民居对建筑修饰的细节讲究,如精细的木雕、砖雕、石雕、灰雕、剪磁等传统手工艺饰件的运用,已成为宝贵的艺术品。活化利用古侨建古民居,不断提升保育水平,可以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助力侨乡文化高地的建设。棘手的是因岁月的流逝而日益衰落下去的侨建民居,即便是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缮这些极有历史价值的老屋。让这些侨建民居活化成为“看得见的文化,记得住的乡愁”,活化成为“文化之乡”鲜活的载体,这是近些年来侨乡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保护中开发,既让历史得以延续,又让后人从中受益,是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哪些侨建民居该纳入活化共享计划?该采取哪种方式对侨建民居进行活化?要让华侨建筑的生命力具有可持续性,在活化过程中如何注意文化性和商业利益的平衡?广东省梅州市的几个案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对华侨建筑实施分类的网格化管理

对于侨乡来说,华侨建筑群意义非凡:一方面,这些老建筑经过修缮,可以变成新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发展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并带动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许多在海外的华侨后裔,可以通过一栋栋老建筑,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故土与先辈,拉近与祖国的情感距离。不过,这些凝聚情感的华侨建筑,修缮起来却困难重重。经过多代的散枝、传承,这些华侨建筑大多属于多个业主,而且各业主分居海外各地,联络起来困难不说,就连对整栋建筑的修缮、保护、利用、管理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一方面,对华侨建筑进行分类,不同等级的侨建民居,在活化改建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的外立面不能改变,有的内部结构不能改变,有的可做适当改变等。重要的原则是坚持按照规划先行、重在保护、最少干预、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古民居的活化利用,努力实现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侨建民居既有文化价值也有旅游价值。其中,文化价值较大的侨建民居,大多适合开发公益性项目,可用作文化建设或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这时,政府可给予项目一定的运作资本,让项目组自主进行文化展示、文化推广、文化传承的活动。而对于旅游价值偏重的侨建民居,则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考虑引入运营机构进行商业化开发。

将侨建民居运用创意转化为独特的文化地标,并采取社会企业的营运模式,注入商业管理元素,盘活侨建民居。在盘活的过程中,政府会向社会上的一些非营利机构发出合作邀请,机构应邀向政府递交活化侨建民居的建议书,详细说明如何保存和发挥有关侨建民居的价值,如何运营、如何令社区受惠等问题。如果计划书通过,政府会拨款修缮建筑,投入使用后政府只收取象征性的租金,前两年政府还可以提供运营补贴。

另一方面,厘清管理的权责,设立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下设统筹机构、区镇级执行机构和基层管理专员,以及聘请专家组成技术咨询机构,做到上层设计、基层管理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通过成立侨建民居保护工作小组,由副市长担任组长,并落实措施,建立市、县/区、镇、村级四级联动机制,下发工作任务,明确市直属各相关单位、镇区、村居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责任主体。由市政府牵头,运用大数据,建立侨建民居电子地图,将侨乡的华侨建筑纳入网格化管理,主要负责日常巡查、在相关项目中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和违章查处工作、配合街区保育规划和落实工作等,通过APP系统每周一次,向市、镇两级管理部门上报最新现状。

引进民间资本和技术活化华侨建筑

由于侨房年代久远,产权隶属错综复杂,囤积下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华侨离开祖国后长期旅居国外,几乎无法亲力亲为。当遇到对属于侨房的侨建民居开展确权时,就需要侨联、国土资源、民政等多部门联动,甚至要委托侨房专业代理机构,来办理这些房子的相关手续和事务。

资金是侨建民居保护的重要保障,建议通过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增资机制和资金筹措机制,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简化申请程序,使专项资金发挥真正作用,改变过去对侨建民居的保护中,单一由政府财政拨款的被动局面,包括民间资本使用、税收减免、建筑表面保护合约、开发权置换和审批费用减免等措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用政府的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更多的资金,在开发过程中实现资源共用。政府可先向较为成熟、民众修复意向高的项目投放资金,再以资引资,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修复后的玉庭楼

▲修复后的玉庭楼中厅

▲修复后的玉庭楼内部空间

梅州市政府附近的玉庭楼建成于1923 年,由侨商钟玉庭斥资兴建。这栋楼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为典型的客家走马楼格局。可是最近几十年,由于少人居住,昔日繁华经不起岁月蹉跎,往日辉煌抵不过时光荏苒,多年的风雨,年久失修、局部坍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让一座有着许多美好故事的华商故居几乎荒废殆尽,在市民的记忆中淡忘。2014年3月,“活化古民居玉庭楼”项目集结了一批从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回梅工作的年轻人,自筹资金用艺术的手法让老房子重生。玉庭楼的改造活化,除了以“物不迁·安于室”的思路进行改造,更添加了许多时尚元素,让各种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玉庭楼创客空间找到属于自己喜爱的休闲创作区域。玉庭楼的经营者用文化艺术活化古民居取得成功,通过推广客家传统文化,唤起更多客商对古民居活化的认识。

借助文化创意让华侨建筑变身乡宿

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法规,鼓励民间资本将侨建民居创意活化,并充分挖掘资源,开辟出华侨文化路线、地域特色文化路线、美食之旅、田园风光路线等旅游线路,吸引华侨后裔及长、珠三角游客来了解侨乡。在保护和活化华侨建筑的同时,通过讲好它的故事,增加它的韵味,来提升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位于梅州火车站近郊的钧质楼,是泰国华侨于1943年建成,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设计与施工团队注重对客家乡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用多年来收集的老家具、老物件、老木料等改造为室内装饰,改造时不仅要弥补增强老屋采光、通风的缺陷,而且要考虑建筑结构稳定性,特别注意夯土墙体的防水、渗水,增大窗户面积并加装钢结构支撑。改造的设计以木质结构为主,将钢架结构隐藏在装饰木板中,保证了整体的古朴美观。在修复、改造钧质楼时,坚持尽量使用原有材料以保存其原有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标准,实现古建筑恢复原样最大化。经过550多天的升级改造,“蝶变”为乡宿的钧质楼,各种类型的客房名以客家建筑或客家文人诗词命名,公共空间和客房充满“乡土味”,既保留了客家传统文化气息,又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给旅客带来一种“客家自然”的体验感,积极向公众传播一种遗产审美意识。此外,以客家美食作为乡宿的配套餐饮,采购村民自种自产的农副产品,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创意活化前的钧质楼

而位于梅县区雁洋镇的三舍综艺乡宿则将华侨建筑整栋异地重组,融合客家民俗、文艺、品茗、咖啡、非遗表演于一体。它以围龙屋的原型保持客家古老的印记,又以现代居住环境增添舒适生活的浪漫。白墙灰瓦、原木、玻璃、灯光等元素碰撞结合,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保留了客家民居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仁寿庄,坐落于梅县区松口镇圳头村山子下,由旅印尼泗水侨商傅锡荣、傅可英昆仲兴建。1926年动工,1937年落成,三堂两横一围龙屋一附杠布局,占地920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改造成乡宿时以“木”为设计主材,融入传统客家元素,摒弃了客家民居楼层低、房间小、采光差等劣势,采用了大量的玻璃,保持采光通透。大部分的房间增设了仿古木阳台,让老围屋焕发新活力。

▲三舍乡宿

▲华侨建筑仁寿庄航拍

▲仁寿庄南横厅

粤东梅州客家华侨建筑活化案例,始终坚持小众与个性化的项目策划定位,注重文化创意的多元融合,充分结合在地文化和资源特色,形成了可持续和“小而精”的乡村文化资源创意活化新路径。将华侨建筑活化变身为个性化乡宿,是保护、利用、盘活华侨建筑等闲置遗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侨乡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总的来说,对华侨建筑进行创意活化,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认知,促使人们了解、重视华侨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提升当代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保护、展示、传播区域文化的同时,实现多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编辑:蔡苧

审核:张怡

本文刊登于2020年5月19日《中国文物报》第7版专刊投稿邮箱:wwbbaohu@163.com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