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曲村-天马遗址
摘要: 26.曲村-天马遗址.周.山西省曲沃县、翼城县.古遗址..第四批曲村——天马遗址,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北依崇山,东、南面为滏河。该遗址覆盖曲村、天马、北赵、张4个自然村,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共约11平方公里。该遗址共分为四大文化层,涵盖有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和龙山文化层、夏文化层、西周到战国文化层及秦汉元明文化层。1992、1993年连续两年 ...
26.曲村-天马遗址.周.山西省曲沃县、翼城县.古遗址..第四批
曲村——天马遗址,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北依崇山,东、南面为滏河。该遗址覆盖曲村、天马、北赵、张4个自然村,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共约11平方公里。该遗址共分为四大文化层,涵盖有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和龙山文化层、夏文化层、西周到战国文化层及秦汉元明文化层。1992、19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延续的时间较长,经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方面的初步判断,此遗址在西周初期就兴起,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而到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却陡然衰竭下来。
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部分是占地面积有15000余平方米的九代十九座晋侯及夫人墓葬,及十座陪葬车马坑。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这样记载: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被封到古唐国,历史上称叔虞为唐叔虞,而叔虞的儿子燮父在继承父亲的位置以后,因古唐国的南面有一条河名为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这也就是晋的渊源,燮父也是第一代的晋侯。这九代晋侯分别为:燮父、武侯、成侯、历侯、靖侯、僖侯、献侯、穆侯、文侯。时代为西周前期到春秋初年。2000年,发掘一批陪葬墓,墓葬中出土了带铭文的铜器。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不仅确证了该地是晋国始封地,而且使晋文化考古与研究,进入最高境界,使学术界对“晋文化”全貌、特征、分期诸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晋侯及墓主人的考证,对推定西周列王的年代起了重大的作用。
晋侯墓地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总数达万件以上。有青铜礼器、乐器、成套玉器等数以万计。在60余座铜器墓中出土了280余件青铜器,其中近百件有铭文,出土文物除青铜礼器外,还有大批青铜兵器,以戈最多;有大量车马器;玉、石、骨、贝、蚌、铅器数以万计,有一组蚌珠佩饰中有蚌珠2000余个,另外一组佩饰串珠细密,每颗直径2毫米左右,手工之精令人惊叹。墓地中,几乎所有的侯墓都是鼎、簋、觑的组合,几乎所有的夫人墓都是鼎、簋组合。在晋侯墓地9组墓出土的青铜器镌刻了6位晋侯的名或字,是研究晋侯世系的珍贵资料。晋侯苏钟上有铭文355个字,详尽记载了周宣王(另说周厉王)三十三年(前795)一场由周王亲自指挥,晋侯率部参加的军事征讨,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半个世纪当中出土最重要的铭文资料,史料没有记载,弥足珍贵。在第一代晋侯燮父及其夫人墓葬中出土了造型生动的鸟尊和形状质朴的猪尊,是以往青铜器中未见的器型。尤其是鸟尊,以凤鸟回眸为造型,精美绝伦,被山西省博物馆定为馆标。
在这九代十九座晋侯及夫人墓中,8号、31号晋献侯苏赔葬车马坑最具代表性,至2010年,它是国内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陪葬车马坑,东西长211米,南北宽15米。该坑开始发掘于1992年,坑内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宽0.45米的隔梁。共清理出活葬战马103匹,分三层放置。2006年3月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1号车马坑西部的车坑进行了发掘,约有战车近60辆,其中彩绘战车装饰华美,“装甲”战车弥足珍贵、围栏式战车堪称标车、簸箕形战车造型精美,为研究西周车辆制做工艺、科技水平和军事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蔚为壮观的车马战阵。
曲村——天马遗址,是一幅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解剖图,它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晋国早期都城就在曲沃。大量带有铭文青铜器的出土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了重大线索,同时也填补了中国史学研究中夏文化的空白。
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部分是占地面积有15000余平方米的九代十九座晋侯及夫人墓葬,及十座陪葬车马坑。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这样记载: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被封到古唐国,历史上称叔虞为唐叔虞,而叔虞的儿子燮父在继承父亲的位置以后,因古唐国的南面有一条河名为晋水,所以改唐为晋。这也就是晋的渊源,燮父也是第一代的晋侯。这九代晋侯分别为:燮父、武侯、成侯、历侯、靖侯、僖侯、献侯、穆侯、文侯。时代为西周前期到春秋初年。2000年,发掘一批陪葬墓,墓葬中出土了带铭文的铜器。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不仅确证了该地是晋国始封地,而且使晋文化考古与研究,进入最高境界,使学术界对“晋文化”全貌、特征、分期诸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晋侯及墓主人的考证,对推定西周列王的年代起了重大的作用。
晋侯墓地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总数达万件以上。有青铜礼器、乐器、成套玉器等数以万计。在60余座铜器墓中出土了280余件青铜器,其中近百件有铭文,出土文物除青铜礼器外,还有大批青铜兵器,以戈最多;有大量车马器;玉、石、骨、贝、蚌、铅器数以万计,有一组蚌珠佩饰中有蚌珠2000余个,另外一组佩饰串珠细密,每颗直径2毫米左右,手工之精令人惊叹。墓地中,几乎所有的侯墓都是鼎、簋、觑的组合,几乎所有的夫人墓都是鼎、簋组合。在晋侯墓地9组墓出土的青铜器镌刻了6位晋侯的名或字,是研究晋侯世系的珍贵资料。晋侯苏钟上有铭文355个字,详尽记载了周宣王(另说周厉王)三十三年(前795)一场由周王亲自指挥,晋侯率部参加的军事征讨,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半个世纪当中出土最重要的铭文资料,史料没有记载,弥足珍贵。在第一代晋侯燮父及其夫人墓葬中出土了造型生动的鸟尊和形状质朴的猪尊,是以往青铜器中未见的器型。尤其是鸟尊,以凤鸟回眸为造型,精美绝伦,被山西省博物馆定为馆标。
在这九代十九座晋侯及夫人墓中,8号、31号晋献侯苏赔葬车马坑最具代表性,至2010年,它是国内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陪葬车马坑,东西长211米,南北宽15米。该坑开始发掘于1992年,坑内东部为马,西部为车,中间有宽0.45米的隔梁。共清理出活葬战马103匹,分三层放置。2006年3月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1号车马坑西部的车坑进行了发掘,约有战车近60辆,其中彩绘战车装饰华美,“装甲”战车弥足珍贵、围栏式战车堪称标车、簸箕形战车造型精美,为研究西周车辆制做工艺、科技水平和军事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蔚为壮观的车马战阵。
曲村——天马遗址,是一幅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解剖图,它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晋国早期都城就在曲沃。大量带有铭文青铜器的出土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了重大线索,同时也填补了中国史学研究中夏文化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