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镇平菩提寺

摘要: 7-1207-3-505.镇平菩提寺.清.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古建筑..第七批 南阳市镇平菩提寺位于镇平县老庄镇寺庄村南杏花山阴,始建于唐,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禅师朱智勤主持营建。南阳市镇平菩提寺以后各代有兴有废。清康熙时,襄樊十方主持在此披荆斩棘、扩宏法教、开山辟麓而鼎建。 寺内的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四重院落山门左开,古树虬龙。 ...
7-1207-3-505.镇平菩提寺.清.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古建筑..第七批



     南阳市镇平菩提寺位于镇平县老庄镇寺庄村南杏花山阴,始建于唐,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禅师朱智勤主持营建。南阳市镇平菩提寺以后各代有兴有废。清康熙时,襄樊十方主持在此披荆斩棘、扩宏法教、开山辟麓而鼎建。

     寺内的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四重院落山门左开,古树虬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二佛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大客堂、大斋堂、仓房、禅房、道院等。大雄殿为单檐硬山顶结构,颇具气势。阑额、内额、四椽伏等构件均饰彩绘。法堂柱不饰彩,粉饰的藻井图案色泽深重。东西两壁原有炭塑的五百罗汉,灰褐色彩,显得"清静虚无"。藏经楼重檐歇山顶结构,斗拱彩绘,于华丽之中仍见古朴清雅。两侧的建筑对称分列于左右,雕绘也以古朴清雅而见长。殿房、禅院、僧房和藏经楼下各植奇花异卉。古老的桂花、芙蓉、辛夷、玉兰、枇杷、梅花、芭蕉等各具姿态。寺后山坳里泉水穿漕入院,茵茵送爽。




     寺内珍藏的《贝叶经》、缅甸佛像及吴道子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平放于殿前的钢石碑,石击则犹如钟,融雪石则着雪即化,被奉为寺院之宝。2004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观
钟楼     钟楼是菩提寺 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初,高8.3米,共二层,平面呈正方形,为四通柱四角攒尖顶灰色简瓦屋顶,屋面脊上施龙、虎等走兽,正中施六层宝瓶。二层无墙,柱间设木栏杆,四周檐下施三踩重昂斗拱12朵南阳镇平菩提寺,楼内悬挂一大钟,高1.45米,口径1.07米,为铁铸,呈喇叭状,盘龙钮,波浪形口,为八块浇铸,上部口部满饰铭文,下部饰花卉、乳钉图案。僧众进行佛事活动,常击钟为号,钟声嘹亮,余音不绝。钟楼与鼓楼分列菩提寺山门两侧,相互对应,构成"暮鼓晨钟"的独特景观。


鼓楼     鼓楼是菩提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建于明初,高8.3米,共二层,南阳镇平菩提寺平面呈正方形,为四通柱四角攒尖顶,灰色简瓦屋顶,屋面脊上施龙、虎等走兽,正中施六层宝瓶。二层无墙,柱间没有栅栏,四周檐下施三踩重昂斗拱12朵,鼓楼内放置一面大鼓,直径1.5米,厚0.3米,下有木制鼓架,僧众进行佛事活动,常去鼓为号,鼓声洪亮。


一柏六石一眼井      一百(柏)六十(石)一眼井,呈六面体状,为青砖砌筑而成,井口以六块青石条封口,东北有一胸径1.15米的柏树,树龄千余年,高15米,因该井以六石封口,附近有一柏树,故以谐音称之为一百(柏)六十(石)一眼井。该井地处杏花山沟沟底地势平缓处,地下水丰富,与泉眼相通,又因山上泉水穿过,因此水源充足,从未干涸。井水清澈甘洌,一年四季保持水位不变,"旱不降,涝不升"。


古树长廊     在菩提寺森林公园内有千年古树50株,百年古树80株,位置相对集中,呈曲折的长廊式分布,故称古树长廊。古树长廊内主要有菩提树、南阳镇平菩提寺柏树、黄楝树、花栎树、皂荚树、鬼柳树等。尤为菩提树为最,植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树干围径3.86米,树高19.3米,冠幅直径18.2米,枝干粗壮挺拔,枝繁叶茂。


碑刻       镇平菩提寺碑刻现存12通,主要记述寺史、历代名人游览留诗和当时政府文告。现存碑刻包括明代3通,清代6通,民国3通,时间最早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碑刻大小不一,形态迥异,南阳镇平菩提寺碑体最高达3米,最低者0.58米,多为青灰色大理石质,周围饰卷云、双龙、双虎图案,碑座有长方形、方形、方形覆莲和龟形等。其中,菩提寺重修记碑,高2.07米,额高0.5米,宽0.84米,厚0.22米,青石质,立于龟座之上,半圆额,二边饰双龙图案,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得到郭沫若同志的高度评价。刻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登镇平杏花山宿菩提寺有序碑",长1.37米,高0.93米,厚0.14米,青石质,为大城梁建章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夜宿菩提寺时所作的一篇序文,由民国宛西自治派代表人物彭禹廷书丹,碑体敲之如钟鸣,在不同部分有宫、商、角、徵、羽五音,故又称"五音石"、"钟石碑"。




菩提树      菩提树,属落叶乔木。菩提寺森林公园内共有四株,其中一株树皮呈黑色,枝叶稀疏,树干胸围直径达3.86米,树高19.3米,冠幅18.2平方米。其余三株略细,但也参天耸立,菩提寺菩提树绿荫蔽日。菩提树花呈白色,果实圆润如珠,人称"佛珠"。传说,新朝王莽时期,刘秀在安固城(今镇平县城郊乡王庄村南)被王莽追杀,逃至杏花山,山上怪石兴妖挡道,刘秀无奈徒步行走,翻越九曲八弯的盘道岭,于山崖前歇息时,其坐骑白马托梦"栽下菩提树,汉室定再兴"。刘秀随即在左有龙山、右有虎山、前有朱崖、后有玄武之地的山崖前栽了一棵菩提树。
千年银杏       菩提寺前有一雄两雌的三棵银杏树,栽植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均有1300多年树龄。千年银杏雄银杏树干围径1.2米,树高16.3米,冠幅234平方米,古朴沧桑,虬枝横生。斜伸向寺门的一段枯枝,梢树已枯煞费苦心断折,树皮斑驳,近干部却萌生新枝,生机盎然。雌树一棵高17米,胸径1.1米,冠幅306平方米;另一棵高15.2米,胸径1.07米,冠幅285平方米,两棵雌树如今正常年份仍可结果二百余公斤。银杏是雌雄异株植物,生长缓慢,各地大多为零星分布,像菩提寺银杏,雌雄三株,同生千年,长势旺盛,实为罕见。


千年鬼柳    千年鬼柳靠崖而生,树龄达千年以上,植物名属柳科,落叶乔木,树干胸径0.93米,树高17.2米,平均冠幅14.2米,后经千年风雨侵蚀,树皮皱裂,基劲古朴。每年仲夏,杏色花朵点缀满树,灿若群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镇寺之宝      《贝叶经》不是所有的寺院都有,只有那些地位显赫的寺庙,才可以存放。它是镇平菩提寺镇寺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不是谁想见就可以见的,包括我们寺院僧人在内,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见到的。《贝叶经》是珍贵的佛教典籍,对佛学研究者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原始文献资料。它也是研究古代东方哲学、艺术、历史、文化等的珍贵史料,素为宗教与学术界推崇。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保护文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锻造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一直以来,镇平县文广旅局把保护菩提寺的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将菩提寺作为火灾排查的重点,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从源头上加强文物安全的管控,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