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是一个怎样的关隘,以至于班超都“但愿生入玉门关”

摘要:   谈到新疆的开发历史,就不得不说玉门关。  在汉初,由于中原刚经历大乱不久,国力凋敝,百废待兴。在面对北方强大的匈奴咄咄逼人的姿态时,新兴的汉帝国在形势没人强这个客观事实前,不得不采取务实的策略,对匈奴采取臣服的姿态。经过汉朝数代君王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非常强大,相对于汉初时,贵为皇帝的汉高祖刘邦想要找两匹颜色一样的马而不能的 ...

  谈到新疆的开发历史,就不得不说玉门关。

  在汉初,由于中原刚经历大乱不久,国力凋敝,百废待兴。在面对北方强大的匈奴咄咄逼人的姿态时,新兴的汉帝国在形势没人强这个客观事实前,不得不采取务实的策略,对匈奴采取臣服的姿态。经过汉朝数代君王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非常强大,相对于汉初时,贵为皇帝的汉高祖刘邦想要找两匹颜色一样的马而不能的状况,此时的汉帝国国力已经非常的强盛。《史记》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基后,便一改以前任由匈奴羞辱而不敢言的态度,遂对匈奴用兵。

  汉武大帝(图片来自网络)

  但对匈奴用兵,不是因为战争而战争,而是要通过战争达到一个战略目标。

  对于汉帝国来说,这个首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断匈奴右臂”。而所谓的“匈奴右臂”,就是青藏高原的羌和西域各绿洲小国。于是,汉武帝便派霍去病发动河西之战,攻占河西走廊,设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

  四郡的设置隔断了羌和匈奴,战略目标初步实现,接下来,就是经营西域了。

  然而西域和汉帝国之间隔有茫茫沙漠,汉帝国要施加影响于西域,就必然要通过通道来实行,这条通道就是著名的楼兰古道。

  河西走廊的地缘分布

  楼兰古道以罗布泊为中心分为东西两段,其东段为疏勒河谷。疏勒河为祁连山积雪融化后的雪水汇聚而成,祁连山的积雪融化后,便形成涓涓细流,然后又汇聚成疏勒河,向北到玉门市后,形成一个明显的大转弯,转而向西流入沙漠。河水滋润干涸的沙漠,便形成了玉门、瓜州等绿洲,这些绿洲便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桥头堡。

  在汉代时,疏勒河的流量是很大的,其自玉门拐弯后,河水潴积为一个巨大的湖泊,是为大泽,其范围是非常的巨大。在唐代时,这个大泽又叫冥泽,据《元和郡县志》载:“东西二百六十里,南北六十里,丰水草,宜畜牧。”然后河水一直向西流而汇入罗布泊。

  到了现代,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多,疏勒河的水量已不复当年,其在库木塔格沙漠就干涸消失了,而“大泽”也在清代时就消失了。

  汉代大泽

  在罗布泊的西段为孔雀河,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其往西穿越铁门关,又往东南经尉犁流入罗布泊。汉代时,由于有塔里木河的注入,且气候也比较湿润,孔雀河水流是很大的。于是,由河西走廊通往塔里木盆地,便有了一条非常便捷的通道穿越沙漠。这条通道由玉门顺疏勒河而往西,经罗布泊,溯孔雀河西上,在尉犁沿塔里木盆地北缘通往葱岭、中西亚。

  这条通道是汉帝国通往西域的主干道,汉帝国对西域用兵,多走此路。如李广利伐大宛时即走此路。据《史记》记载,当汉军西过“盐水(今罗布泊)”,“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提供粮秣,汉军要费尽力气攻破城池才能获得补给,因此,汉军又饥又疲,还没到大宛都城就惨败而归,当退回敦煌时,“士不过什一二”。于是,汉武帝又组织第二次伐宛。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由于第二次伐宛的兵力很多,沿途小国都因恐惧而降服,纷纷向大军提供补给,只有轮台不降服。于是大军围城后强攻,城破后,屠城,汉帝国威震西域。

  楼兰古道

  疏勒河-罗布泊-孔雀河是通西域的战略要道,汉帝国必然要设置雄关以扼守,此即著名的玉门关。由于时代久远,且又处于漫漫黄沙中,汉代玉门关的具体位置一直难以确定,直到英国人斯坦因于1906年在小方盘城烽燧遗址中掘得几枚汉简,才确定小方盘城为玉门关的位置。

  自汉武帝设置玉门关后,玉门关便成了汉帝国的西门,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便是所谓的西域,自西域入河西走廊,就必须经玉门关,这种情况到了东汉时期依然没多大的改变。如班超久居西域,到了晚年,逐渐开始思念故乡,上书和帝,请求返回故乡,据《后汉书 班超传》载,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东汉和帝时期(公元89年---105年),匈奴袭击西域要地车师(哈密,吐鲁番一带)杀汉吏,朝廷公卿以为应该关闭玉门关,放弃西域。但班超之子班勇极力反对,认为若放弃西域,则西域各国一定向北匈奴投降,北匈奴更加强大,沿边各郡一定受到侵害,河西诸郡就必然危急。于是,汉帝国便派班勇为西域长史,以西汉玉门关为门户,发兵驱走在西域的匈奴势力,西域平安,丝路复通。

  沙漠交通枢纽--楼兰

  这条通道之所以叫楼兰古道,盖因其核心为一个叫“楼兰”的古国。“楼兰”处于孔雀河入罗布泊的河口附近,由于靠近水源,有发达的农业,故为汉代丝绸之路上的补给基地和中转站,另外,由楼兰西南行,可到若羌绿洲,此为丝绸之路南道。故楼兰是沙漠中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汉和匈奴争夺的焦点。

  楼兰夹在在汉匈之间,处境非常尴尬,史载其“不两属,无以自安”。汉帝国对西域用兵,则楼兰就首当其冲,在汉伐大宛之前,汉武帝就派浞野侯赵破奴俘获了楼兰王,控制了楼兰国。楼兰降汉后,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楼兰王没办法,只好同时向汉和匈奴称臣,并都派王子安归往匈奴作为人质,王子尉屠耆往汉帝国作为人质。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于是汉廷便派遣傅介子到楼兰杀掉亲匈奴的楼兰王安归,立亲汉的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塔里木河改道

  但是,到了北魏时期,楼兰古道开始废弃不用了,这主要是和塔里木河的改道息息相关的。塔里木河本来是在尉犁附近流入孔雀河,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塔里木河不再汇入孔雀河,逐渐形成现在的河道。没有了塔里木河水的注入,孔雀河水量变小,导致罗布泊也萎缩了很多,楼兰严重缺水,古楼兰国逐渐进入绝境。虽然索勒曾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竭力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白龙堆和罗布泊的位置

  在罗布泊东北,有一片巨大的盐渍地,其由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颜色呈灰白色,有阳光时还会反射点点银光,似鳞甲般,环境十分恶劣,这就是著名的白龙堆。自楼兰废弃后,沿途已经没有水源和粮秣补给了,自玉门关到达白龙堆后,携带的水粮已经消耗大半了,而且,在白龙堆中,是很容易迷路的,若遇上数天沙暴,人就会被困住,则必死无疑。因而为避开白龙堆,古人又开辟了新的道路,即由敦煌直接前往吐鲁番盆地,这就是大海道。在隋唐代时,由于环境变干燥,疏勒河上游耕地扩展,灌溉用水增大,疏勒河流量减少,下游河道逐渐消失,汉代形成的以汉玉门关为核心的交通体系已经不适宜了,汉玉门关遂废,逐渐被沙漠吞噬。

  汉唐时期穿越沙漠的主干道的变迁

  到了唐代,唐帝国击败西突厥,哈密地区没有了突厥的骚扰,便开辟了由瓜州到哈密的新路,而玉门关东移到瓜州县东部,即为唐玉门关(今双塔镇附近),这条路线即著名的伊吾路。而伊吾路,在唐文献中也称第五道,又称莫贺延碛。在这条路上,唐军设有五个烽燧,每个烽燧控制一处水源。据《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偷渡西出取经时,向胡人向导问路,胡人便说:“关外西北有五峰,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峰之外即莫贺延碛”这条道路,即今天从瓜州到哈密的主干道,其由瓜州北经星星峡,而至哈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玉门关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