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以洛阳为例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杨亮在“2019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演讲者∣杨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
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明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生态文明时期,规划体系面临重构,而文化的作用越发凸显。
有学者提到,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有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文化”应更加注重“以文化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不会只有自然没有人文。同时,我国的名城保护制度已经建立30多年,内涵和外延持续发展。所谓的保护规划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罗列,而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薪火相传。借洛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名城保护规划和2050发展战略规划同步编制的契机,项目组致力于探索保护规划的创新发展。
一、正本清源明价值——从中华文明传承的高度系统认知洛阳的历史地位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神都”的城市,意为“神州大地之都”,也是中国古都前三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我们要从中华文明传承的高度对它的特色进行认知。从时间上看,洛阳是最早中国;从空间上看,洛阳是天下之中;从历史发展的广度上看,它是全景中国的重要代表地。
首先,从“最早中国”方面,洛阳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导者,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我们在1963年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面发现了“宅兹中国”的铭文,这是“中国”这个名字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指就是洛阳盆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各文明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在3800余年前,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洛阳二里头遗址也被称为“中原第一王都”。
此外,洛阳也是河图、洛书、八卦、夏商周都城、儒释道三教、经学玄学理学以及一系列人文道德的根基和都城营建模式的孕育地。
同时,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衣冠南渡”,永嘉之难、靖康之难、安史之乱的迁徙起点都在洛阳,这也可以解释洛阳为什么会成为70%的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和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此外,洛阳有着相当强的国际影响力,比如日本京都,它不但营城模式借鉴了洛阳,而且名字就叫“洛阳”。战国时期日本地方大名杀上京都、“挟天子以令诸候”的行为就称作“上洛”。
第二,从“天下之中”方面,洛阳是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自古洛阳就有“九州腹地、天下之中”之称。在中国历史上“五岳五镇四渎”的精神信仰体系中,“五岳”代表天,是仁德和尊严的象征,“五镇”象征地,是国土和统治的化身。洛阳和嵩山位于这个体系的正中间。所谓“中者,天之正道”,以中为尊是我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内核,而建都于天下之中,是中国古代政治秩序的核心原则和历史传统。
从小环境上来看,我国秦岭、太行两条龙脉汇聚洛阳盆地,加之“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的城址环境和战略地位,使洛阳成为建都的风水宝地。正如嵩山嵩阳书院对联所写,大区位是“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小环境是“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此外,洛阳还是我国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这两大经济动脉的唯一交汇点,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对内连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对外连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对于国际文化传承、经济合作、共赢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国地图(局部)中的“五岳五镇四渎”
第三,从“全景中国”方面,洛阳是中国历史兴衰演变的缩影。最为重要的是“五都贯洛”的都城遗址体系,伊洛河沿线分布有二里头、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是举世罕见的都城遗址队列奇观。
更为难得的是,皇陵、苑囿、祭祀场所、关隘等附属功能齐备,完整地体现了都城格局,形成了整体的历史性城镇景观。这种格局对于洛阳历版的城市总体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一期总规的涧西工业区就是“跳出老城建新城”的经典案例,作为洛阳模式永载城市规划的史册。我院编制的四期总规中,也统筹考虑大遗址的保护,确定了洛阳整体组团式的发展格局。
宋代以后尽管洛阳的国家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的地上遗存金元古城仍然具有真实性、多样性、生活延续性和层叠性的特征,价值十分突出。在我国“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7项落户洛阳。他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在一期总规规划建设的涧西工业区。他是新中国工业体系初创和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地,至今仍是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工业遗产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
正所谓“一城诗画山水、一地国脉春秋”,洛阳的5000年历史,有“华夏渊源、三代之居”;2000年历史,有“汉唐盛世、魏晋遗风”;1000年历史,有“古城变迁、沧海桑田”;新中国70年,有“工业崛起、民族复兴”。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讲好洛阳故事,展现完整、精彩、全面的魅力洛阳。
然而,洛阳仍然面临着世界级的保护难题——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我们将洛阳和西安的大遗址进行了对比,洛阳具有大遗址面积大(330平方公里)、埋藏浅、与建设用地高度叠压的特点,保护难度远超西安。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各个大遗址均有文物保护规划,但不仅城市建设压占的大遗址建设失控,连城市外围边缘的大遗址也有被逐步蚕食的风险。以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为例,近十年间,建设量增长了40%,如今已有6万居民在此常住。所以说,就遗址论遗址,就保护论保护,难以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从空间角度统筹考虑。
二、守文持正控底线——构筑文化安全空间体系
首先需要明确保护底线,构筑文化安全空间体系。针对洛阳的特点,我们在一般名城保护规划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域和洛孟偃两个层次,分别对应国家层面的黄河文化战略和空间城址及大遗址整体保护。
总书记曾说过:“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文化底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而以洛阳为代表的河洛地区是承载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洛阳位于北纬35度古都线上,又是丝绸之路、大运河、万里茶道的交汇点,应在黄河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提出“连横合纵”的整体策略,意在整体保护展示黄河古都文化带历史脉络。一方面,以丝绸之路为依托,对接西安,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古都文化带,带动全省经济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中国大运河、万里茶道、古驿路等历史文化线路和水系串联省内文化遗产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形成若干条文化遗产展示廊道。从文化资源共保、旅游组织共洽、文化设施共享三个方面入手,集聚区域型文化创新要素,设立国家考古研究基地。
在此基础上,构筑覆盖全域的、开放的、与区域自然文化板块充分对接的保护结构。将资源最为密集的河洛盆地地区划定为黄河(河洛)文化传承核心区,保护“五都贯洛”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加强其与外围文化线路、风景区、历史村镇在保护与利用上的互补,通过对伊河、洛河、黄河文化走廊和文化线路的保护,串联市域范围内历史村镇,统筹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景观环境,形成文化和生态一体的保护结构。
黄河(河洛)文化传承核心区特点突出,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城址环境和“城苑陵祭、功能齐备”的完整都城格局外,外围还有函谷关、大谷关等八关拱卫,通过驿道与城市相连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关隘与佛教石窟空间关系密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宗教教化人心的统治理念。综合来看,是“山水地势,寻其脉络,辨其方域,了然易见”区域人居山水格局智慧的典型体现。
一般的名城保护规划中是没有这个层次的,而基于洛阳区域的系统性及山水生态与文化遗产相融合的特征,规划提出要进行整体保护。概括起来就是:“四山、两廊、五都、八道、双城”。这里特别将1949年以后形成的涧西工业区划为历史城区,实际上是对保护体系的进一步拓展,认可了其在中国近70年“工业崛起、民族复兴”历史片段中的重要地位。
三、与时俱进塑格局——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保护开发
在明确底线之后,我们希望再走一步。就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历史保护为前置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布局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总体控制。
洛阳的城市发展受大遗址和山水环境制约,拓展空间有限,组团发展是必然选择。也就是说,走一条基于文化和生态空间统筹共保的路子,采取大疏大密、分散组团的整体布局,通过生态绿环隔离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最重要的是,充分考虑他大遗址的分布和保护情况,将洛阳现状市区和偃师之间的伊洛河夹河滩、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二里头遗址、东汉陵墓南兆域广大区域作为文化生态绿心加以控制,城市围绕其发展。
具体到空间布局的组织上,历朝历代在洛阳建都,大多通过南北向的轴线串联标志性的空间要素。如今在洛阳盆地形成了新旧轴线并列交织的多城格局,不仅包括封建时期的五大都城遗址,也有涧西工业区井字轴等诸多现代的营城秩序。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两条天地轴——汉魏和隋唐,拿隋唐洛阳城来说,北面正对邙山最高峰翠云峰、南面向龙门伊阙,洛河代表天上的银河,而里坊则象征漫天繁星。宫城布置于西北,象征紫微星,暗合天空中太微、紫微、天市三垣的相对位置,城西的西苑则代表瑶池,确定了宫城在整体布局的中央。到武周时期,洛阳又建天枢、天堂、天宫等,在轴线上形成“七天”建筑,象征天上北斗七星,拱卫作为宫城的北极星。这里面可以看出古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那么我们需要常怀敬畏之心,对前人的理念加以传承和延续。
现代的空间怎么进行新的创造?正所谓“郡邑、城市时有变更,山川形势终古不易”,在对洛阳进行空间布局时,需要顺应已有的山水秩序和格局,营造新的城市形态,将城市空间、山水空间、“五都贯洛”的文化空间有机融合。
具体而言,在保护黄河和伊洛河文化生态廊道本底的基础上,围绕主城区和偃师城区之间的大遗址文化生态绿心,形成“双C”形的城市中心带。突出隋唐轴和汉魏轴在城市营建中的地位,采取“一实一虚”的做法。隋唐通过城市更新展示重要节点和标志物内涵,植入相关文化体验功能,汉魏轴则先对战略空间进行预控。
另外,通过多条横向联系轴串联主要功能节点,解决城市“有纵无横难定局”的空间秩序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新时期的洛阳空间结构。
具体到整体系统上,我们提出构建“古都新韵”的文化空间体系。一方面强化从资源点到文化功能区的构建,对旗舰项目的空间落位提供战略保障。
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文化生态绿心、偃师商城南中轴、汉魏南中轴等重要的文化战略地区,明确土地使用的准入标准。在国土空间规划其他的支撑系统中,我们推进“历史文化+”的策略,让历史文化遗产全面融入城市建设。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中,我们围绕生态绿心、滨河区域,形成特色功能节点,为特色教育和科研活动提供空间;而在蓝绿空间体系中,我们以大遗址生态绿心为核心区域,注重彰显历史山水形胜、遏制城市向大遗址蔓延、链接郊野公园,围绕遗产展示和考古发掘现场设绿地广场等。
四、规矩方圆强管控——创新保护机制,强化管控实施
最终,要把规划策略落实到具体的管控实施上。文化遗产是人类与自然互动发展形成的,他必定不是单一属性,与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存在普遍叠合的情况。相应地,和三生空间重合的部分,也应有着不同的管控要求。基于此,我们在洛阳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分区的基础上,增加一类叠加政策区,也就是历史文化特殊政策区,包括大遗址保护范围、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对政策区内进一步细分,和城镇空间叠加的部分要对建成区内外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农业空间叠加的部分,除了支持创意生态农业等促进文化体验功能的业态外,也要控制村庄规模;和生态空间叠加的部分,重点要考虑历史文化展示与生态保育的兼顾。
对于最为关键的大遗址保护问题,我们既要守底线,兼顾历史文化、生态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又要找出路,一方面提升城镇品质,彰显特色;另一方面改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共生共赢”的方式,构建大遗址利益共同体。具体做法上,坚持全市统筹、分类引导,按照类型将苑囿、陵墓和都城遗址区分开,按照所在位置将城市占压和边缘的遗址区分开,并分别提出具体的管控要求。
以隋唐洛阳城为例,其在保护规划中涉及的分区众多,总体分为洛北和洛南两部分。洛北已基本上被城市压占,未来需要通过城市更新的手段,循序渐进地更新,通过重要轴线和节点的设计,逐步展示文化内涵。要加强对近现代有价值的厂房、小区的保护,不能走大拆大建、一拆了之,甚至恢复到隋唐时期整体格局的路子。洛南里坊区的城市建设相对少一点,里面除了生态空间外还有大量的镇村。这就需要逐步减少大遗址内的人口和用地,严格控制城市向遗址区扩张。不能在遗址内部地区考虑土地平衡的问题,要探索发展权转移、容积率转移、容积率奖励的办法,在全域内予以控制。
最终形成“一表一图”的管控方式。所谓的“一表”就是基于我们的保护要求,提出大遗址内可以做什么功能,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国内外的先进案例,提出建议的引导功能。“一图”就是我们在符合文物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对地上控高、地下控深的建设管控、大遗址内功能疏解和人口腾退等具体措施提出可行性方案。对于一些尚不确定的问题,会从名城保护角度给出多种可能性的情景,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予以详细考虑。
五、总结与思考
最后,我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下对洛阳项目的总结和思考。
第一句话是晏殊《蝶恋花》里面的千古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脉络中认知特有历史坐标。只有明白城市真正的价值特色所在,我们才能常怀敬畏,慎重对待自己所画出的每一根线,也只有如此,保护规划才可能做到教化人心。
第二句话是岳飞对宗泽所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名城保护规划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基础理论、实践不断完善,我们需要在领会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守正出新,充分把握好实践机会。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丰富名城保护规划形式内容,使这个学科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句话是《吕氏春秋》里的:“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保护和发展,说到底还得靠建章立制才能管得住。所以我们针对大遗址保护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历史文化特殊政策区。面向实施管理,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与三生空间相融合的管控体系。
保护和发展一直是中规院名城所的重点关注内容,我们一方面坚持以文化传承为主线的规划实践,另一方面坚持为国家名城保护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服务。希望和诸君共勉,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感谢《洛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洛阳市2050发展战略》项目组全体成员。
主管院长:杨保军
院主管总工:张广汉
主管所长:鞠德东
项目负责人:苏原、赵霞、徐明、杨亮、陶诗琦
项目组成员:冯小航、付彬、丁俊翔、韩孟、赵子辰、李陶、高原、李云开、徐玉、何静、王茜
报告整理:马菲.
城乡规划行业的“问卷星”
随行问卷
点击图片 一键注册
13朝古都洛阳行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