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宅兹中国 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文物撷英

摘要: 研读这些佶屈聱牙而包罗万象的古代金文,犹如洞开一扇时空之门,让我们有机会揭开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画面,重拾一段段相隔悬远的悠久记忆。 青铜器是承载上古政治、礼仪、文化、信仰的宗庙彝器,也是传承中华早期文明的艺术瑰宝。近年来,以青铜器为主体解读、展示中国早期文明的展览不胜枚举,但从青铜器与金文的角度深入展示中国青铜时代历史、政治、 ...

研读这些佶屈聱牙而包罗万象的古代金文,犹如洞开一扇时空之门,让我们有机会揭开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画面,重拾一段段相隔悬远的悠久记忆。

青铜器是承载上古政治、礼仪、文化、信仰的宗庙彝器,也是传承中华早期文明的艺术瑰宝。近年来,以青铜器为主体解读、展示中国早期文明的展览不胜枚举,但从青铜器与金文的角度深入展示中国青铜时代历史、政治、社会、文化、信仰内涵的展览并不多见,一是因为代表性的有铭青铜器数量少、分布广、等级高,二是因为金文资料古奥难懂,策展难度较大。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将青铜器与金文相结合,从文字的书法艺术和文化内涵角度解读上古社会的核心物质遗存,进而揭示其蕴含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成果。在综合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一篇青铜器铭文都进行了释读和针对性的解析,尝试揭示古代金文的主体面貌、演变序列及其背后的政治、社会、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

宝鸡古称“陈仓”,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影响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周易》和《诗经》,演绎了著名的“封邦建国”“周公吐哺”“暗度陈仓”等历史典故。宝鸡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出土了大量有代表性的重要青铜器。其中以商周、秦汉时期的金文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出现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因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铜锈多呈青绿色而得名,又称吉金。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代表性物质遗存,其表面铸刻的文字被称为吉金文或金文,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证。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书风变化多样,不仅记录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地区、族群的礼仪生活与文化偏好,刻画了上古时期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轨迹。展览遴选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精品143件,涵盖商周秦汉等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时期。展品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代表性,多数展品等级高、品质好。其中一级品65件、二级品62件、三级品11件。多数展品不仅器形庄重、典雅,而且文字清晰,篇幅较长,内容极其重要。以器类而言,西周一代铭文最长的圆鼎是毛公鼎(497字,未参展),铭文最长的方鼎是方鼎(116字),铭文最长的簋是牧簋(存211字,未参展),铭文最长的簠是伯公父簠(61字),铭文最长的盉是卫盉(132字),铭文最长的觥是折觥(40字),铭文最长的爵是伯公父爵(14字),铭文最长的盘是逑盘(372字),铭文最长的匜是匜(157字)。

这些长铭青铜器悉数出土于宝鸡周原地区,除毛公鼎、牧簋外,其他诸器都现身展览,包括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如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记录周王世系、承载家族荣宠的墙盘、逑盘,能够证经补史且具有高度历史研究价值的乐器秦公镈等。何尊、墙盘、逑盘、利簋、害夫簋、秦公镈等既是代表器又是标准器,铭文中记载的重要人物、重要时间、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中华早期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意义。

展览尽量将青铜器铭文完整、清晰地呈现,盖上有铭文的青铜器尽量分离展示。青铜器铭文以照片、拓片、视频解读、多媒体数控等多元手段立体化呈现在展览的各个位置,释文以简体形式对应排列。

展览从历史、艺术、社会、信仰、文明等不同角度解读商周秦汉时期的青铜礼器。以“金文的艺术”“金文中的故事”“金文中的智慧”为结构单元,引导观众走进神秘奇谲、波澜壮阔的青铜器与金文世界。

开篇重点介绍了宝鸡出土金文的书法、艺术特点,以时代序列为线索,用大量代表性的金文实例详细展示、解读商周秦汉时期金文的文字源起、发展、演变历程及其艺术面貌。吉金文字从商早中期就已开始萌生,其后日益繁复、丰富,至秦汉时期仍然广为流行。在这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金文因时而异,因世而异,因地而异,渐次谱写出早期中华文明的异彩华章。大体而言,殷商金文神秘瑰丽,西周金文典雅庄重,东周金文清新繁细,秦汉金文素雅古朴。风采各异的金文面貌和艺术风格,浓缩了各个时代、地区、族群的礼仪生活与文化精神。它们既生动反映了中国文字造型和艺术的早期发展历程,也深刻承载着中国上古社会形态的演变轨迹。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市文物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承办,宝鸡周原博物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渭滨区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陇县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眉县博物馆、岐山县周原博物馆、麟游县博物馆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

墙 盘

西周中期(共王)

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一号铜器窖藏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这是西周共王时期微氏家族的史墙为祭祀祖先所作的礼器,他是微氏家族的宗子,任王朝史官。铭文的前半段称扬数代西周天子的功烈,历数文、武、成、康、昭、穆、共七代周王的文治武功,其后褒颂微氏家族的历史传承,详述高祖、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及史墙本人等六世族人辅佐天子、奉事周邦的荣耀与贡献。由于该器属于考古发现的西周礼器,铭文直录当时的史官文辞,陈述共王时代对于此前诸王的认识和评价,如实反映了西周王朝的正统理念。铭文既反映了西周前期诸王文治武功的大格局,又反映了微氏家族世代变迁乃至个人荣宠的小传统,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此外,全篇铭文以四言为主,措辞严谨,韵律生动,文辞优美,意兴盎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全篇铭文整齐疏朗,字形端庄,笔势流畅,锋芒内敛,严谨大方,完全摆脱了早期的肥笔、波磔风格,颇有小篆笔意,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加之该器造型庄重,纹饰瑰丽,铸制精良,通体无锈,乌亮如新,极具造型、审美、艺术价值。总之,史墙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艺术价值,既堪称商周青铜礼器中的珍品、绝品,也是所有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之一。

展览“鸿功令德 铭传万世”篇讲述了金文中的故事,重点展示了宝鸡出土金文中的故事,包括对重大历史事件、王公贵族等各社会阶层的事迹、祭祀、战争、诉讼、交易等诸多方面的珍贵记录。

商周秦汉时期,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是贵族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青铜礼器则是参与、见证此类活动核心的物质文化遗存,承载着政治、等级、礼仪、文化、信仰、审美等多方面的精神内涵。制作青铜礼器时,作器者往往将自己的宗族背景、社会活动、功名利禄、家族荣耀等内容铸刻于器表,铭以记之,传之后世。

利 簋

西周早期

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镇西段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铭文大意:在甲子日的清晨,岁星当空,武王征商,大败商军,一日之内就攻占了商朝城邑。七天之后的辛未日,王到达管地驻军所在,赏赐史官利铜材,利铸作礼器以祭祀、告慰檀公。

利簋的作器者为利,任周王朝史官,因参与征商之战而受到武王赏赐,故铸此礼器以祭祀其祖先檀公。铭文明确提到了武王征商,这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在甲子日,并提到当天清晨岁星(即木星)当空的天文现象。此外,铭文还指出,仅仅一日之内,武王就取得了征商关键战役的最终胜利。作为几乎堪称现场报道式的史官记录,以上信息的真实性显而易见,这对于我们了解武王征商这一重大事件,进而认识商末周初的关键历史分野和时间坐标,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珍贵价值。

何 尊

西周早期

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铭文大意:周成王迁居于成周,又自太室山开始举行对武王的祼祭。在四月丙戌日,成王在京室训诰宗小子说:“昔日你的父辈公氏能够仇匹文王。文王接受了大命。武王攻克大邑商之后,就在太室山告祭说‘我要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治理民众’。呜呼!你这年轻人啊,没有智识,要效法公氏为实现天命建立功勋,遵循天命,敬事君王,要协助王奉行明德,希望上天能够护佑我们这些不够敏慧的人。”成王的训告结束后,赏赐三十朋贝给何。何因此制作这件礼器来祭祀祖先。这是成王五年。

因为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何尊备受瞩目。铭文中“中或(国)”的本义为诸国之中、天下之中,尽管与专有国名“中国”差异显著,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的出现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何尊铭文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其中不少内容可以与《召诰》《洛诰》等传世文献互补、互证。铭文涉及文王、武王的一些文治武功,更重要的则是真实陈述了与成王营建成周有关的一系列史迹,其中包括成王在成周祭祀,以及成王亲口陈述的营建成周的初衷等。然而,何尊铭文的研究并没有终结,对不少字句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同的解读方式,对于理解武成如何纪年、成王是否迁都、成周如何营建、成王亲政的时间和地点等周初重大事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逑(qiú)盘

西周晚期

2003年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铭文大意:逑说:“我的皇高祖单公赫赫有名,威武英明,知人善任,是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辅佐文王、武王,讨伐殷商,接受上天大命,抚佑四方诸侯,建立了周王朝,操持国事,顺应天意。我的皇高祖公叔辅佐成王,为王所使,接受大命。北方戎狄不来朝拜,成王平定了边疆。我的皇高祖新室仲沉稳英明,抚近安远,四方诸侯都来朝见康王。但是,仍有边民背叛朝廷。我的皇高祖惠仲盠父善和于政,成于谋略,奉侍昭王、穆王,经营四方,讨伐楚荆。我的皇高祖零伯耳聪心明,尽职尽责,侍奉共王、懿王。我的皇亚祖懿仲直言规劝四方庶民,辅佐孝王、夷王治理国家,有功劳于周邦。我已故的父亲龚叔,端庄恭敬,严肃谨慎,和询于政,德行显著,辅佐厉王。我将继承祖父、父亲的职事,早晚履行自己的职责,故天子多有恩赐。希望周天子万寿无疆,保佑周邦,治理四方。”

王说:“显赫高贵的文王、武王,接受上天大命,抚佑四方诸侯。从前,你的先人辅佐先王,尽心操劳于周邦大命。现在我遵循你先祖的旧例,重申册命,并擢升你的职位、爵秩,命你辅助荣兑管理四方的虞林,专供王宫使用。赐给你赤色的围裙、黑色的佩玉绶带以及饰有铜饰的革质马笼头。”

逑感激天子的恩赏,称扬周王的功德,作此祭奠祖先的宝盘,用来追念前世有文德先人的美德。有德先人威灵在天,逑则恭敬在下,希望先祖给逑降赐多福、长寿、胸怀宽绰,并给我康和保佑,高官厚禄,希望能够善终、长寿。天子的贤臣逑子子孙孙永远享用。

在逑盘铭文的前半部分中,西周贵族单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历数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八代单氏族人奉事西周天子的世族事迹,同时将文王至宣王共12位周王文治武功的主要事迹也都逐一罗列呈现其中,堪称一部极简的西周断代史。铭文的后半部分,周宣王宣布册封单逑,并加以赏赐。单逑感激天子恩德,铸作礼器加以纪念并告慰祖先。铭文涉及的时间范畴长达二百余年,单氏一族将家族荣辱与王朝兴衰系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了后世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与理想。

秦公镈(bó)

春秋早期

1978年陕西宝鸡县阳平公社杨家沟太公庙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秦公镈铭文能够证经补史,具有非常显著的历史研究价值。铭文记载了东周时期秦国公室先祖、文公、静公、宪公、秦公共五代世系。据文献记载,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之后,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平王乃赐其岐以西之地,襄公受封,开始与诸侯通使并互致聘享之礼。铭文中赏宅受国的先祖,应该就是秦襄公。世系中的最后一位即作器者秦公应为秦武公。另外,其他的祖先名号、顺序则可以印证《史记》所录的几种不同秦公世系版本的互相矛盾、不实之处。

庙孱(chán)鼎

西周晚期

1975年岐山县京当公社(镇)董家村1号青铜器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

庙孱鼎是岐山董家村一号窖藏时代最晚的器物之一,其器主人庙孱或许就是该窖藏的埋藏者。此铭文内容简明扼要地点明了两个主体:一是作器者庙孱,二是其子子孙孙。此类较为简略的铭文,表现了周人普遍关怀的两个重点:个体与宗族。在周代宗法社会中,二者确实休戚相关,个体承载着宗族荣耀的传继,宗族则象征着个体生命与荣宠的延续。

㝬(hú)簋

西周晚期(厉王)

1978年扶风县法门镇齐村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

㝬簋造型雄奇,纹饰诡谲,体量巨大,堪称簋中之王。不过该器最重要的价值仍在于其表面所铸的铭文。据铭文可知,作器者是周厉王,史书记载其名为胡,周代第十位君主。史书记载他贪图财力,将山林川泽尽收于己;他亲近小人,疏离王室旧臣;他暴虐专政,百姓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被赶下台,最终客死异乡。这一事件被看作是周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然而㝬簋铭文讲述了周厉王如何尊崇上帝与祖先,勤于政事,治理天下。㝬钟铭文则谈到厉王出兵征伐,大获全胜。这些铭文为我们重新认识周厉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西周初年,为稳定政局,笼络贵族,统治者采用了“授民授疆土”的分封政策,初期颇有成效。然而随着王室土地的缩减以及贵族土地的扩增,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据研究,厉王的“专利”更多是一种为挽救王朝的衰亡而加强王室财政的举措。改革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真实的周厉王与史官笔下奢侈专横的暴君形象或许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展览的后部讲述了金文中蕴含的智慧。重点展示金文记录中承载的古人思想、智慧,包括易卦占筮、时间感知、君子之名、家族形态、祈福吉语等诸多内容。

青铜器为祭祀、宴享的礼仪之器,其铸刻的金文则充分体现了作器者对于成就功名、光耀祖先、万年永宝的踌躇满志与热诚企盼,处处闪现着古人探索自然与人文世界的光芒。

(山 水)

编辑:宋梦寒 卢 阳

审核:冯朝晖

本文刊登于2020年9月8日《中国文物报》第5版专刊投稿邮箱:wwbshoucang@163.com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