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澧县孙家岗遗址2020年度考古发掘初步收获

摘要: 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阳平原之西近武陵山余脉处。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的遗址,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规模较大,文化堆积丰富。该遗址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专项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田野工作地点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连续多年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田野考古工作。2015年对遗址所在岗地及其周边实施了 ...

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阳平原之西近武陵山余脉处。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的遗址,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规模较大,文化堆积丰富。该遗址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专项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田野工作地点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连续多年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田野考古工作。2015年对遗址所在岗地及其周边实施了系统钻探,2016年在遗址南部和东部开展勘探性发掘,2017-2019年则是连续对遗址墓地进行大面积揭露。


2020年,随着墓地现存墓葬基本发掘完毕,孙家岗遗址田野工作的重心从墓地转移至居址生活区。2020年度田野发掘工作于10月上旬启动,在遗址近南北轴线部位分南、中、北三个发掘区进行发掘(图一、二),以了解遗址区各部位的堆积情况与堆积性质,其中一个具体的目标就是要寻找居址遗迹,以了解肖家屋脊文化时期洞庭湖地区先民们的房屋营建方式和其居住情况。

图一 孙家岗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孙家岗遗址2020年南区的发掘

截至12月上旬,年度田野考古工作进度过半。在遗址南部和中部发掘区皆发掘到了人工堆筑的建筑台基遗迹,并在其上先后揭示出8组居址类遗迹。这些居址遗迹可分为3种类型。

一是柱洞式。共见有4组,以中部发掘区F10最为典型,计42个柱洞大致分四列呈南北向排布,柱洞开口直径20-30厘米,残深普遍超过4厘米。见有相近两个柱洞共用一个基坑的现象(图三、四)。

图三 F10柱洞分布

图四 F10柱洞与基坑

二是基槽式。见有3组,典型如彼此间有打破关系的F14和F15,皆位于中部发掘区之南,仅局部进入发掘区,成沟状,直角转折,东西向,西部略向北偏。F14南北向基槽宽约0.8米,东西向宽仅0.25米,被其打破的F15基槽宽达1.2米。基槽沟壁皆较陡直,底部平。所有基槽内不见柱洞,判断一种土坯墙建筑(图五)。

图五 F14与F15

三是基槽+柱洞式。此类型居址遗迹仅见1座,却是目前孙家岗遗址所见保存情况最好,形制最为规整的居址建筑遗迹,编号F13。其位于南部发掘区,坐落于一用较纯净黄褐土堆筑而成的台基之上。该台基位于勘探所发现遗址南部大型灰沟的北部,并与灰沟开口于同一层位之下。初步判断堆筑台基的土即来自于灰沟的开挖。F13最初在发掘区内仅显出西南角,可见宽度近1米的基槽,基槽打破台基,其内填土经人工夯打,致密坚硬。基槽中部有线性排列之柱洞,打破基槽内填土。柱洞直径在15-20厘米间,西南转角处柱洞直径达30厘米。后来为将F13完整揭露,又向西扩方发掘,依揭示出情况看,F13为一略呈西北-东南向的长方形多间建筑,宽5.6米,目前已揭示出来3间房屋,约14米长,但仍在向东南方向延伸。F13北部约1米外还另见有一道与其平行的基槽,所以判断F13北部可能还存在廊道之类设施。对F13的发掘还在进行之中。(图六至八)

图六 灰沟、台基与F13西南角

图七 F13西南角基槽与柱洞解剖

图八 F13的连间房屋

孙家岗2020年度第一阶段田野发掘最重要的收获便是这一系列不同形式建筑遗迹的揭示,它使我们能够对肖家屋脊文化时期洞庭湖区先民们的居址建筑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