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拉依苏烽燧

摘要: 拉依苏西烽火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群巴克镇群巴克牧业村西约2.3千米。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拉依苏沟洪积扇地带。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表为粉沙质沉积黄土,盛长红柳等植被。东侧为耕地,东南侧为拉依苏遗址和拉依苏东烽火台、20千米为轮台县城,东北12.3千米为群巴克镇,北约3.5千米为314国道。烽火台因风雨侵蚀等自然 ...
拉依苏汉唐烽燧 : 位于轮台县城西约20公里的拉依苏地片东部。汉代烽燧,为夯土筑成,现存平面略呈方形,每边长约6~7米,残高约8米。 夯土层厚约0.02~0.03米。烽燧南侧附近残存有房屋遗迹,曾出土一枚剪轮五铢铜钱。唐代烽燧平面呈梯形,残高约14米,墙基宽约7米,长0.35米,宽0.25米,厚0.11米的土坯垒筑。烽燧东壁建筑保存完整,建筑形式亦颇具特色,即在土坯层内夹层中放置圆木桩而增加拉力。每层桩相距1.4米的间隔,上下共有11层达顶部,顶部同台面中央置有木桩残迹。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为1155±75年,属唐代建筑。

拉依苏西烽火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群巴克镇群巴克牧业村西约2.3千米。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拉依苏沟洪积扇地带。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表为粉沙质沉积黄土,盛长红柳等植被。东侧为耕地,东南侧为拉依苏遗址和拉依苏东烽火台、20千米为轮台县城,东北12.3千米为群巴克镇,北约3.5千米为314国道。

烽火台因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破坏而导致台体开裂、坍塌严重,顶部呈不规则状。台体上有近现代挖掘的盗洞。烽火台呈覆斗形,平面呈近正方形,剖面呈梯形。边长约8.5、高约6.5米。烽火台采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08-0.12米,夯土较纯净,夯层较均匀结实。台体上见许多小圆洞,见一些外露的椎木。附近地表散见人骨及夹砂陶片。1999年公布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拉依苏烽燧,2009年正名为拉依苏西烽火台。该烽火台与拉依苏东烽火台甚近,然建筑形制不同,初步推测年代为汉晋时期


拉依苏烽火台位于轮台县城西部约23.4公里,位于拉依苏村和阿克亚村之间的荒漠区域,此地为古河道。烽燧北侧为正在兴建的大型石化工业园区。

拉依苏烽火台东西两处,东为唐朝时期所建,西为汉所建,俗称唐墩和汉墩,两墩之间有戍堡等建筑残迹。

汉烽火台四周地柏红柳等植物较少,特别是南侧,长余100多米,宽40米,几乎全是裸土,而无沙丘土包和地面植物生长,似一校场一般。烽燧北侧地表植物同样较少,东西两侧略多。
烽火台高约7米,方形结构,收分不明显。

南侧:

东南角和西南角皆有垮塌,而致使外侧表面形成外凸形状,地表有部分堆积,东南角底部形成较多的坡状堆积,高约2米。堆积体上有部分成块状的塌落土体,表明其塌落时间不久,也提醒今人要注意其加固保护问题。

南壁外凸部分正中一条自上而下的冲沟,大部分已成喇叭口状,冲沟宽约30cm,深10-40cm。墙面其余部分则因降水所致而形成较硬的结痂层,雨雪风蚀作用致使其表层形成泥浆流淌层叠现象。

正中外凸部分墙面上,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共10个凹孔和3个浅凹穴,右上角可见一木桩出露。

凹孔直径15-20cm,深1.5-2.5m,中部根部一凹孔较大,宽90cm,外沿高50cm,深2.3m。

根部形成内凹凹槽,最高处近1m,致使上部有失稳情况产生。

局部可见夯层痕迹,夯层厚约10cm。

西南角处,顶面开裂,形成至上而下贯穿性张裂隙,宽10-30cm,致使烽燧体大块垮塌,形成大型的倒三角形楔面。残余裂隙仍是大口张开,成为降水下渗的通道,进一步加剧了裂隙的发育,对烽燧体安全影响甚重。

残块立面已成犬牙交错之势,上部已成悬空状,进一步的垮塌亦成可能。面南两大一小三空穴,中下部偏西侧有交切裂隙生成,情形较为险峻。

西侧:

从侧面观察,已成中部凸出的危险状况,下部因风蚀作用形成通体内凹状,致使墙体中部形成悬空,并不断有块状剥落发生。

西侧南端,一条上宽下窄的裂隙深深切割烽燧本体,已使顶面出现张开度在30cm左右的裂缝,已成顶面汇水下降的通道,与南墙西端的裂隙共同将一块巨大的土体从本体上切割下来,该处已是汉烽燧最为危急最为危险之处。

墙面中部和北端各一条冲沟,墙面上部一孔洞,一木桩出露;中部两孔洞,下部深浅不一九个孔洞,另有多个浅空穴,北端两木桩出露。

根底处,地面有积水下渗现象。

北侧:

地面形成波状堆积,墙面整体形成中部圆弧凹形,其间一深冲沟切割本体,形成较深的楔形沟。降水沿沟而下,逐层浸蚀墙体,形成逐层的小凹槽,似葫芦串一般。此处已成上下之通道,不断的上下攀爬进一步加剧了烽燧本体的损毁。

中部一圆形凹穴,宽80cm,高100cm,深40cm。

西端一条冲沟,顶部已成片剥落。

西侧明显可见以雨雪和风蚀破坏为主。西端一木桩出露。

东端上部有两层四处木桩出露,下部一孔穴。

整个壁面上部自上而下,冲蚀沟槽密布,横向扩张掏蚀,形成葫芦状现象。

东侧:

烽燧体表面凹凸不平,东北角下部表面泥流结痂层剥落,形成风蚀凹槽,致使中部成悬空状。

地面有堆积。

中部一竖向冲沟,冲沟上部呈圆弧状汇水面。

北端一条裂隙深达烽燧内部,致使其东北角一大块墙体成危岩体,该块土体外有多条木桩出露,疑似经过了修补,修补部分插入木桩以为增强联结作用。

汉烽燧北侧20米外一道0.5米高的土垄,东西两侧各有一道南北向土垄,疑似墙垣。

烽燧西侧250米处,一条南北方向的宽沟横亘。

唐烽火台西距汉烽火台200,米左右,体型高大,四周红柳土包密布,北侧二十余米处一道土垄,不辨今为还是旧有,一块文保标志牌断卧地表。烽火台东西两侧地面各一道南北向土垄,高约2-3米,其上红柳密植,似形成墙垣一般。

唐烽火台底面方形,边长约??米,方锥体状,顶宽??米,残高??米。形态完整,且有修补迹象。

东侧:
烽燧表层较为光洁,疑似烽燧体表层涂抹一层泥层,雨雪冲蚀致使表层进一步结痂而形成坚壳。

表面中部略偏北侧一深洞穴,现已被泥砖砌补,而在砌补后仍被外力开凿出一高2米,宽1.5米,深2米左右的洞穴。

地面有堆积,东南角尤甚,高度约3米。烽燧体东南角从地面堆积至顶有土坯泥砖砌补痕迹,修补部分外形呈圆柱状,且有六层木棍横置于烽燧体中,出露部分长约30-50cm。

烽燧体东北角顶部缺失,东北角底部有垮塌。中部表层雨蚀冲沟较为明显,墙面多处加固木条朽腐或被拔出后形成的孔洞。

南侧:

地面形成较大的堆积,尤其东南一侧,显见多为烽燧体东南角垮塌后地面散落堆积而成。现今东南角部自堆积处以上至顶已经修补,为保护性加固修补,而非原制式复建。砌块为生土土坯。

堆积土体中部分色泽偏红,疑似土坯砖块经过了烧制。

烽燧体面西南上部图层多存,东南上部和整个南侧中下部表面泥糊层多失,显露其内的砖砌痕迹。

表面多木桩出露,形制较为规整,成多排状。部分木桩腐或被拔出后形成孔洞。

南侧正中一条冲沟。

西侧:

地面有堆积,西北角较少,且因为西北角为整个烽燧周边最低处,已成降雨和积雪下渗之地。

烽燧表体损毁较为严重,南端和上部曾有较大规模的垮塌陷现象,现今体表可见水蚀风蚀严重,上部中间已形成较大的冲蚀凹面。

西南上部土质泛红。

表面多木桩出露,形制较为规整,成多排状。部分木桩腐或被拔出后形成孔洞。

从部分空洞可见,内部有砖块斜搭形成三角状或人字坡顶状。

地面堆积残土上冲沟密布,坡脚下土质酥松。

北侧:

地面堆积较少,但烽燧根部有东西贯通性掏蚀凹槽,高20-30cm,深约为20cm。

烽燧体整体墙面雨雪浸蚀严重,除了竖向比较明显的冲沟形冲蚀外,整个墙面形成满布的不规则小型掏蚀凹穴,系雨雪浸蚀和风蚀共同作用所致。但目前表层结痂较硬,在土体烽燧表层形成一层坚壳。

有成排树桩出露。

部分三角形孔穴疑为修筑时为排除内部湿气所为。

烽燧体周边似经过一定的整治,地面平整,尤其是南侧形成一长条形平坝,地表无植被和沙包。

两烽燧间一戍堡残迹,似构筑在一沙土包之上,南墙残留部分,北墙和西墙北端局部。整个遗迹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0米。周围平整,似近期人工所为。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