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哈曼沟路烽燧

摘要: 哈曼沟路烽燧哈曼沟路烽火台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境内,在218国道千间房南烽火台处西行五公里后再南行1.6公路道旁。【长城游记】新疆烽燧记略(1)烽燧位于七个星佛寺遗址南部5公里处,东侧200米处一条三角铁架高压电线走廊,一条南北向水泥电杆高压线,一条简易道路从旁经过。周边为荒漠戈壁,地面遍布小石砾,北部2公里处多个砖瓦窑场,烟囱耸立。烽燧为南 ...
哈曼沟路烽燧

哈曼沟路烽火台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境内,在218国道千间房南烽火台处西行五公里后再南行1.6公路道旁。



 

烽燧位于七个星佛寺遗址南部5公里处,东侧200米处一条三角铁架高压电线走廊,一条南北向水泥电杆高压线,一条简易道路从旁经过。周边为荒漠戈壁,地面遍布小石砾,北部2公里处多个砖瓦窑场,烟囱耸立。

烽燧为南偏西方向。

整个烽燧建筑随坡就势,跨建在一条短短的小土丘梁上,系采用泥土坯构筑而成,土坯厚10-12cm,土坯砖间为1-2cm后的泥浆粘合,整个烽燧建筑分核心部分和外围周边两部分分别构筑。核心部分每层泥砖土坯之间铺垫两层芦苇秸秆,两层采用交叉放置方式,以增强烽燧建筑强度。外围部分则是三层泥砖土坯铺垫纵横交错的两层芦苇秸秆。内外两部分间则横置树干树枝将其固结在一起,同时增强烽燧整体强度。

天长日久,内外两部分间结构性裂隙凸显,宽约10cm。

整个烽燧坐落在砂岩之上,砂岩表层强度较低,手捏即碎。

东北侧:

表层较为光洁,破坏甚少,风雪作用在烽燧体表层形成一层厚厚且坚硬的泥浆结痂,基本覆盖整个烽燧体表面,唯顶部在风蚀作用下,表层有剥蚀,显露出一层层的芦苇夹层,北侧中部一支撑体,亦或是整个墙壁垮塌后的残留部分。

东南侧:

似为烽燧的主面。

虽残损,但其形态最能代表和反映古老建筑之沧桑与坚毅,年代久远和自然作用致使其中部核心建筑体与两侧加固附属部分间结构性裂隙明显,中部核心部分每层间夹杂芦苇,两侧则是2-3层夹杂一层芦苇。

风蚀作用明显,表面已完全形成横向的风蚀凹槽,芦苇残枝外凸,砖体土坯内凹,呈逐级的台阶状。

烽燧正面前似有一台,两侧则分别可登台,亦或是烽燧东南面整体塌失后残留一台状局部。

烽燧根部外、坡面上有多层斜向插立的密集红柳枝条所建的挡墙,进一步稳固了烽燧体。

东南侧北端塌失出一宽约1.5米、高2.5米、深1米的竖向凹槽南端下部也有较大块掏蚀凹穴,正中根部一水平进深较大的深穴,且在内部向下发展。

墩台有向里侧和北侧倾斜迹象,向里侧倾斜似为烽燧建筑时有意为之,借重力下压的侧向力加强烽燧根部的稳固性。

中部孔穴似为在近现代被掏挖痕迹,残渣碎土顺坡而下,孔穴内有凿痕,孔穴外侧壁面上有小块草泥图层残留。

东南侧根部中心孔穴宽0.6米,高0.8米,深约3米,葫芦形,口小肚大,里面呈圆形,直径约2米,其间地面一竖向孔穴,长1.2米,宽0.6米,深0.6米。

东南侧北端根部已塌失,形成头大脚小的危机状况,外侧辅体部分已有明显的偏斜状况出现,只是因为在烽燧建设过程中,芦苇层下铺垫有交叉格网状的树枝柳条,并辅以粗壮的木桩,形成坚实的骨架结构,将悬出部分稳稳担挑起,保持暂时的稳固。

西南侧:

东端外凸一块,疑似一支撑加固物。

表层水平风蚀呈条状凹槽,根部有部分水融孔穴,宽15-35cm,高10cm,深20-50cm。

树枝柳枝外凸,形成层层的帽檐状。

西北侧:

整体所见为外围部分,2-3层泥砖土坯夹杂一层树枝柳条和芦苇,风蚀破坏为主,形成横向风蚀凹槽,凹槽内布满小石砾,表明此地风砂严重。

另外插向内部的木桩出露。

北端根部,有塌失形成的凹穴,为三角形状,底宽1.5米,高1.4米,深0.4-0.8米,致使上部土坯砖块有失稳拉裂情况出现。

山脊正中,烽燧根部处以方形深孔,长1.2米,宽0.8米,深5-6米。外面南侧有挖坑泥土撒落。顺坡而下。【长城游记】新疆烽燧记略(1)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