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印度岩画概况及其研究(一)

摘要: 吉日拉吉·库马尔目前任职于印度阿格拉大学,是印度著名的岩画学家、印度史前史学家;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会刊《岩画研究》 以及《艺术和人文发展》杂志的编委之一。库马尔教授于1990年创立了“印度岩画协会”(RASI)并担任秘书长至今,同时也是会刊《普拉卡拉》(Purakala)的主编;(《普拉卡拉》专门致力于岩画的学术研究,该期刊自1990年定期出版以来, ...

吉日拉吉·库马尔目前任职于印度阿格拉大学,是印度著名的岩画学家、印度史前史学家;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会刊《岩画研究》 以及《艺术和人文发展》杂志的编委之一。库马尔教授于1990年创立了“印度岩画协会”(RASI)并担任秘书长至今,同时也是会刊《普拉卡拉》(Purakala)的主编;(《普拉卡拉》专门致力于岩画的学术研究,该期刊自1990年定期出版以来,已经出版了19卷。《普拉卡拉》的出版对印度岩画研究走上科学正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其在岩画研究方面世界水平看齐。)20042006年库马尔教授被选为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主席,在澳大利亚、葡萄牙、玻利维亚、巴西、法国和中国等国主持、参与了多个国际岩画会议。

库马尔教授曾分别于20142015年来中国进行岩画考察和断代;对连云港、河南、宁夏、新疆、贵州的主要岩画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受邀参加了2014连云港将军崖国际岩画论坛和连云港海上丝绸之路会议、2014年在贵州举行的世界岩画年会和2015年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世界岩画断代与保护中心的成立仪式。库马尔可谓是最熟悉中国岩画的外国学者之一,为中印之间的岩画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应库马尔教授之邀,我们将他关于印度岩画研究的文章重新进行编译和整理;着重介绍了印度岩画的分布、断代、印度中央地区的岩画和印度边境地区的岩画;也期待此文能抛砖引玉,使国内的岩画爱好者对印度岩画更加了解和关注,促进中印之间岩画的交流合作。

一、印度主要岩画点的分布

岩画是一种全球现象。它在岩石上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其它形式的古代人类文化活动,如舞蹈、音乐、歌曲、思想、观念、语言等,却没能留存下来。意味着岩画是遗存下来并被我们所认知的人类创造力文化活动的众多方面之一。印度是世界上岩画储藏最丰富的三大国家之一,另外两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和南非。沙特阿拉伯和巴西的岩画似乎也很丰富。

据报道岩画遗址遍及印度不同的地质带地理带和气候带尤其是在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地区。岩画遗址的分布从北部喜马拉雅山的拉达克延伸到南部的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从东部的曼尼普尔区延伸到西部的拉贾斯坦邦的塔尔沙漠的巴德玛地区。虽然,德干地区至今尚未有岩画遗址的报道,但是,人们可以肯定,在这些地区加强普查一定会发现岩画的存在。

1. 印度岩画的主要分布地区

通常高原和山地斜坡的顶部,有岩棚的山谷和峡谷中能找到岩画遗址和岩画群它们所在的区域内郁郁葱葱,自然资源丰富;岩画遗址区域的岩石很丰富,颜料在这些岩石上能够得以保留;砂岩、石英岩、石灰岩和其他形式的沉积岩属于这一群体。火成岩坚硬而紧实保留颜料的能力相对较弱这就是早期火成岩的岩绘留存下来的可能性比岩刻留存下来的可能性小的原因。岩画,尤其是岩绘,在欧洲地区的洞穴中能保留相对较长的时间,因为那儿的气候通常保持恒定,从而使岩绘的表面很稳定。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岩棚。

由于砂岩和石英岩等沉积岩软地层的自然风化,所以,沉积岩地区形成了巨石、岩棚和洞穴。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岩棚和洞穴的墙壁及巨石被用作绘制岩画。岩棚的顶部也被用于此目的。花岗岩和辉绿岩等火成岩以巨石的形式经受风雨,在侵蚀中变成圆角形的。它们经常呈现出不同的圆角状态。在卡纳塔克邦的Kishkindha,栋格珀德拉两侧的丘陵充满了大小不同的花岗岩巨石,给人的印象是某个强大的力量有意为之。这种自然现象赋予了这片景观的独特性,也是印度半岛的花岗岩和辉绿岩所在地区的共同特点,在印度的其他地区,如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也可以看到这一自然现象。这些巨石经受的风化可能会使岩石本身形成大小不同的岩棚。地震或其它地球运动引起这些巨石重组会形成仿洞穴的造型,如喀拉拉邦的Edekal洞穴。谁也没有料到西噶茨(Ghats)山脉的红土地层中会有岩画,但是,在果阿邦地区情况则显得与众不同,在这里,岩画是制作于倾斜的红土层上。这显然是因为西部海岸充满了红土沉积物。为了正确理解岩画并根据埋藏原理判断它的残留物,必须理解岩画遗址或岩画群的布局、位置及环境。由于特定岩棚或遗址的位置以及特定岩面的重要性,祖祖辈辈选择在这里创作岩画。这就导致了岩画图像和主题的叠加,可能会呈现出复杂的多层叠加岩画;在某些叠加的岩画中,由于气候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早期的图案已经模糊不清。对他们进行解读成为一个冗长的任务,且它们的照片毫无帮助,因此,人们不得不在遗址现场绘制可靠的岩画资料。

  

考古发掘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对于构建遗址的文化年代,了解遗址的形成过程,获取包括岩画的文化内涵在内的文化资料,还是根据发掘过程中展现出的文化层获取年代,都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目标,在岩棚及岩洞内外展开了多次的发掘工作。自从1936年以来,在印度已经对43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32处位于印度中部地区,3处位于印度北方邦,恰尔肯德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在奥里萨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各有一处。以上结果表明,在印度岩画研究方面,印度中部地区一直以来就是重要科学研究的首选地区。

在印度早期岩画的科学研究工作及获取印度岩画的绝对年代工作方面,印度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在一项重大跨学科项目上通力合作,该项目被称为——“早期印度岩画:国际岩画委员会科学调查及断代”。该项目被简称为EIP项目,从2001年开始延续至今。该项目由印度岩画协会和澳大利亚岩画研究协会共同投资,项目参加人员由印度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组成。库马尔和贝纳里克担任该项目印方及澳方首席岩画专家。该项目得到了印度考古局、印度历史研究委员会,以及堪培拉澳—印委员会的支持。从20022006年间,对一个被称为达拉奇——査丹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在印度所研究的许多重要岩画遗址当中,位于印度中部地区的比莫贝特卡、达拉奇——査丹查特普吉纳什·纳拉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