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陈建立:建设一流考古学科,服务国家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地重视传统文化,前所未有地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前所未有地重视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3年5月2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团支部全体学生回信,“得知你们近一年来不仅校园学习取得新的进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甚为欣慰。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这体现了总书记对北大考古和青年学子的殷切期许。
2020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考古学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特别是指出“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对高校考古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时代使命。
总书记的回信和讲话,为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具体指导。北大考古拥有国内高校最完整的考古学科体系,我们将勇担传承中华文明血脉文明、增进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联系中国实际、解释中国现象、提出中国方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机制,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一、新时代北大考古学科的目标使命
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考古学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强支撑学科。
考古学的发展不能脱离时代需求,考古学的意义正在于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由于实物资料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必须经过科学的整理、分析与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其历史和当代价值;也必须经过科学的保护传承利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作用。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100周年,是北京大学开展考古学研究与教学的99周年,回顾北大考古的发展史,可更加明确考古学科的初心与使命,更好建设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
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传入我国,勇开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1922年1月,即在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2月18日,国学门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以古物的调查与发掘作为发展重点,聘请罗振玉为通信导师,并多方搜求古物,积极寻求与校外相关机构建立联系。1923年史学系明确提出开设考古学课程;5月24日,成立古迹古物调查会,该会的宗旨是:“用考古学的方法调查研究中国过去人类之物质的遗迹及遗物——一切人类之意识的制作物,与无意识的遗迹,遗物,以及人类间接所遗留之家畜或食用之动物之骸骨,排泄物……等,均在调查研究范围之内”。1924年5月19日,成立考古学会,这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正式以“考古学”命名的学术团体,更加强调发掘、研究与保护。由此可见,100年前,在中国考古学最初发展阶段,北大就将考古视作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积极寻求与校外相关机构建立联系,注意到利用多学科的方法对考古资料进行研究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并付诸实践,深刻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1998年,北京大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成立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2002年,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再次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在学科建设、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应用、文物基因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北大考古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培养了大批文物保护人才。一代代行走在田野、奋斗在实验室的毕业生,以及在其他行业发展的北大考古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北大的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遗产保护大局。正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教授所指出的:“五四运动将考古学引进了中国;改革开放推动考古学投身古史重建,为中华复兴而贡献学科力量;当今的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也必将进入文明阐释的新阶段。”“新时代,新要求,新命题,未来中国考古学研究必须讲清楚中华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道路,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独特贡献,讲清楚中华文明优秀基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的当代价值。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基因,正确诠释中华文明价值,才可以真正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才可以真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经系统讨论与思考,我们提出新时代北大考古的核心使命是“凝练文明基因,阐发传统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建设目标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内助民族复兴,外促文明互鉴,位居世界一流前列的考古学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显著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保护、修复和传承利用的能力。
二、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自20世纪末以来,考古学已经从物质文化史研究深入到古代社会各领域的复原与研究,这就要求从考古材料中提取更全面、更丰富、更准确的多维信息,从而促使研究技术方法的科学化和多样化,也由此推动了科技考古学、专门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完整形成“解决什么问题——提取哪些数据——如何提取数据”的学术链条,在研究、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形成有机整合。而伴随着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创新技术革命,考古学也面临革命性变化,需要在理论、技术与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此外,考古学也更加强调考古遗址或文化遗产对于公众或社区的价值,将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从纯学术领域转变为与民众精神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的学科,并成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载体。当前,世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国家软实力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入,通过文化的力量和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认同的价值挖掘,带动多学科交叉,促进文化(文物)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将文化遗产保护整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已经成为学科发展趋势。未来5到10年,将是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考古正孕育着新的群体性突破。
尽管北大考古学科建设有较大进展,但在面对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在面对学科转型、国际学术话语权以及资源整合等各方面问题时,北大考古在学科能力、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以苏秉琦、宿白、严文明、邹衡等老一辈先生为代表的师生创建了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但系统性、原创性理论依然不足,并甚少在其他地区文明发展史研究中予以推广应用,国际学术话语权不强;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注重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在考古年代学研究方面走进世界前列,但因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等限制,北大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等新兴方向发展缓慢,部分传统考古学科方向还存在人才断层的现象,学科体系存在短板,学科转型较慢;早年培养的学生大多能够深入基层、奉献基层,并成长为考古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但近20年来,北大考古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比例下降,人才培养不利于学科建设,影响了北大考古的学术影响力。
学科在发展,北大考古需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找准限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瓶颈问题,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需要深入思考考古学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自身特点,进一步凝聚话题、聚焦主业,围绕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重大学术课题和重大学科建设任务,集中力量,形成突破,加快建设中国考古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目前,在孙庆伟等教授的带领下,学院凝聚共识,确定了以中国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为立足之本,强调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文化遗产学服务社会的建设思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研究更充分结合,全面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对文物资源进行深入阐释,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智慧和力量,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以“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中华文明形成和国家演进研究,深入阐述中华文明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及其当代意义。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设“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以体系化的文物资源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现代科技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建设新时代的国家文明基因工程和文明展示中心。
——大力加强境外考古工作,特别是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古合作,积极开展文明互鉴和文明交流研究,为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贡献学科力量和学科智慧。
——大力提倡重大学术问题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力争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国际重大学术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和领先地位。
——加强规划和分工协作,组织编写高质量的中国考古学系列教材、中国考古学系列论著和中华文明系列普及读物,三位一体全力推进中国考古学的学科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
——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前瞻性地做好人才队伍布局,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专业方向突出、国际视野宽广的外国考古人才,培养专业背景多元、学科交叉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行政能力突出的文化遗产国际管理人员。
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若干实践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分别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建“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北京中心”两个机构,承担国家战略需求任务。参与国家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与“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编制、组织与实施,负责考古钻探及陶瓷文物修复材料等行业标准的制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多个单位联合推进“考古中国”项目,倡导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中华文明认定标准。北大考古参与为良渚遗址提炼的价值,是申遗成功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显著提升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参与京山苏家垄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德镇国家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和北京三山五园、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以及福建泉州、北京中轴线和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等申遗工作,深度参与各地田野调查、资料分析、综合研究和保护利用基础研究任务。
学院积极主动申请,学校高度重视,北京大学投入1000余万元设立自主课题“丝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通过调查、发掘丝路遗存,整理、研究文献和文物,探究文明演进、国家构建和文化认同的驱动力,揭示丝路文明传承的历史规律,保护文明传承的物质基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实物证据和理论支撑。
(二)搭建共享支撑平台,提高考古发现能力
平台与基地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学科发展的助推器。加快整合资源,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高水平的、全行业共享的田野考古基地、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等,可支撑学科向纵深发展。
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积极协调地方考古机构,改建和新建多处田野考古基地,并为全行业服务,针对关键学术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多出重大科研成果。重点建设陕西周原、宁夏盐池、山东桐林等三处国际化、开放型的教研一体化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加强考古现场信息提取及保护,继续完善田野考古数据库,推进、加大田野考古工作的数字化进程,并使之成为常态化。依托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推动基地建设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整合院内资源成立“北京大学中华文明文物基因库”,内含文物标本库、数据库、考古大数据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中心、科技分析中心和古文字研究中心。拟依托基因库建设,进行考古与文物保护新手段新工具研发,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能力,支持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合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吸引更多考古所、博物馆、高校和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共享,不断丰富文物标本库和数据库,形成支撑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合力,整体提升考古能力和服务社会综合实力,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大学决定共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创新孵化器和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实施考古教材工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践行“科研引领、教研一体”理念,建立田野考古、科技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相互密切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以重大学术问题为导向,将前沿课题引入田野考古实习等实验实践课程,带动教学工作,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全力建设“北大中国考古学教材”书系,重新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加强和完善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课程与建设;加强考古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利用科技手段探索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在3—5年内,完成书系的第一批出版工作。
梳理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我国文化遗产学科体系框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保护和传承利用基本理念和方法论。
(四)打造多元教育体系,充实考古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依靠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成就一流事业,担当国家建设重任。经过调研,曾有一个时期,北大考古确实存在毕业生在田野考古一线就业率不高的现象,虽然原因较为复杂,但从教育本身入手认真解决,必能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北大考古确定了以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针对教师、在校学生、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和中学生等各种群体关于考古工作认知和能力培养问题,打造了较为成熟的多元教育体系,以充分发挥北大考古教育资源优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培养更多、更高水平考古从业人员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士热爱考古、贡献考古,为考古工作营造较好的社会氛围,已经取得较好效果。
教师方面,学院打造“凝心筑魂:师德师风及教研能力升华计划”项目,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精准引才聚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团队和梯队;突出价值导向,优化激励机制,激发全体教师的潜力、活力与动力,鼓励高水平科研,创造高质量成果,追求高标准教学,致力全方位、高品质社会服务。
在校学生方面,学院始终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的回信精神和关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为培养他们成为走在时代前面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和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根本育人目标,使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学院始终坚持优良传统,以柴生芳、樊锦诗等优秀院友的先进事迹为感召,成立“时代楷模柴生芳”本硕博学生联合党支部和“改革先锋樊锦诗”文物保护青年志愿宣讲团,组织“沿总书记足迹,神学莫高精神”“考古与四史系列讲座”等活动,以先进典型激发文化使命,让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充分利用专业资源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自觉自信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学院坚持“支部建在考古队上”,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将基层党建工作与考古学实践教育的特点相结合,探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举措和新做法,为党育才、为国考古。学院坚持“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的理念,将思政教育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将思政课堂与考古实习基地相结合,全面构建专业思政教学体系和思政教育的特色团队,提高学生对国情、校庆和考古专业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经过这些活动,近年来北大考古学生对考古的理解更加深入、理性,致力于考古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已有不少毕业生深入田野考古一线工作。
我们深知,北大考古师生力量毕竟有限,因此我们秉持开放办学传统,创新多层次继续教育模式。深耕田野,面向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开放使用田野考古基地和实习工地,坚持培训优秀田野考古专业人才;立足基层,创新校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模式;面向世界,探索培育国际遗产管理人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大批学员受到北大考古的深刻影响,也推动北大考古学术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应用。
坚持举办全国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培养后备人才,投身考古事业。北大考古首创并坚持举办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探索文化遗产资源与中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探索考古学从学生延伸到家庭、从学校辐射到社会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考古学培养后备人才,成效显著。五年来共有771名中学生参加,全院数十位教授和学生冒着酷暑带领他们深入博物馆、考古发掘现场和遗址公园,帮助他们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心和决心,其中200余位同学已成功进入北大、吉大和人大等著名高校考古专业学习。
北大考古持续举办面向世界的考古科普展览、讲座和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先后为全国18省64所中学的83位中学历史教师免费培训,使他们了解考古领域重大前沿问题及最新成果,并带回中学课堂;实验考古课程先后吸引世界60余所大学400多人次参加,扩大了考古人才培养的覆盖面。
暑期课堂是播种机、宣传队,把热爱考古的种子撒到全国各地,是将考古从冷门推向热门的助推剂。不少师生回到学校后为更多想接触考古的同学打开一扇知识之窗。在北大考古指导下,北京四中等全国100多所中学成立了历史学社和考古学社,使更多师生开始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和重大贡献,鼓励青少年学生树立投身考古的志向,吸引了钟芳蓉等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
我们有信心构建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转自《文物调研》2021年第1期)
文章 | 文物之声
编辑 | 张 怡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商务合作 转载文章 请在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