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西千佛洞 第11窟

摘要: 西千佛洞 第11窟此窟始建于北周,后经隋、初唐、清代时期重修。窟形似游牧民族的圆形帐,这在敦煌石窟中是孤例。北壁开一圆券形龛,龛内民国修坐佛一身。    主室西壁千佛南北帐顶两侧绘制千佛,南侧中段北周绘制的千佛部分已脱落,后经回鹘重绘了千佛十七身。千佛着红色袈裟,面部肤色已氧化变成了黑色。千佛,主要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三 ...


西千佛洞 第11窟

此窟始建于北周,后经隋、初唐、清代时期重修。窟形似游牧民族的圆形帐,这在敦煌石窟中是孤例。北壁开一圆券形龛,龛内民国修坐佛一身。

  

主室西壁千佛

南北帐顶两侧绘制千佛,南侧中段北周绘制的千佛部分已脱落,后经回鹘重绘了千佛十七身。千佛着红色袈裟,面部肤色已氧化变成了黑色。千佛,主要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七世佛以及空间上遍满虚空的十方诸佛。作为十方佛,早在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中已有造例。敦煌石窟中的“千佛”题材,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有所不同。北魏时期的“千佛”主要是“三世三千佛”,而晚期则演变为以“贤劫千佛”为主。此窟东壁门南至西壁中部表现的是过去世千佛,西壁中部至东壁门北表现的是未来世千佛。石窟中大面积绘制千佛与“千佛”信仰有关。就佛经而言,千佛信仰主要是一种“佛名”信仰,即通过抄写称颂礼敬佛名号来解脱诸苦难,累积功德。“佛名”信仰的妙处在于方式多种多样,“写、念、传颂”均可获得福报,十分方便,故而较为流行。

  此窟东西壁下方绘供养人画像。所谓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窟的施主和捐助者,将自己的像请画工绘于洞窟内。敦煌石窟的供养人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阶层、各民族的佛教信仰者,既有王公大臣、地方官吏、贵族妇人、寺院僧侣,也有戍边将士、庶民百姓、官私奴婢等;既有汉族,也有鲜卑族、吐蕃族、回鹘族、党项族、蒙古族等。敦煌石窟中的供养人画像涵盖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唐代、五代、宋代、西夏、元代、清代等11个朝代,是一千余年古代人物画的长廊,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不同朝代的历史原貌,具有美术史、民族史、服饰史和佛教史的多重历史价值。

  此窟的供养人分男左女右,主室东壁下方,男供养人幞头靴袍,或襦裙大裘;西壁下方,女供养人头饰盘髻,身体修长,穿窄袖小衫,系长裙,披帛很自如地从两肩或两肘弯垂下,动作优雅,色调柔和。

  

甬道西壁回鹘画供养菩萨

甬道东西两壁现存回鹘画供养菩萨各三身,继承了唐代遗风,头戴宝冠,带有耳环、项圈、臂钏、手钏,柳叶眉,双腮圆润丰满,唇上有“蝌蚪形”胡须,或双手合十,或手持莲花、经卷。人物亦显得雍容华贵,得体大方。

  (来源: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