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热拉雍中林寺
热拉雍中林,公元1834年,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古建筑,省保第三批

该寺坐南朝北。寺南面即雅鲁藏布江,隔江为中尼公路,该寺附近有达竹卡渡口,通向藏北、青海的公路经过该渡口。寺北紧靠维拉杰桑山,"维拉杰桑"是十三护法神之一,盘踞此山护法,故此山因此得名。维拉杰桑山腰有一些红色的嘛呢堆和修行洞;寺院附近的山壁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涂满红色颜料,僧人和民众认为该岩石是维拉杰桑护法神的居所,每年均要祭祀。
该寺以杜康大殿为中心,由七个"康村"(寺院的基层组织)组成。通常四、五十人组成康村。该寺的最高权力中心是"拉让"(活佛宫室)。以杜康大殿为中心,加上四周的经堂、佛殿以及大门门廊,总面积原为一百一十八柱(100余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被毁,现有建筑为1982年之后逐步修复。
该寺主要建筑有:
杜康大殿:原有面积为横、竖各八根柱子(一根柱子约10平方米),即六十四根柱子的正方形大厅。加上大厅周围的经堂、佛殿、藏经殿、法器库,整座建筑物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
甘珠尔殿、丹珠尔殿:杜康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藏经殿,为"甘珠尔殿"和"丹珠尔殿",分别收藏《甘珠尔》和《丹珠尔》。
佛殿:杜康大殿的正厅里边是佛殿。佛殿原有面积为二十九根柱子(约80多平方米)。殿内主要供奉的佛像有:两层楼高(约8米)的格鲁派度母强玛(即"卓玛")铜质鎏金像、金刚杵普巴佛、苯教祖爷顿巴兴绕铜质鎏金像,三层楼高(约12米)的胜利佛铜质鎏金像、苯教祖不动声色之一年美·喜饶坚赞(门日寺的创建人)、本寺创建人江衮·达娃坚赞鎏金铜像。佛殿内原来供奉有以金、银、铜制成的五灵塔,塔内安放着本寺历代法师之法体。殿内原来还有一对各重2公斤的纯金供灯。
长廊及周边建筑:从杜康大殿上台阶,有一环形长廊。该长廊东、南、西、北分别为:僧人的"修行室"、保存法器的"内库"、供奉佛像的"佛堂"、收藏经版的"印经版藏室"。
通追拉康:位于寺院东北侧,"通"意为"见","追"意为"解脱"。该殿面积约80平方米,殿内供有五座灵塔,文化大革命时全部被毁。现已修复其中最大的江衮·达娃坚赞灵塔,该铜质灵塔高5米,用2公斤黄金包嵌。殿中还有一对银灯、一座曼陀罗,各用70个银元制成。殿内还新绘了通壁壁画,壁画中央为一幅江衮·达娃坚赞的画像,周围是苯教祖师顿巴兴绕的千佛像。
灵塔殿:通追拉康东侧原有四座灵塔殿,每个殿内均有一座灵塔,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现已修复江衮·达娃坚赞的灵塔殿及殿内灵塔。该殿现有40多平方米,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为该殿送了千尊顿巴兴绕镀金泥塑像。新修复的通追拉康及江衮·达娃坚赞灵塔殿的灵塔内,均保存着江衮·达娃坚赞的舍利。
拉让:位于寺院北侧,为该寺活佛宫室。拉让面积约90平方米,其内原有顿巴兴绕、本尊(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像)、菩萨的唐卡。宫内还设该寺住持的宝座。
竹康(修行殿):位于寺院西北侧,有40多平方米。殿内供奉护法神,还有一座江衮·达娃坚赞铜质镀金小灵塔,塔内有江衮的手、足及其用过的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