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蛮族哥特人何许人也?杜钢建:哥特人是鬲氏塞种人,乃黄帝后裔

摘要: 西方关于哥特人的著作在早期是拜占庭历史学家约达尼斯所著《哥特史》。西方学者对哥特人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约达尼斯的《哥特史》。该书提供了大量的原初信息,其中许多信息中提及的民族和氏族之谜至今还没有破解。诸如后人关于当初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各个民族的了解主要来自约达尼斯的《哥特史》。然而这些众多民族大量聚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西方曾经有许多学者试图解谜,但都归于徒劳。甚至连 ...


西方关于哥特人的著作在早期是拜占庭历史学家约达尼斯所著《哥特史》。西方学者对哥特人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约达尼斯的《哥特史》。该书提供了大量的原初信息,其中许多信息中提及的民族和氏族之谜至今还没有破解。诸如后人关于当初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各个民族的了解主要来自约达尼斯的《哥特史》。然而这些众多民族大量聚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西方曾经有许多学者试图解谜,但都归于徒劳。甚至连哥特人的来源与构成等问题不仅约达尼斯在《哥特史》中没有说明清楚,后来的西方学术界也没有说明清楚。

 

 

约达尼斯认为哥特人就是该塔伊人。甚至该书的拉丁文原名就是《论该塔伊人的起源和行为》。在约达尼斯看来,不仅该塔伊人是哥特人,帕提亚人、亚马逊人、苏毗人以及日耳曼众多部落都是哥特人。约达尼斯的《哥特史》导致西方学术界至今难以准确地说明哥特人的主体民族究竟是什么民族。西方学者写作的关于哥特人的历史文献显示,哥特人既是条顿人,又是苏毗人,也是日耳曼人。哥特人究竟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惑西方学术界的未解之谜。

 

哥特的希腊文Γότθοι, Gótthoi,拉丁文是Gothi。英文是Goth。哥特的希腊文和拉丁文以及英文的末尾发音,都不是强调t或d的发音,而是强调th的发音。目前为止的汉语译法都在强调t或d的发音。通常译为哥特或歌德。"Gothic people"一般被译为哥特人或歌德人。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哥特人在国王Beric的率领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开始南下,逐渐到达今波兰北部沿海地域的Gothiscandza也即Gothia 建立王国。起初在该地区居住的部落是乌莫卢奇人Ulmerugi。在公元三世纪,哥特人与汪达尔人发生战争,征服了汪达尔人。此后哥特人的第五位国王即卡大里克Gadaric之子菲利莫Filimer率领哥特人进一步向远方迁徙。到达斯奇提亚后赶走了乌尤姆人Oium和斯帕里人Spali。从此大批哥特部落渡过多瑙河和黑海,侵入巴尔干地区以及安纳托利亚直至塞浦路斯、雅典、拜占庭和斯巴达。到公元四世纪,哥特人完全占领了罗马统治下的大夏(Dacia也译为达西亚)地区。古代的大夏与古代的莫夏(也译为莫伊西亚)隔着多瑙河相望。哥特人占领广阔的大夏地区以后逐渐以德涅斯特河Dniester Rive为界分为两大哥特集团。大约在公元290年前后,哥特人分为两大王国。一个是以巴尔氐王族为首的Thervingi集团;一个是以阿玛尔王族为首的Greuthungi集团。德涅斯特河的河东集团称为东哥特;河西集团称为西哥特。


东哥特人(Ostrogoths)建立了从顿河到德涅斯特河(今乌克兰西部)的大帝国。大约公元360年前后,匈人开始进入斯奇提亚地区。公元367—36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几度击退入侵的西哥特人。公元372年,匈人进入第聂伯河流域,征服阿兰人。公元374匈人攻击东哥特人,一年后东哥特人投降,东哥特王国灭亡。匈人开始向西哥特人进攻,迫使西哥特人央求罗马皇帝的允许,于公元376年渡过多瑙河,定居于罗马境内。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反抗罗马人的奴役,举行武装起义。公元382年罗马帝国皇帝提奥多西与西哥特人结盟,允许西哥特在多瑙河下游建立附属国家。公元395年提奥多西去世,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公元401年,西哥特人亚拉里克率领下,由巴尔干半岛侵入意大利。西哥特人在公元410年攻占罗马城。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建立了以图卢兹为中心的的西哥特王国并得到罗马帝国的承认。


随着匈人帝国在公元454年灭亡后,东哥特人在提奥多里克率领下入侵意大利。哥特人公元五世纪末在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公元500左右年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大帝称意大利王。公元507年法兰克人南下攻打西哥特王国,图卢兹西哥特王国灭亡。公元543年东哥特国王托提拉攻占那不勒斯,公元546年托提拉攻占罗马城。公元547年西哥特人入侵北非,受挫。公元550年,东哥特国王托提拉再次进入罗马,并控制了意大利全境。公元553年,东哥特王国灭亡。公元555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委任纳尔塞斯出任意大利总督。

 

哥特人与苏毗人是亲戚。在西哥特国王托里斯蒙德死后,其弟弟提奥多里克二世继位。他发现一位亲戚是自己的敌人,此人是苏毗人国王里奇阿里乌斯。苏毗人国王里奇阿里乌斯认为作为提奥多里克的亲戚,有权获得对西班牙的统治权。

 

公元453-466年在位的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二世的亲戚是苏毗人国王里奇阿里乌斯Ricialius。苏毗人国王里奇阿里乌斯Ricialius想要获得西班牙的统治权。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为了与苏毗人争夺西班牙的统治权,双方在西班牙开战。结果是苏毗人被打败。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委派家臣Agriwulf统治苏毗人。但是Agriwulf的家族是瓦兰族。瓦兰族 与苏毗人也是亲族关系。Agriwulf想背叛西哥特国王,在与西哥特人的战争中被斩首。后来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答应了苏毗人的请求,允许苏毗人推荐本民族中的侯爵Rimismund担任苏毗人的首领。


哥特人与苏毗人之间的友谊和矛盾一直没有间断国。早在潘多尼亚的东哥特人与匈人大战后,苏毗人在胡尼蒙德率领下抢劫了哥特人的牛群。哥特人在夜晚袭击了苏毗人。苏毗人国王胡尼蒙德被俘虏,全军投降。后来胡尼蒙德煽动斯基尔人攻打哥特人,结果斯基尔人全军覆没。苏毗人又在萨尔马特国王Bauca和Babai的支持下向哥特人进攻,结果也失败了。哥特国王提乌迪米尔在冬季率领军队越过多瑙河向苏毗人进攻,击败了苏毗人及其盟友阿勒曼人Alemanian。


根据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的记载,当初哥特人居住在鲁给夷人Lugii的外围。哥特人由国王统治,虽然比其他日耳曼部落受到的约束多一些,但仍不妨碍他们的自由。濒临大海的一边,是与哥特人紧紧相连的Rugii夷人和Lemovii人。这些部落的特殊标帜为圆形的盾、短剑和对于他们国王的忠顺。根据后来的考古发现,在哥特人居住过的日耳曼尼亚地区的维斯杜拉河口的一带,有大量的火葬坟和尸葬坟,其形式与瑞典南部发现的坟墓相似。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哥特人是从瑞典迁出南下的。哥特人在瑞典的居住地是哥塔兰Gotaland,不是歌德兰岛。至于茹给夷人Rugii居住的奥德河海口附近地区的考古发现,茹给夷人Rugii是从挪威西南的罗家兰Rogaland迁徙到日耳曼尼亚地区的。奥德河口地区的坟墓文物中的罗马物件与挪威罗家兰的坟墓中以及丹麦海岛上的坟墓中的罗马物件完全一样。这说明茹给夷人的迁徙是从挪威到丹麦,再到奥德河口。茹给夷人将罗马的商品再运输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公元98年塔西陀完成《日耳曼尼亚志》的时候,哥特人在日耳曼尼亚地区或者说在日耳曼各部落中并不重要,远不如苏毗人重要。

 

玛族人中的马昔尼人Marsigni和董族十八大氏族之一的白日人(《日耳曼尼亚志》译名布累人Buri)在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类似苏毗人。根据塔西佗的记载,哥梯尼人Gotini使用高卢语。俄昔人Osi使用潘诺尼亚语。塔西佗认为哥梯尼人Gotini和俄昔人Osi不是日耳曼人。他们要向萨尔马泰人和夸地人Quadi纳贡。

 

根据公元165年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所著《罗马史》的记载,苏毗人是哥特人的组成部分,也是日耳曼人的组成部分。因此,要破解哥特人的来源之谜,需要结合苏毗人的来源一起思考。根据古代拜占廷时期的约达尼斯写的《哥特史》的记载,哥特人的来源问题与斯奇提亚人有关。约达尼斯的《哥特史》写道:“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约瑟夫Josephus,一位最博学的擅长发掘事件真相、探寻万物本源的作者,竟然会没有叙述哥特人的起源。他只提到,玛各Magog来自这个民族,并且补充说,他们和他们的名字都起源于斯基泰亚人(Scythian)。”显然,约瑟夫是约达尼斯获取有关哥特人的重要信息来源。约瑟夫没有说明哥特人的起源,这是约达尼斯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从此,关于哥特人的起源问题成为解不开的历史之谜。 

 

 

哥特人的民族主体是来自中国的鬲氏人。鬲氏是在炎黄时期就已经由于善于制作三足鬲而出名。鬲氏与善于制作陶壶的昆吾氏都是支持夏朝政权的方国,也是夏朝王族方国的亲族。夏朝在危亡时刻,鬲氏与昆吾氏、御龙氏等都积极扶助夏朝政权渡过难关。鬲氏与昆吾氏结合,形成历史上在西北方的鬲昆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北方的鬲昆国已经很有影响,与浑人即匈人的国家平分秋色。《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馀万……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犂之国。”鬲昆国被匈奴征伐,鬲氏族群继续有人向西北迁徙。鬲昆也是柯尔克孜族和吉尔吉斯族的先民。鬲昆在历史上也称坚昆、契骨、纥骨、黠戛斯、乞儿吉思、吉尔吉斯等。鬲氏人说突厥语,在习俗等方面与匈奴有所不同。 

 

鬲氏族群在夏商周时期不断向西北方向迁徙,到达贝加尔湖以西地区。特别是周朝对鬲氏国的镇压导致鬲氏族群几乎从中国消失殆尽。鬲氏国人不断西迁,部分鬲人一直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成为后来南下冲击罗马帝国的哥特人。

 

鬲氏与苏毗人均出自西羌。鬲氏以黄帝后裔为主,属于皋繇的后代。而苏毗人以炎帝后裔为主,属于伯夷父的后代。西羌本姜姓,出于炎帝之后,源于上古湖湘地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西羌出自姜姓三苗,属于炎帝后裔,三苗古国靠近湖南南岳,国都在今长沙株洲湘潭一带。舜帝将三苗徙之三危,即河关之西南羌地。

 

哥特人即鬲氏人与苏毗人都是白人,因为他们都出自三苗。颛顼后裔驩兜族是长颅白人。根据《路史•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驩兜是黄帝鸿的后裔。帝鸿之裔有防风氏和缙云氏。缙云氏是黄帝时期的夏官。后来缙云氏娶土敬氏遗腹子,而生驩兜。驩兜出于缙云氏。缙云氏是驩兜氏族的重要姓氏。尧帝时期驩兜担任尧帝的司徒,官至三公的位置。《路史•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曰:“而缙云氏亦帝之冑也。妻土敬氏,曰炎融,遗腹而生驩头,为尧司徒。弇义隐贼,好行凶,天下之人谓之倱伅,尧放之于崇山。驩头者,驩兜也。以狐功辅缪,亡其国。生三苗氏。”驩兜被尧帝流放崇山的原因很多。除了驩兜本身作为司徒枉法行凶以外,驩兜得罪尧帝还因为错误推荐共工治水。今张家界武陵山区崇山上还有驩兜墓地。


驩兜后裔的三苗人早在禹王时期就已经迁徙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的地区。《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兜,驩兜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又说:“高辛之邦,尧窜之于三危……驩兜尧臣。”郭璞认为是“三苗之民”。《山海经·大荒南经》则云:“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兜,鲧妻士敬,士敬子炎融,炎融生驩兜……有驩兜之国。”上述关于驩兜出身的不同说法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帝鸿在先夏按驩兜是尧帝时期的大臣,驩兜应该是颛顼朝帝鸿的后裔。至于说驩兜是鲧的后裔似乎不可信,因为二人都是同时期人物。河西诸羌,皆驩兜后裔。其后有驩氏、繭氏、瞞氏、曼氏、蛮氏。驩兜后裔后来又有危氏、元氏、鸿氏、洪氏等。帝鸿本人长期在湖湘地区活动,后来埋葬在湘西。驩兜是三苗的先祖。驩兜后裔后来大量移居西方,建立巴比伦等王国。关于驩兜国的历史请见大同思想网杜钢建文章“禹王在湘西崇山开启夏朝,崇山乃夏朝第一国都。”

 

鬲氏有一支是皋陶的后裔。少昊支子娶高阳氏女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生陶,为舜士师,是为皋陶。舜让禹位,禹让皋陶,辞焉。生子三人,长伯翳,次仲甄,季封于偃为偃姓,有匽氏郾氏而州绞舒皖贰轸鸠庸龙蓼皆其派也。州灭于鲁,绞灭于宋,舒皖贰轸鸠庸龙蓼则入于楚。后有州氏佼氏绞氏贰氏轸氏摇氏皖氏睆氏参氏会氏阮氏棐氏鬲氏郦氏止氏舒氏舒庸氏舒鸠氏舒龙氏舒蓼氏舒鲍氏舒龚氏。


鬲氏有二:有鬲之国以国为氏。又商人胶鬲以名为氏。


鬲氏在夏朝为夏国之一。鬲氏也是夏国名。夏遗臣靡奔有鬲氏。


鬲氏有一支源于殷末贤人胶鬲之后。殷胶鬲之后有胶氏和鬲氏。胶氏为胶鬲之后,汉有胶仓。


在夏代,有鬲氏是夏朝的一个部族,也是夏王中康的妻族。在夏朝的十二个王室氏族方国以外,有鬲氏是对夏朝王族支持最大的方国之一。没有鬲国的帮助,夏朝太康失国后被有穷氏篡权的局面是难以扭转的。

 

氐人国是白人为主的方国。《山经》云炎帝孙灵恝生氐人,为氐国。氐人国移居到西方建立了西方的氐人国即赫梯国。氐人最初是外来族群对盍稚人的称号,盍稚人自己说自己是盍稚人,而不说是氐人。《魏略·西戎传》:“(氐人)自相号曰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到三国时期氐人仍然自称盍稚人。请见大同思想网杜钢建文章“赫梯人是三苗氐人,源于上古湖湘地区”。

 

玄氐国是白人国。玄氐国是乞姓羌国。白马氐者居仇池,曰氐侯。当年兴、武、成、阶四州地,盖岐陇而南,汉川以西,皆氐云。后来白马氐大量移居西方。


鬲氏曾经在禹王时期的鬲津一带生活。鬲津是禹王时期的河流,也是鬲氏族群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鬲津是禹王疏通的九河之一。马融曰:“九河名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鬲津的具体地点在古沇州辖区。郑玄曰:“言沇州之界在此两水之间。”《史记》云:“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郑玄曰:“雍水沮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中,地理志曰雷泽在济阴城阳县西北。” 尔雅云“水自河出为雍。” 《正义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


据传在4000多年前的少昊时期(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被封为鬲国。


夏朝的夏王太康失国后,有几十年的时间夏朝的政权控制在有穷氏手中。根据《史记》记载,夏朝帝王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左传》魏庄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人而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人事,而信用伯明氏之谗子寒浞。浞杀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杀于穷门。浞因羿室,生浇及豷。使浇灭斟灌氏及斟寻氏,而相为浇所灭,后缗归于有仍,生少康。有夏之臣靡,自有鬲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遂亡。”帝相被篡位后,中间经历了来自有穷氏族的羿浞二氏。

 

根据《帝王纪》的记载,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於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於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及夏之衰,自鉏地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在有穷氏帝羿掌权时期,帝相徙于商丘,依靠同姓诸侯斟寻国的支持。斟寻国也是夏朝十二王族方国之一。


羿成为夏王以后,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兽,弃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髡、尨圉而信寒浞。寒浞乃伯明氏之谗子,伯明后以谗弃之,而羿用以为相。后来寒浞杀羿於桃梧,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之,死于穷门。浞遂代夏,立为帝。寒浞袭有穷之号,因羿之室,生奡(奡音五告反)及豷(豷音许器反)。寒浞之子奡多力,能陆地行舟。寒浞使奡帅师灭斟灌国和斟寻国,杀夏帝相。寒浞封奡於过国,封豷于戈国。寒浞身为帝王,恃其诈力,不恤民事。起初,奡杀帝相时,帝相妃乃有仍氏女曰后缗,逃归有仍国,生少康。当初夏之遗臣曰靡,事羿。羿被寒浞杀死后,靡乘机逃於有鬲氏国,收斟、寻二国馀烬,杀寒浞,立少康,灭奡於过国。后来少康之子杼灭豷于戈国,有穷国遂亡。

 

夏朝帝相被篡位后,经历羿、浞二世,大约有四十年的时间。夏朝少康中兴依赖于鬲国对夏朝王族斟灌氏及斟寻氏余部的收留以及对夏朝遗臣靡的支持。靡在有鬲氏的帮助下,集中斟灌氏及斟寻氏余部的力量,终于杀寒浞,消灭寒浞在朝廷的势力,重新恢复禹夏王族的统治。有鬲氏作为中康的妻族在夏朝少康中兴的历史变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鬲氏国与穷氏国在历史上也是亲族方国。《水经·河水注》: “迳平原鬲县故城西。”注曰:“鬲,有穷后国也。”应劭曰:“鬲,偃姓。”


《左传·襄公四年》云:“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杜预注:“有鬲,国名。今平原鬲县。斟灌及斟寻,二国。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北海平寿县有斟亭。”


中康,一作仲康或仲卢,是中国夏朝第四任君王。夏启之子,太康之弟。中康因为其兄太康失国而即位。


斟鄩氏(古称“斟寻氏”,“斟鄩”,拼音:zhēn xún,注音:ㄓㄣ ㄒㄧㄣˊ,粤拼:zam1cam4,音同“砧寻”),夏初的一个诸侯部落,群居地约位于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1],与夏同姒姓,据《史记》载,斟鄩氏与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戈氏等部族,组成夏帝国[2]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相二十六年,控制夏朝国土的有穷氏首领寒浞,派遣其子寒浇出兵灭斟灌氏。翌年(戊戌,前2003年),寒浇再攻打斟鄩氏,双方大战于潍河上,寒浇军设法翻覆斟鄩氏的战船,斟鄩氏战败灭亡。


夏朝十二王族方国中戈国人后来也成为哥特人的组成部分。《史记》夏本纪的评注中提及,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戈氏。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