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察汗特买图岩画

摘要: 察汗特买图岩画 ,隋、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州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汗村,石窟寺及石刻,第九批普查组新发现的岩画是在一座山体的三块岩石上刻画的动物形象,它们被分为三组。其中,一号岩石上刻有4峰骆驼、4头鹿、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二号岩石上刻有3头牦牛、一头雪豹;三号岩石上刻有一峰骆驼和一棵树的形象。一号和三号岩画动物形象逼真,造 ...
 察汗特买图岩画 ,隋、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州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汗村,石窟寺及石刻,第九批

普查组新发现的岩画是在一座山体的三块岩石上刻画的动物形象,它们被分为三组。其中,一号岩石上刻有4峰骆驼、4头鹿、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二号岩石上刻有3头牦牛、一头雪豹;三号岩石上刻有一峰骆驼和一棵树的形象。一号和三号岩画动物形象逼真,造型准确生动,虽采用磨划法制作,但制作精良;二号岩石的岩画为敲凿法,制作稍嫌粗率。


  辛峰说:“我们根据汤惠生先生在《青海岩画》一书中的岩画分期与断代方法,对察汗特买图岩画进行了初期断代与分期。牦牛、骆驼、豹子、鹿等动物形象在青海岩画中很常见,察汗特买图岩画上有两头牦牛造型风格写实,还有一幅射猎图,一人手牵骆驼,形象生动,风格写实,采用通体磨划法,都是青铜器时代岩画的制作手法。此后汤先生通过实物照片比对后,赞同我们的断代分期。”


  辛峰介绍,岩画猎手所使用的“3”字型弓和尖为铲形的箭,也可作为断代的依据。这种铲形尖的箭是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普遍流行于远东草原的武器再参之以制作技术和石锈的情况,第二期是轮廓磨刻法,即卢森二期。这不仅是青海岩画中最为特殊的制作技术,也是整个中国北方草原岩画中最为特殊的制作技术。

 察汗特买图岩画游牧民族文化的痕迹非常鲜明,其中的动物形象,在海西其他地区发现的岩画中较常见。辛峰说,青海岩画所刻的动物图或狩猎图,多刻在山峰或接近山峰的地方,因为那里动物经常出没,便于表达先民对于动物的占有心理。这里是放牧的必经之地,先民们经常看到这些形象,会不断诱发人们对于狩猎放牧生活的联想、回忆,激发对于动物的占有欲望。


  那棵树的形象,令辛峰激动不已。它采用的是磨刻手法,高约30厘米,虽然手法粗糙,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已经剥落,但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尤其通过磨刻,整棵树都呈现出白色,“古羌人视白色为吉祥,白树的形象在我省其他地区岩画中尚属首次发现。”


  通过考古得知,海西地区曾是羌族聚居地,羌族对白色有着古老的崇拜,这种崇拜在今天四川汶川和北川地区的羌族聚居地依然保留,对白色的崇拜在历史上影响过党项、蒙古、土族等民族。史学家认为,这种对白色的崇拜,实际就是早期的宗教萌芽形态,对白色的崇拜来源于古人类原始崇拜的形态,同时又为后世发扬继承。察汗特买图岩画中这棵白树极有可能就是这种早期宗教萌芽的反映。

  然而,经过几千年风吹雨淋,岩画风化严重,个别图案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加之植物种子随风落在岩石缝隙里生根发芽,不断发达起来的根系使岩石表面鼓胀,破坏岩画表面,使得这处珍贵的史前文物岌岌可危。


  所幸的是,察汗特买图岩画已被列入青海省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通过海西州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者的宣传,附近的村民主动承担起了保护这处岩画的责任,使岩画不再被乱涂乱刻。海西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将请我国青海岩画考古研究专家汤惠生先生共同“会诊”这处岩画,以期得到保护。“下一步我们将采用专业方法,清理干净岩石缝隙里长出的植被,固定破损的岩画表面,使这处珍贵的青铜器时代的岩画得到妥善保护。”辛峰介绍。


  “海西地区的岩画分布众多,察汗特买图岩画记录了古羌人等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狩猎场景,甚至文化发展等,大量动物形象的出现,也可以说明海西地区曾经是水草丰美之地,不仅是动物乐园,更是适宜人类居住之地。这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海西地区的气候变迁、生态环境的相关情况,值得我们考古研究者深入解开其蕴藏的历史密码。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