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人神沟通的桥梁与使者——从神兽攀树纹金箔饰谈起

摘要: 新疆早期考古遗存中保存了不少表现萨满通天题材的遗物,乌苏四棵树墓群出土的神兽攀树纹金箔饰和阿勒泰地区分布的典型鹿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二者均将萨满仪式中重要的角色—“通天媒介”与“灵魂使者”进行了艺术化呈现,是研究古代先民宇宙观、生命观的珍贵史料。 四棵树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四棵树镇查干苏木村西南,是一处战国至西汉 ...


新疆早期考古遗存中保存了不少表现萨满通天题材的遗物,乌苏四棵树墓群出土的神兽攀树纹金箔饰和阿勒泰地区分布的典型鹿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二者均将萨满仪式中重要的角色—“通天媒介”与“灵魂使者”进行了艺术化呈现,是研究古代先民宇宙观、生命观的珍贵史料。

四棵树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四棵树镇查干苏木村西南,是一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游牧文化遗存。2002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墓葬10余座,出土金鹰、金牛饰件、铜樽、三足铜盘等精美文物,其中一组神兽攀树纹金箔饰造型别致,动、植物组合的表现题材在新疆地区早期文化遗存中难得一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通过对其纹饰的解构和象征意义的探究,当可管窥西域先民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原始艺术中浓烈的宗教情感和厚重的思想文化。

神兽攀树纹金箔饰

该组金箔饰共计8件,大小基本相等,形制相同。每件通长约6、宽约5厘米,用金箔片模压、锤揲而成(图一)。在近长方形的平面空间中,底部锯齿状条带代表地,顶部条带意指天,天地之间矗立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树根粗壮有力,扎入大地,树顶直冲云天。树两边对称攀缘一兽,兽首微颔,目视前方,耳朵竖起,兽角大幅弯曲;兽身颀长,两肋生翼,四肢遒劲,前肢向上直立,后肢弯曲(图二),整体呈“S”形,动感强烈,以剪影的形式表现出二兽刚劲有力、跃跃欲上的姿态;同时,以简洁的手法刻画出鬣毛、肌肉、骨骼等细节,生动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以树为中轴,两兽对称于两侧的布局结构,又“表现出一种宗教式的静穆之感和理性精神”,因而具有某种仪式感。那么,这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究竟表达怎样的情感和寓意呢?

图一 乌苏市四棵树墓群出土神兽攀树纹金箔饰

图二 神兽攀树纹金箔饰局部纹饰

(一)通天与祈神—萨满的神圣使命

考古资料显示,作为原始社会的一种普遍信仰,萨满崇拜曾是西域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在万物有灵阶段,风雷雨电、飞禽走兽,乃至石骨草木,都被人们赋予神秘的主观意识而加以崇拜。“但是,人类筑就了自己的万神殿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天空又高又远,在人类的宗教意识中,它充满了神力,意味着天空本身是神圣的。”随着萨满教“三界宇宙观”的形成,宇宙被分为神之所居的上界,人与其他生物生息的中界,以及作为鬼魂居所的下界。三界间可以相通,其中多以顶天立地的“宇宙树”“通天树”为通连工具,中国古代的“建木”“扶桑”,古印度的“阎浮树”,北欧神话中的“伊格德拉西尔树”等,都是此类“宇宙树”的具象,大概是远古时期深根大地、参天耸立的巨木带给了人们共通的灵感和遐想。当然,也不乏通天柱、通天塔等其他表现形式。充满神力的天空令先民向往,天界中居住的神灵则能够主宰物质世界,人世无法解释、解决的问题,上界的神都可以解决。因而原始人类渴望升天。但只有具备洞悉天机、晓彻神意之法力的“萨满”,才能作为沟通神、人的中介,以“通天树”等为途径,通过特定仪式完成送魂、通神、祈福禳灾等使命。不过在这种通天、祈神的仪式中,往往还有一类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动物精灵—通天助手与灵魂使者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是人类观察最多的对象。在万物有灵的时代,鸟能翱翔天际,鱼可潜入海底,熊力大无穷,马、鹿脚下生风—它们皆因拥有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而被神话,受膜拜,乃至成为图腾。人们敬畏这些动物,认为它们或是某种神灵的化身,或因具备灵力而能通神;人们又钦羡动物们的超能力,期望通过“通感”效应能使用、控制这样的能力,于是动物形象作为一种“加持力”出现在人类需要的各个地方,甚而产生将几种代表超能力的部位混合拼装的虚拟神兽如多种组合模式的格里芬。在通天、祈神这样与神灵有关的活动中,具有灵性的动物们同样不会缺席。“萨满们还有一批专属他们自己的精灵,其他人和献祭的人对此毫不知晓……这些作为伙伴,充当助手的精灵多作动物状。在西伯利亚和阿尔泰人中间,他们有熊、狼、雄鹿、兔、所有种类的鸟(尤其雁、鹰、鸮、乌鸦等),各种大虫子,此外还有幽灵、树的精灵、泥土的精灵、灶神等等。”按照人类的剧本,这些或写实或虚拟的动物形象所扮演的,正是将自身超能力借予进入迷幻状态中的萨满作“加持”,并引导其灵魂升天、通神的重要角色。

(三)神兽攀树纹解析

视线转回到这组神兽攀树纹金箔饰上,居中顶天立地的大树,无疑象征灵魂升天的阶梯—通天树;两侧对称的神兽,头上弯曲的大角和向上攀登的矫健身姿这两点特质,使人联想到曾经广泛分布于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地区的攀岩高手北山羊。

北山羊又名悬羊,顾名思义,是能够自如奔驰于险峻乱石间,从容攀爬上悬崖峭壁顶,极善攀登和跳跃的神奇动物。现代研究表明,它们的蹄子狭窄而坚实,脚趾像钳子一样有力,踵关节富有弹性而内垫柔软,像真空抽气垫一样,可以吸附在岩石上,使其能在乱石峭壁间如履平地。但古人并不明其究,北山羊这一履险如夷的本领令其叹服、钦羡,以之为神兽。乌苏及周边地区发现的古代岩画内容均以北山羊居多,足见当时人们对这些崖壁精灵的喜爱和崇拜。在表现攀高登天的题材中,以其作为萨满升天的助手和灵魂的引路者,既合乎逻辑,又顺应情感。但与其他写实的北山羊形象不同,这里的北山羊被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如上文所提,神兽是先民以几种代表动物超能力的部位拼装而成的虚拟形象。神兽家族成员众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支便是有翼神兽。有翼神兽也分门别类,中国有辟邪、麒麟、飞廉、腾蛇等,西方则有多种组合模式的格里芬。但无论种类多少,顾名思义,其身具“双翼”的特质都是统一的。翼—飞翔升天,在人们创造有翼神兽的动机中,升天通神无疑是共通的要素之一。然与其他地区双翼较大且多上举的有翼神兽相比,该组金箔饰中神兽的双翼略显娇小而内敛。格里芬是欧亚草原流行的艺术形象,但该组饰物表现的又是通过攀登以到达天界的主题,有意识被弱化的双翼大概是创作者理性与情感平衡之下的产物吧。

原始艺术是原始人体验和反映世界的记录。这组神兽攀树纹金箔饰向人们展现的,正是先民生与死的对话—丧葬礼仪中的一个历史片段,人们以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为巫术的工具和媒介,期望萨满能在“神兽”的助力和引导下,借由“通天树”送逝者灵魂升天,也能将世人的祈求、愿望传达给神。在新疆史前考古遗存中,与之表达同样主题,并同样将“通天工具”和“动物使者”有机结合的,还有鹿石。

鹿石

所谓鹿石,是指公元前13~前6世纪主要分布于亚欧草原一带的碑状石刻类遗存,因雕刻有鹿的图案而得名。在新疆,主要发现于北疆山地草原地带,一般与墓葬或祭祀遗址发生关系。虽统称鹿石,但一些石刻表面并无鹿的形象,因而又有典型鹿石和非典型鹿石之分。有关鹿石的类型、族属、文化性质等,前人已多探究,本文不拟展开,仅涉及雕刻鹿纹的典型鹿石。

从目前保存相对完整、清晰的典型鹿石来看,其主要画面中的图案布局基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最上端为一圆圈,代表太阳或天界;其下是一道横向点线纹,作为天界与人界的分界线;线下则有数量不等的群鹿奔向天穹(图三)。这些鹿的形象很有意思,有学者曾对其进行过文辞优美的描述:“鸟首长矇,飘逸的双角如翅,细肢蜷曲,修长的身体倾斜着扶摇直上天空,犹如鸟儿飞翔时的姿态。”鸟首而鹿身,可见也是组合神兽的形象。至于为何是这两种动物的组合,普遍认为与萨满崇拜有关,但具体指向稍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鸟翱翔天际,鹿迅捷灵敏,均有灵性,将二者融为一体,象征天、地,显示出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另一种观点则从“鸟首上特别大、自然也特别明亮、锐利如鹰一样的眼睛”进而推论鸟首为鹰,信仰萨满教的民族对对鹰、鹿特别崇拜,认为它们是萨满最重要的守护神,鹰首鹿身的形象其实是萨满神的象征。笔者以为,若从写实角度看,典型鹿石上的鸟首不能代表鹰的形象。与尖钩状的鹰喙相比,鹿石中细长的鸟喙倒更接近涉禽类;鸟眼硕大,却也不似鹰眼。但考虑到若有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则又另当别论。总之,这里的鸟首当是能飞翔的禽鸟的象征。鸟首鹿身的形象,与四棵树墓群出土金箔饰中的“羊形格里芬”内涵一致,都是赋予具有灵性的动物飞翔的能力,使之成为通天通神之使者;碑状、柱状的鹿石可视作“通天柱”,功能类同“宇宙树”;萨满便以鹿石为阶梯,借刻画其上的神兽之力沟通天、人。这其中所承载的,是与四棵树先民同样虔诚而浓烈的、通天通神的美好祈愿,以及探求宇宙、生命哲学的萨满精神。

图三 富蕴县恰尔格尔墓地鹿石

结语

原始艺术是生存的艺术而非欣赏的艺术。尽管每件艺术品在创作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意识,但艺术总归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决定它的属性与功能。当我们仅以今人的理解和审美来评价原始艺术品中独具匠心的设计、精雕细刻的技艺,或天马行空晦涩难懂的形象时,可能便错失了与古人握手相谈的机会,也将无法触碰到他们异彩斑斓的精神世界。只有将其置于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尽可能客观理性地去理解创作的初衷和意图,才能给每件艺术品一个正确的文化的定义,并由此考察其时其地的社会、人文和历史。怪兽攀树纹金箔饰和鹿石,是古人通天、祈神的媒介,如今也成为沟通今人与古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和使者,令我们得以循其线索去探寻古人生活的印记和思想的脉络。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人类从未停止求索。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1年第8期




本公众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高文思
审核:耿 坤
监制:朱 威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