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文物新疆 | 唐代吐鲁番月饼长啥样?宝相花纹,太精美!

摘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古来今往,明月、思念、团圆是中秋节诵之不尽的主题。据学者研究,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古时候南北风 ...


  

  

宝相花纹月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古来今往,明月、思念、团圆是中秋节诵之不尽的主题。据学者研究,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关于中秋赏月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关于“月饼”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所谓“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在中秋节,吃月饼是家家户户过中秋必不可少的主要活动之一,被视为家人团圆的象征,一直深受我国各地人民的喜爱。

  其实,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相传是我国古代人们用来祭月、拜月的供品。月饼在我国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据说是为了纪念太师闻仲,被视为月饼的雏形。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芝麻、胡桃等传入到中原地区,为制作月饼增添了新的佐料。唐代,京城长安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出现了糕饼店铺。据说唐玄宗与杨玉环中秋赏月,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宋代,各地糕点作坊,都精心制作“荷叶”“金花”“芙蓉”等不同口味的“小饼”销售。

  

  北宋词人苏轼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描述了所食饼子的形状、口感和味道,也让后人品到了其诗中“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的思念之情。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十六记载“《荤素从食店》”不仅有“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还提到月饼是“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就是说随时随地都吃得到。宋末元初周密的《武林旧事》列举的“蒸作”类食品中也有“月饼”一项。不过,中秋节月饼的说法出现较晚,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提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是月饼被称为团圆饼的最早溯源。

  

  在唐代,月饼这种中原文化特色的食品,已经流传到吐鲁番地区,成为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面食之一。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各种面食中,宝相花纹月饼无疑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宝相花纹月饼,是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以小麦粉为原料,模压成型,烘烤制成。呈圆形,土黄色,其上的宝相花纹清晰可见。月饼制作精致,花纹图案搭配得错落有致,造型新颖别致,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

  

  面食(6件) 唐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新疆文物的文创元素》P148)

  从用材上看,阿斯塔那墓地还出土了不少小麦粒以及以小麦粉为原料的面食,比如胡饼(即馕)、扁食(即饺子)、汤饼(即肉汤中的捏面片)、馒头(即包子)、面卷、馄饨以及各种花式点心等。扁食(即饺子)和馄饨是包馅后水煮而成。花式点心有八瓣花式、叶片形、六瓣花式、四棱形、双环形、千层饼等形状,用手捏制或模制成型,然后烘焙而成。此外,该墓地还出土大麦(青稞)、黄米(糜黍)、黑豆、棉籽等农作物以及干瘪的梨、葡萄、酸梅、哈密瓜、核桃等水果。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实物来看,唐代吐鲁番居民的饮食生活在饮食原料、饮食种类和烹饪手法等方面极为丰富,再现了新疆地区先民的饮食构成,既受到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又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饮食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图案上看,宝相花纹,也称宝花纹,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多绽放于丝绸、刺绣、藻井、铜镜、金银器皿等,为众人称道。“宝相”一词源于佛教,有“佛像的庄严”之意。学术界一般认为,宝相花纹最初的母体取材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莲花纹,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渗入,隋唐艺术家以莲花为基础,融合外来风格,加入了菊花、石榴等花卉形式创作而成,是我国传统植物纹样吸收佛教文化的见证。经对比研究发现,宝相花纹是一种团窠花卉纹样,呈放射状对称排列,借鉴莲花、牡丹、芍药等花形,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抽象纹样。它的出现,不仅是隋唐时期时代精神面貌的产物,也是佛教教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阿斯塔那唐墓发现的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和彩绘宝相花小木罐是宝相花纹样在唐代吐鲁番各族居民间广为流行的典型代表艺术品。

  

  锦鞋 唐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M381出土(《新疆文物的文创元素》P189)

  

  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是1972年阿斯塔那381号墓出土。这双云头锦鞋做工精美,用材讲究,布局合理。鞋面是用黄、蓝、绿、茶青四色丝线织成的变体宝相花纹。这双云头锦鞋将唐代中期的织锦、配色、显花三者有机结合,使得鞋子更具立体饱满、精巧玲珑,体现了华美的艺术风格,是唐代衣物中极为罕见的精品之一。

  

彩绘宝相花小木罐 唐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M230出土(《新疆文物的文创元素》P137)

  彩绘宝相花纹小木罐,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时代为唐代。通高7厘米。罐身绘宝相花纹和云纹,宝相花朵朵绽开,花间飘着云彩,恍如天上仙境。白色图案用黑地衬托,反差强烈。图案线条流畅,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综上所述,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宝相花月饼,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实物见证,还是佛教文化艺术中国化的产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孙维国)


- End -

编辑:波波仔
审核:葛建
监审:司元勋

©新疆是个好地方



点击“在看”

更多人看到本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