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杂志精选| “瓷”遇“苹果之城”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发现的瓷器

摘要: “瓷”遇“苹果之城”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发现的瓷器 文 / 孙维国阿力麻里故城遗址阿力麻里故城遗址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北克干平原上,在如今一望无际的农田之中已找不到昔日繁华城镇的痕迹。阿力麻里,突厥语意为“苹果之城”,或许因这一带盛产苹果(古称“林檎”)而得名。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不仅见到了果子沟的野苹果林“树荫蓊翳”,还记 ...


“瓷”遇“苹果之城”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发现的瓷器


文 / 孙维国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北克干平原上,在如今一望无际的农田之中已找不到昔日繁华城镇的痕迹。阿力麻里,突厥语意为“苹果之城”,或许因这一带盛产苹果(古称“林檎”)而得名。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不仅见到了果子沟的野苹果林“树荫蓊翳”,还记载了当地居民称“林檎”为“阿里马”,并推断因“附郭皆林檎园囿”而得名。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载,1222年,长春真人丘处机前往中亚朝见成吉思汗时,穿越果子沟,途经阿力麻里,曾为众多的苹果林而惊叹,“土人呼果为阿里马,盖多果树,以是名其城”。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第二次中亚旅行》中描述了果子沟的美景:“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许多苹果落在地上,有的已经腐烂,成为野生动物的美餐。”时至今日,苹果树在新疆各地多有种植,但唯有伊犁和阿克苏的苹果最富盛名。目前,伊犁新源县至霍城县的山间河谷地带,分布着第三纪残遗植物—新疆野苹果,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大的野生苹果林。有学者研究认为这里是世界栽培苹果的起源地之一。

果子沟,又称塔勒奇沟,位于霍城县东北40公里处,因山沟内遍布野生苹果而得名,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全长28公里,自古就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咽喉要地,也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要道。果子沟地势险要,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开道,曾架桥48座,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果子沟大桥于2006年8月动工兴建,2011年9月正式通车。它是全国首座公路桁梁斜拉桥,使伊犁能够全天候通达乌鲁木齐,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力麻里何时建城无从考证,但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慕格山出土的一份8世纪初的粟特文书中。13世纪初,葛逻禄部归附成吉思汗,阿力麻里成为当时重要的城镇之一。1225年,成吉思汗将以伊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作为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后成为察合台汗国。阿力麻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察合台汗国的国都,欧洲人称其为“中央帝国之城”。《蒙古史》载:“察合台常驻夏于阿力麻里之地,地在阔克诸高山及忽惕山之附近。”元朝中央政府曾在阿力麻里设立行中书省、元帅府,以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辖。据《西游录》《西使记》载,阿力麻里城内外多民族杂居,渠井纵横,种植五谷,盛产苹果、葡萄、西瓜、石榴等水果。丘处机在阿力麻里城见到中原常见的汲水器,颇为惊奇。这里曾出土一件元代铁犁铧,样式与中原同时期的犁铧相同。由于蒙古贵族内斗不断,阿力麻里多次易主。1334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阿力麻里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的政治中心。元末明初,阿力麻里在战乱中遭到巨大破坏。1413—1415年间陈诚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域时,曾经过阿力麻里故城,发现这里“略有城邑民居,田园巷陌”,失去昔日的繁华景象。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察合台后王统治重心南移,阿力麻里城也逐渐荒废,成为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一抹精美的浪花。

故城地面建筑现已无存,除了吐虎鲁克铁木儿汗麻扎外,完全被农田覆盖。20世纪50年代,测得故城周长约25公里。这里先后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瓷器、察合台汗国金银币、叙利亚文石刻、陶器、铁器等。最能见证阿力麻里作为元代丝绸之路重镇的文物莫过于1975—1976年出土的瓷器。据《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出土的元青花瓷等文物》一文介绍,1975年冬在克干渠西岸的一处窖穴中发现一批瓷器,按碗、盘的大小分类重叠放置。这批元代瓷器共有青白瓷杯2件、墩子式大碗7件、龙泉大碗5件、高足青瓷碗1件、青瓷中盘4件、小盏1件、大盘4件。次年春,又出土了一批瓷器,发现时都已残碎,大部分不能复原。从破碎的瓷片中发现了来自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和钧窑等名窑烧造的瓷器,包括青花、绛色、白釉黑花等。器类有碗、盘、盏和带耳罐等。可以复原的瓷器有高足青花碗、卵白“福禄”盘和龙舞海浪纹贴花青瓷盘。

高足青花碗,高 11.2 厘米,口径 15.9厘米,足径 6.5 厘米,足高 4.6 厘米

青花瓷

青花瓷器的制作在唐代已起步,在元代发展到鼎盛。元代青花瓷器,以景德镇官窑烧造的质量最优,是采用进口的苏泥勃青等烧制而成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有足底宽厚、纹饰繁多、胎体厚重、清新明快、质朴大方等特点。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出土青花高足碗的纹饰图案正是元代青花瓷器常见的主题纹饰。碗敛口,钵腹,中空的竹节式高圈足,通体施影青釉。碗外壁绘一圈缠枝牡丹纹和仰莲纹图案,足部绘四个圆环。碗内壁绘有三层纹饰:碗心是三个同心圆,其外绘两只穿梭在云朵间的凤凰,四周满绘牡丹纹。可能在入窑烧造过程中,由于沁色颜料不能适应过高的火候,以致青花纹饰有些模糊,且碗沿处有釉汁下流的痕迹,但仍不失精美流畅之感。

1998年8月,霍城县芦草沟镇村民在阿力麻里故城遗址附近发现一件元代景德镇窑烧造的青花凤首流扁执壶。壶细颈小口,壶身扁圆,矮圈足。以凤首作壶流,凤尾卷曲作柄。器形基本完整,仅壶流及把柄稍残。口沿及足壁绘制回纹,壶身凤凰呈展翅飞翔状,栩栩如生,壶体周围绘缠枝牡丹纹,显得雍容富贵。整个器物将造型和装饰融为一体,是一件珍贵的青花珍品。

青花凤首流扁执壶,通高 18.4 厘米,口径 4.3 厘米,腹径 17.2 厘米,厚 7 厘米,底径 8.9 厘米,宽 4.8 厘米

枢府瓷

枢府瓷器,一般指的是元朝军事机构枢密院(简称“枢府”)在景德镇专门订制烧造的卵白釉瓷器。器类主要以碗、盘、碟、高足杯等小件器物为主,还有盘、瓶、炉等大圈足器物。款识有枢府、太禧、东卫、福禄、江夏、“玉”字等。作为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的基础上新烧的瓷器品种,枢府瓷器既有精美的宫廷用瓷和官府机构用瓷,又有普通的民用瓷和远销海外的商品瓷。双龙纹印花碗是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出土枢府瓷器的代表型器物,敞口,深腹,弧形壁,砂底圈足。通身满施卵白釉。碗内印有相互追逐驰骋的双龙纹,底部印有水藻纹。龙的特点是细颈疏发,身上斜方点鳞,蛇尾,三至四爪。巧合的是,1977年9月,在内蒙古察右前旗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一处窖藏也出土过两件类似的云龙纹青白瓷大碗。

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西距集宁区25公里。该城始建于1192年,原为金代集宁县。据考古发掘,集宁路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40米,东西宽640米。古城东、北城墙保存较好,西、南城墙破坏严重。古城东、西各设一门,东门位于东城墙北段,外置方形瓮城;西门设在西城墙中段,外置马蹄形瓮城。城内道路六纵七横,把古城分为31个单元。城内北部正中有一个大型建筑台基,台基南部为市肆遗址,城外西侧有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直通西门瓮城。城内地层堆积东浅西深,文化层厚1.5—5米;遗迹遗物丰富。

龙泉窑青瓷

元代龙泉窑瓷器有划花、镂刻、印花、堆贴花等装饰手法,纹饰题材有云龙、飞凤、双鱼、莲瓣、八仙、八吉祥、牡丹等。花口双凤印纹大碗和龙舞海浪纹贴花青瓷盘是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出土的龙泉窑青瓷的典型器物。花口双凤印纹大碗,敞口,腹呈弧形,口沿呈花瓣状,且与口沿外的竖条纹相对称。通体施豆绿色釉。碗内印有展翅欲飞的对称双凤纹图案,一侧模印两朵荷花和荷叶纹,另一侧模印两朵牡丹和叶纹。器物布局匀称,纹饰错落有致,具有极高的艺术感。

双龙纹印花碗,高 8.5 厘米,口径 18.5 厘米,足径 6.6 厘米

龙舞海浪纹贴花青瓷盘,敞口,宽沿,斜壁腹,圈足。器形大,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底部中心有一条舞动的龙纹,内壁饰有卷浪纹,外壁饰莲瓣纹。它与上海博物馆藏的元代贴花龙纹瓷盘非常相似,可能属于同一产地瓷器。

花口双凤印纹大碗,口径 19.5 厘米,底径 6.5 厘米,高 8.1 厘米

龙舞海浪纹贴花青瓷盘,口径 33.8厘米,高 7.5 厘米,足径 11.5 厘米

13世纪元朝的建立,不仅在隋唐时期之后又一次实现了中国版图的统一格局,还拓展了包括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多元丝绸之路。元朝中央政府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并驻军屯田,广建驿站,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便利了瓷器、丝绸等物品从内地运至新疆地区。总之,这些元代瓷器,无论是赏赐给驻军宗王将领的馈赠品,还是商旅贸易的民间瓷,都印证了元代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繁荣,而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明证。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际课题“文化润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1年10月刊,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END-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