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唐高宗的真相
编辑推荐
历史应该表现得更具客观性,历史学则允许有主观立场存在。问题是,历史并非纯粹客观史料,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著作中,历史与历史学并存,历史叙述依据史料,也会贯彻史家的历史观。古代史家同样会用自己的历史观驾驭史料,在看上去很客观的叙事中,他们的历史观已经无声无息地占据所有空间。
唐高宗的历史问题,因此变得错综复杂。
内容简介
传世史书多认为唐高宗“软弱无能”,但它们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高宗时代拥有唐代最辽阔的疆域,高宗之后能有“开元盛世”的到来。事实上,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高宗都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史书之所以如此描绘唐高宗,无非是由于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后来的史家要为防止再出现女皇专政的局面,必须可以为戒的史实。因此,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本书在梳理、甄别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大胆为高宗正名,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作者介绍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等论著,在《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九十余篇。曾在《百家讲坛》主讲《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的真相》等。2009年,与作家阿城合作编剧大型历史电视剧《贞观之治》。
目 录
001 引 子 拨开迷雾,告诉你一个真高宗
003 第一讲 殿下的早年生活
020 第二讲 从殿下到陛下
039 第三讲 舅舅当家
057 第四讲 房遗爱谋反案
073 第五讲 长孙的巅峰时刻
091 第六讲 高宗突围
107 第七讲 公主之死
128 第八讲 甥舅战役
148 第九讲 高端决战
165 第十讲 反对派的结局
185 第十一讲 悲剧渊源
203 第十二讲 唐高宗的功臣们
222 第十三讲 帝后一家
244 第十四讲 高宗的孩子们
264 第十五讲 亲密战友
281 第十六讲 升平皇帝
303 参考文献
305 附录一 唐高宗大事年记
311 附录二 唐高宗世系表
312 后 记
文章选读
引子 拨开迷雾,告诉你一个真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从650年到683年,在位时间是34年,比父亲唐太宗多出整整十年。唐高宗统治唐朝34年,在唐朝的21位皇帝中(包括武则天),他统治唐朝的时间仅次于唐玄宗(46年)。
那么唐高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
虽然大家不是专门研究唐史的专家,但对于唐高宗也应该有所耳闻。请仔细想一想我们印象中的唐高宗,我们对他的评价是怎样的呢?四个字:“软弱无能。”
一个统治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皇帝,竟然是一个软弱无能之辈,而且统治时间还那么长久,这到底可信不可信呢?唐高宗真是软弱无能吗?
确实有很多人这么说。《旧唐书·高宗本纪》的“史臣曰”,说高宗即位以前还不错,有“长者之风”,从即位开始,立刻判若两人。荡情后宫,荒于政局,废掉王皇后,让舅舅蒙冤。忠良靠边,小人得志。导致国家基础破坏,宗社空虚。这样的评论当然也只能用软弱无能来概括,甚至比软弱无能更糟。清人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民国时蔡东藩的《唐史演义》都这么说。
那么,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软弱指的是否是性格,这要在具体的事情中显示出来。是否无能呢?我们要看他把国家治理得如何。
历史研究是以既往的人物和故事为对象的,我们要通过相关的证据,或者文字或者文物去接近当时、了解事实,专业的说法就是通过史料接近史实。但是如果史料记载有出入、有矛盾,我们怎么办呢?这就是歧路亡羊的故事。一旦走错了路,那就会失去目标,甚至会南辕北辙。于是史学的研究工作多半是对史料的甄别,甚至要对史料进行百般挑剔。可是,这不陷于矛盾了吗?是的。既要依靠史料,还不能完全相信史料。举一个容易明白的例子。侦探破案,要面对许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现象,真相只能有一个,但是证据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如何识破假象、认清真相,就是侦探的责任。历史学家的使命也是如此,去伪存真,弄清历史真相,就是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的乐趣正在于此,弄清楚一个千古之谜,如同破解了一个大案件,那内心的愉悦是无法言说的。只要你身在其中,其中的乐趣自然容易体会。
本书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实,剖析唐高宗那个时代,解析唐高宗的朝廷,回归历史现场,同情、理解当事人。我讲的唐高宗,也许与你的印象很不一样。复原唐高宗,就是我的使命。今天,我们首先从唐高宗的早年生活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