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固原地区出土隋唐时期的白瓷器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固原地区陆续发现了数百座隋唐墓葬,部分墓葬形制规模较大,出土器物丰富、精致,其中的白瓷器,尤为引人瞩目,为研究白瓷的烧制技术、断代、流通及发展规模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固原地区出土的隋唐白瓷器有:白瓷罐(图一),1987年出土于固原南郊乡隋代史射勿墓。器物通高9.6、口径14、腹径15.2、底径9.4厘米,圈足高1.2厘米。口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固原地区陆续发现了数百座隋唐墓葬,部分墓葬形制规模较大,出土器物丰富、精致,其中的白瓷器,尤为引人瞩目,为研究白瓷的烧制技术、断代、流通及发展规模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固原地区出土的隋唐白瓷器有:

白瓷罐(图一),1987年出土于固原南郊乡隋代史射勿墓。器物通高9.6、口径14、腹径15.2、底径9.4厘米,圈足高1.2厘米。口微敛,卷沿,沿面隆起。尖唇,短束颈,鼓腹,假圈足。通体施釉,釉色略泛青绿,釉上有冰裂开片。内壁上部亦施釉,圈足部分露白胎。


图一 隋 白瓷罐 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白瓷瓜棱钵(图二),1977年出土于固原南郊乡唐代墓葬。器物通高8.7、口径9.5、底径6.5厘米。芒口短颈,鼓腹,腹壁呈瓜棱状。下腹内收,底微弧,圈足。肩部凸起一周弦纹,腹内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胎质坚硬、细密。


图二 唐 白瓷瓜棱钵 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白瓷壶(图三),1995年出土于史道洛夫妇墓。器高14.4、腹径13.5、颈径4.8厘米。喇叭形口、束颈,斜直腰,腹下圆弧,大平底。壶表面施白釉,釉面光滑,底未施釉,胎质细腻。


图三 唐 白瓷壶 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白釉盖罐(图四),1995年出土于史道洛夫妇墓。通高11.2、口径8.5、腹径14.3厘米。罐体近似球体,口沿内敛,盖纽有缺损。内外均饰白釉,釉色偏黄。釉上有斑疵。


图四 唐 白釉盖罐 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白瓷豆(图五),1985年出土于固原南郊唐代史索岩夫妇墓。高14.9、口径18、底径12.5厘米。圆形豆盘,沿作尖圆唇,微敞。盘下为一细腰座,座底外侈,圆唇呈喇叭形。表面施白釉,下流釉痕,座底未施釉,露白胎。冰裂纹开片,釉色泛黄。


图五 白瓷豆

四系白瓷罐(图六),1985年出土于固原南郊史索岩夫妇墓。高21.3、口径7.6、底径8.3厘米。直口,微内敛,短颈方唇,肩部口沿交接处均有四耳,耳为两瓣重合状,耳际至底部外侈,假圈足。内外均施白釉,下腹部流釉泪,底部未施釉,露白色瓷胎。釉面有冰裂开片,口沿与肩部处釉色稍泛黄。


图六 四系白瓷罐


白瓷瓶(图七),1985年出土于固原南郊史索岩夫妇墓。高13.4、底径18.8厘米。口部残缺,肩部凸起一周弦纹。下腹微鼓,腹下逐渐内收,至底部略侈,平底。内外均施白釉,釉色稍泛黄。冰裂开片,下腹部流釉泪,底部未施釉,露白色瓷胎。


图七 唐 白瓷瓶 现藏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瓷盘(图八),2005年出土于固原九龙山唐墓。高3、口径26.6、腹径24.8、深1.1、底径23.5厘米。敞口,浅腹,大平底。胎质细腻,器身通施白色釉,釉色纯正。


图八 唐 白瓷盘 现藏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瓷杯(图九、图一〇),3件,2005年出土于固原九龙山唐墓。高78、口径9.4、深6.26.4、底径3.33.4厘米。敞口,深腹,平底。胎质细腻,内外施白色釉,釉色纯正。


图九 唐 白瓷杯 现藏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一〇 唐 白瓷杯 现藏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瓷器的烧制历史悠久,从商代开始一直到东汉中晚期,经历了由原始瓷器到青瓷器的转变过程。北朝末年,白瓷创烧成功。白瓷的烧制成功是瓷器史上一项重要成就,是继青瓷、黑瓷以后的一种重要产品,它为以后青花、唐三彩等精细瓷器的烧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中国瓷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白瓷虽然在北朝已开始烧制,但真正成功是在隋代。河南安阳发现的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白瓷要比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好很多,胎釉的白度和硬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器物的造型也更加丰富。

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概称之为“南青北白”。其中“南青”以越窑、岳州窑、洪州窑为代表,“北白”以邢窑、巩义窑为代表。

随着白瓷在隋代的创烧及初步的发展,至唐代早期进入更为繁荣的发展阶段。但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隋唐时期,出土白瓷的、有纪年的墓葬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京畿地区。这体现了白瓷有限的流通水平和尚属奢侈品的属性。

固原在隋唐时期,属于军事战略要地和丝路之路东段北道的要冲,这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史射勿、史索岩、史道洛均为迁入原州地区的粟特人后裔,为朝廷官员,从获取途径和经济能力方面,购置白瓷都较为容易。墓葬中出土的白瓷,其形制与西安等地出土的瓷器相似,个别白瓷依照李知宴对隋唐五代白瓷的分期来看,属于早期白瓷。

有学者认为,白瓷的兴起基于模仿西方金银器和玻璃器而产生。从北朝后期至隋代,丝路贸易空前繁荣。西方的金银器及玻璃器物,因制作精美,一度成为隋唐上层社会热衷的奢侈品。因瓷器制作成本比金银器低廉,基于已有青瓷的烧制技术、西域碱金属玻璃配方及碱釉技术的传入和模仿西域金银器和玻璃器的市场需要,成为白瓷烧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粟特商人或侨民可能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1年第10期


本公众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高文思
审核:耿 坤
监制:朱 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