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栋梁丨梁思成: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

摘要: 《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是梁思成的一篇佚文,1943年6月发表于《社会教育季刊》第2期。这篇文章首次较为全面地表述了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即建筑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以经济的手段达到主观愿望与现实条件、材料的施工与结构的功用、科学与艺术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相宜和平衡。这一思想的提出也对尚在抗日战争之中的建设和即将到来的战后重建有 ...



《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是梁思成的一篇佚文,1943年6月发表于《社会教育季刊》第2期。这篇文章首次较为全面地表述了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即建筑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以经济的手段达到主观愿望与现实条件、材料的施工与结构的功用、科学与艺术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相宜和平衡。这一思想的提出也对尚在抗日战争之中的建设和即将到来的战后重建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学刊公众号今日同时推送美国路易维尔大学赖德霖教授为《建筑史学刊》2021年第2期“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辑”撰写的《梁思成佚文〈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介绍》一文,欢迎阅读!


20世纪40年代梁思成在四川南溪县李庄中国营造学社


  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

梁思成

提到艺术方面往往以绘画、雕塑、建筑三者相提并论。在中国则尚有书法,与绘塑被称为艺术:而建筑则目为匠人之事,从来未得列于艺术之门。建筑在中国实在是一门久被歧视了的行道。近来社会上对于建筑虽已渐感其重要,渐有认识,但是大多数的人,对它还是不十分了解。有些人以为建筑只是砖瓦木石的问题;有些人则认为建筑是雕梁画栋,穷奢极侈的勾当。两种看法虽不能说是完全错了,但只能说是建筑的一方面。衣食住是人生三件无法不求解决的大事。建筑是为解决这种实际问题而产生的活动,但这种实际的技巧,除适应需求方面,及克服自然材料方面外还有表现思想方面,造诣愈深,范围愈广,早就进入艺术的领域,与其他造形艺术,同有品格风尚之精神方面。被其感动者,则审美的感觉会油然而生。齐景公赞叹他宫室的,“美哉室”,当是属于此例,可惜他因此而感着骄傲,转到“其谁有此”的情绪,给晏子责备的机会。

  鉴赏或估价建筑的品格,不能单就其实际上容量之大小,砖瓦木石之强弱多寡而论其高下,亦不能由伦理道德方面来判其奢俭及是非。论其神,定其品,一方面也是同分析研究书法绘画或鉴赏讨论文学一样,要从其构成的条件上从事检讨,判其艺术的奢俭。另一方面,则要从建筑实际问题的答案上,判其科学的是非。此外还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对其地方材料,传统手法,民族个性等予以承认,然后才能探索艺人匠师在其间辛苦经营,有何成就。每个建筑有其特殊的使命,充分地解决这使命所包括的种种问题即为其真实的内容。它的形式布署必须是其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其内容之形于外者。艺人立意正在此。虚有其表者,亦正像文章之空有词藻音节而无思想一样。

  自从最原始的时候起,在建筑上就是同时努力解决三个问题:他所建筑的,必须是适用,坚固,同时还满足他的美感的结构。

  所谓适用,自然以历史,地理及时代为依据。在最原始时,其最基本的需要即是《易经》所谓“以蔽风雨”。但因人类生活方式进化,除去“蔽风雨”外,逐渐发生较复杂的需要。适用问题,在时代方面,因生活之变更,文化程度之提高,而有不同的标准。在地方方面,有寒冷炎热区域之不同;干旱与潮湿之各有特殊问题,也发生个别适应之不同方面。在作用方面,每种建筑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答案,方法愈妥善,效果愈高,则愈为适于用。但在道德方面也有因理想之不同,有时不顾湫隘不便,因陋就简,仅以合礼为适用的。

  所谓坚固者也是个比较的说法,谓其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构造原则,在适用之条件下及通常环境中,含有相当的永久性。一座砖木合构的住宅,通常并不希望它千年不倒,也不求其经得起千磅炸弹的轰炸;其最高目的不外乎在正常环境中,能住用数十年或百余年。这也就是解决住宅正常的需要。至如埃及金字塔或四川常见的崖墓等,则另牵涉精神思想问题,营建的时候,就是反抗着死亡幻灭,而以天长地久为目的的。

  满足美感的问题,从各方面说来,即是建筑物择其材料,负其使命,定其形式,外具合理稳定舒适而自然的轮廓;内致力于各部分的结构及组织,牢其功用,显其实力,加以必要的修饰;或在关节的线型曲度上加以改善;或在若干适可的部位上加以不同平面,不同色彩的点缀。自最上古的时候以至今日,无论其为故意的或为下意识的,人类建造均不免有向美好方面的努力。这种表现即为艺术的活动,或因故意的材料的选择,或因传统采选的手法,或因实际需要的设施,或因受自然环境的限制,综合起来,就会形成了一座建筑物的风格。

  所谓建筑的美,自然也牵涉到哲学的及心理的范围里去。对于审美之念,人人不同,时代地方各异:如拉飞尔(Raphael)对于“高直式”(Gothic)建筑的按语是“粗陋而野蛮”,由我们现在看来,这按语实是囿于文艺复兴建筑观念者的成见。又如仇十洲所画的美,或明初清末的时装,由我们现在看来,在精神与造形两面,有时均难使人称赏。所以关于建筑美的判断,就不如适用与坚固方面之易立标准了。不过若必予以一种较泛的原则,则可由下列几点着眼:

  (一)权衡(Proportion) 这是一切艺术的最基本问题。在一件艺术作品中,一切归根都可以说是个权衡的问题,就是说部份与部份间在布置关系上的比例。在建筑物上有体积与体积的比例,长与高的比例,面积与面积间的比例。如正殿与厢庑间的大小关系,即为体积上的比例。楼上层与下部在高低上之不同,或塔之逐层收分,或一院落之面阔与进深的关系,即为长与高的比例。门窗与墙壁间之分配,装饰部分与素平部分之反衬,即为面积上的比例。全体布局的最初基本便倚赖这许多部份的联络得体。若权衡适当,则美的问题已十九解决。权衡问题并不过分玄妙,并不是不可以言传,仅可以意会者,其问题颇近于书法。

  (二)尺寸(Scale) 关于建筑物的尺寸,有“实际的大小”及“比例的大小”两方面。“实际的大小”是指建筑物的度量是几尺几寸而言;如埃及金字塔,就是纯粹以它庞大的尺寸以感动人的。至于“比例的大小”,大致以人体为标准,不能逾越其合理的尺寸,乱其作用。例如小建筑的梯级,每级高约五六寸;大建筑的阶梯高可十倍于小建筑物,而其梯级每级仍高五六寸;不能因建筑之大而将梯级加高若干倍;因为梯级是按着人的脚步,为解决人的登降而设的。至如门窗栏杆等等,无不皆依人体为比例。所以一座大建筑物并非小建筑的放大;大建筑物的小模型仍维持大建筑的印象。在实例上,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虽然极大,但因门窗过大,比例不当,在相当距离外所呈印象,却是一座不很大的建筑。优美的建筑在比例的尺寸上,必相当于其材料之天然限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

  (三)布局(Composition) 建筑的布局与其权衡,互为因果,有平面和立体两方面。这问题与绘画雕塑布局的原则相同;静中有动,变化或重复造成节奏,形成图案,有着眼于对称,有着眼于非对称时之异同变化。对称者左右均齐,多用于庄严的建筑,如宫殿衙署礼堂之类。非对称者多饶奇趣,庭园亭树曲室长廊者是。但这不是定律,有不对称的宫殿衙署,也有左右均齐的亭台楼阁。门窗位置,房间部位,各种分配及联系,都是布局上的决定,可以有数十行列重复的规模,可以有每项翻新的布署,一切为艺人依违取舍,发挥其主观上见解的结果。

  (四)皮表(Texture) 同是一种材料,可因施工之不同,表现不同的格调。同是一根木柱,所凿粗糙则存野趣,髹漆光润则呈华贵;又如用石,粗则有坚强之感,平则得温雅之意。所以材料虽同,可因所凿造法而表现极不同的格调。用之得当则顺,用之不当则悖;选择取舍,又是艺人之事。

  (五)色彩 色彩可给人以各种的情感,所以建筑物的风格,可藉色彩表现一部。木石本色,本有许多变换,即土陶经火以后亦有许多不同色调,若藉此本色,配合得当,可以呈现极调和的颜色,配合不当,则仅显紊乱而已。若加施色彩在材料之表面,如丹青油漆粉垩之类,则建筑彩画便是一种传统的,也非常成功的建筑色彩的设施,尤为中国建筑之特征,佳者用色非常单纯,善于节制,而得相衬对映的妙处。

  (六)修饰 建筑上的修饰有两种,一种是在其品格中最不重要,却在其外表上最惹人注目的部份。一种是建筑美术化的主要因素,而最不被人注目的部分。前者是纯粹装饰,为装饰而装饰的雕型、镂花、镶嵌、设色。后者是依据结构,略为裁削,将构材的本身,或其关节及其轮廓,稍加修饰;前者是不甚必需的,皮相的点缀,如粉黛胭脂,头饰衣缘之于女子,节制少用,反更为美。如文艺复兴时石刻的团花卷草,地面砌石及壁饰,中国建筑的龙凤刻花,彩画丹青,全属于此类。后者则是建筑基本的骨干精神,如人肢体之有修美与笨拙,眉目口鼻之可以清灵,也可以伧丑。在线型曲度上,种种合度,则处处有美,有韵;反之则索然无味,或令人生反感。如希腊建筑之由枋额、柱冠、柱身,至于基座阶石的权衡大小、纵横肥瘦;如中国建筑之瓦坡、飞檐、梁架、斗栱、立柱、台基等的方圆曲直,刚柔粗细的轮廓,全属于此类。如窗棂栏杆等则是间于前后二者之间,它是结构上的细部,而又可以全部成为雕饰的。在结构上肃括简洁的修饰与美化,即所谓Refinement,为纯净线型的研究,非堆砌装饰物到建筑的表面之Ornamentation 可比。美化建筑之全部,节制建筑部分上的装饰,即为建筑修饰的主旨。

  (七)坦直 在建筑上的做假,是建筑师的欺骗行为。例如假门假窗,在表面上做出内部所没有的假部分,如不能登降的假楼,或用某种料假做另一种材料,都是艺术家所不取。而且做假做得越好,建筑的品格必越受其害。欧美建筑素重真材资料,近代的新建筑尤尚坦率的表现其结构和机能;不过在中国,建筑说谎近来反是常见的事。

  以上所举诸点,是每座建筑物所必具;不过设计人也有故意或无意的特别着重有某一点或数点,往往也可以藉某一种的长处,弥补上另一点的短处。除此而外,建筑之美,尤须以其适用与坚固为先决条件。既不适用又不坚固的建筑就根本上谈不到美。反之如适用且坚固,坦直而权衡越当,则建筑美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了。

  一座建筑之所以如彼或如此,并非单是其创建匠师之立意使之如此如彼,就是经过其时代及周围无数劳力的支配,受其时代及地域的环境中无数方面的影响因而形成的。

  建筑实是其时代,地理,历史的直接产品,在时代的洪潮中,艺人匠师乃如船上舵工。他们最大的努力即是如何用其智慧其技艺,充分地传染表现。人的实际生活是建筑的理由,当人的精神理想也寄托在建筑上时,建筑便成为它的时代文化的面面造下综合的,较经久的纪念。

  不同的地点、气候、地质,支配了各种建筑之材料及形式,显而易见。即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社会上无数动态,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建筑之种种方面。某种政治动态,某种经济势力,某次革命,某代暴君,某宗教之产生,某科学材料之发明,某时期某地域的社会组织习惯,某时代某国家民族的个性——或尚礼教,或好战争,或重工艺,或爱科学……蛛丝马迹,常能在建筑无意的表现中寻到丰富的确证。换言之,即历史的经过及文化的进展,极自然地都会反映在建筑上。治史重实证的时代视断垣残址,一砖一瓦为重要历史材料的原因,也正为此。实例比比皆是。现在分类来讲,匠师立意之外,支配形成建筑物形式及其结构的势力,有下列诸端。

  应付气候是建筑物的第一个职责,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干燥少雨,酷日烈阳,终日迫映沙壤间。建筑物多平顶,少门窗,窗户面积也小,外表浮雕浅刻,藉着强烈的光线投射,做成装饰。所谓埃及建筑的作风即由若干类似这些的方面凑集而成的。北欧天冷,雨雪量多,所以屋顶多倾斜陡峻,以避积水;门窗面积特大,用玻璃吸收阳光,惟恐光线不足。取吸更有壁炉之设备,其式样及雕刻亦为其该部建筑的特色。又如阿剌伯气候干热,为要调剂酷暑,宫廷中作喷泉水池,即内寝也多铺石设池,利用琮琤水声,以增凉意,西班牙南方一度为阿剌伯族所侵占,其所留下的宫苑建筑,因气候之相同,故仍本其旧制,以后阿剌伯式庭屋水池之设就常见于西班牙私苑住宅中了。

  建筑材料是受自然地理地质的限制的,建筑结构则又受建筑材料的支配;其影响于外表者极为重要,也较为基本。产石地方的建筑物就地取材,可以纯用石料。希腊罗马古典建筑的形制,其所以堂皇富丽如彼,当然是其所用的石料有以致之。虽然其雏型来自希腊上古木构,经过蜕变之后,以石料替代的痕迹宛然存在,许多木构上原来结构部分成为石建上之装饰部分。我国文化发展于黄河流域,石料欠缺而林木茂盛,以木材为建筑主要构材,自上古至今终久不变,造成木构建筑之大系统。但在若干产石地域,如云南大理,即民居陋室,也用巨石一反木构建筑的习惯。土陶砖瓦固然是我国工艺之特长,但也是土质所使然。至如髹漆、丹青、铜饰,也都是天然材料传统之被采用,而臻于完善的表饰。黄河流域居民多用土坯干砖,美洲红印度人建筑亦多用之。抗战期间,云南大部的临时建筑就藉重于这种地方材料,与四川的编竹采灰遥遥相对。疏散新村,工场厂舍,咄嗟落成,都是利用这简易材料的结果,建筑材料固然不必限于本地所产,但其运输之可能,则必须视其政治力量,经济及科学的程度了。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及设施,都要产生它们在建筑上的表现,若君主政制的宫廷,民主国家的议会,最是显例,宫廷之布置常解释着其礼仪、制度。苑囿行宫的多寡侈俭则表现着一时的特殊政治势力。至于交通、司法、财政、军事的设施,建筑便是其直接工具,如驿站、道路、法庭、监狱仓库、银行、堡垒、械库等都是。特殊的建置,如我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理由不相同,却都是动员到数十万民众,囚徒和战俘来完成的,便都是帝王政治威力强盛的表现。明成祖的北平宫殿,法国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清慈太后的颐和园,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无情公侯的府第教堂,都是特殊政治情形的产品。

  属于政治的另一面的军事动态,也是影响到建筑变化的一种力量。十五世纪末叶,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汹涛澎湃的时期,法王查尔斯八世,路易十二,佛兰西斯一世等,屡次侵略意大利,因战争而与意大利文化接触,遂产生了法国的文艺复兴。因战争而引起文化的交流,中国史上不断有此实例。即清末庚子军事上的失利,对于洋式建筑之风行,亦有直接影响。

  商业的发达,富贾阶级的兴起,整个社会经济充实优裕的时期,权贵富豪竞尚奢侈多喜藉题发挥,大兴土木。私家园庭、府第住宅、街市店楼,因经济的优裕而大事经营的无国无之。古雅典雍荣华贵的城市庙宇,被维苏维亚火山掩埋的彭贝古城繁华,两汉两都,唐之长安,五代北宋的汴梁的规模,明永乐和清乾嘉的官私建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许多都会的市容,今日世界首富的美国工业建筑的科学水准,均为经济充实时期的表现。民生凋蔽的时期,集体建设方面必是黯淡销沉,但无国无时不有若干藉着特殊的私人的力量而产生的建筑。一般建筑尽可简陋,民间荒残自若,而一二暴君,贪吏巨商,私囊饱实,尚可任意挥霍:于是离宫别馆,教堂寺刹,林园私邸,比比而是。盛衰交替,常如昙花一现的建置,瞬息又沦为废墟,表现着一时的特别经济力量不能持久继续的情景。

  社会上许多情形都影响到建筑。一个时代工匠手艺之高下,一般人对他们技术的爱好与否,在一座建筑物上都留下痕迹。至于科学方面的发明,影响于建筑尤大。玻璃之发明,影响窗子的形式大小。暖汽锅炉之产生,取销了屋顶上经数的烟囱。机械的进步,钢筋凝土之被采用,改变了欧洲建筑的整个作风。诸如此类,社会上无数动态都使建筑跟着改变。

  宗教影响之于建筑,最为显著。欧洲的建筑名构,大多数是教堂。教堂是一镇之生活中心;当时当地的宗教习尚、礼仪、教育情形,都可以由其建筑布署上窥见一二。中国古建筑遗例,亦以佛道寺观为最多。佛道教之盛衰沿革,区域系统,都可以在建筑上寻讨踪迹,教堂寺观,一方面是僧侣的住处,一方面是供养信仰对象的地方,表现人的信心,表达人的虔诚的工具。山头一座佛塔,路旁一座小龛,崖边浮影的造像,都是信心的象征。耶教的教堂何以取十字形?佛筑的柱础何以刻作莲瓣?埃及的庙宇为甚门一定向东?这都是教义上所使然。因宗教之传播,建筑的式样也可以跟着传来,印度的窣堵坡放在汉朝的重楼上而产生了中国的佛塔。现在中国无数的教堂,当然是耶教东来的结果。宗教之于建筑,影响实在大。

  总之建筑物的风格,有实际与艺术两方面的势力。建筑逃不出它自己历史背景,无法摆脱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影响。设计者所经营的必是在具体的,必要的,复杂的而实际的方面,求适当的实际的解定。任何建筑莫不是因其天然地理,受若干限制,而后形成某形式的。品格之产生是艺人的立意、选择、取舍,与其他周围影响,相克相辅,平分其势力的结果。

  古人论画不重精巧,不重谨细,却以“自然”为“上品之上”,我们论建筑亦是重自然浑成的表现,不倚重于材料之特殊罕贵,忌结构之诈巧,轻雕凿之繁细。这也就是说,一个建筑在其立意的自由与环境的限制间,在其材料的施工与结构的功用间,能适得其宜,达到科学的及艺术的经济,与物质的及精神的调和,即为极高成就。

  实例并不限于庞大瑰丽或古远的创作。细小的、朴质的、近代的建筑物中,亦不乏精品佳例。如古典希腊的神祠,如中国辽宋之殿宇,如英伦乡村的半木构民居,如现代商业区之店面,均有若干是上品之建筑物。巴瑟农神祠与雅典山城,在地理、材质、历史,及精神方面真是浑若天成,种种的自然与适当。格式谨严壮简,而轮廓柔和;石质坚强,而色彩温润;雕刻那样婉丽,石柱檐额却是那样矜持;立意与结构既不夸张,亦不取巧,实可以说是达到科学的及艺术的经济,物质及精神最调和的境界了。这同样形制,等传到罗马帝国,在尺寸权衡及材料方面都开始夸张,施工方面故意雕凿,加增繁缛,艺术的经济便失却节制。它一方面为罗马帝国耀武扬威,一方面取媚于操权的帝王的物质观念,建筑的精神品格一落千丈;原有的希腊艺术精神便仅余糟粕了。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五间三层,双檐之间,隔一栏杆“平坐”,出檐深远,而檐下斗栱结构雄劲自然。阁中的立像,直贯三层,各层结构绕像而筑;法式简纯,细部修饬,如柱头莲座及出抄各栱的曲度,柔和精美;栏杆的格式着重横木的寻杖,如宋画所常见,为元明以来所没有。阁的外表,四角翘起,潇洒凌空,遥望十里可见。阁的内部,巨像屹立,意象肃然。阁的结构,材料巨细交接,转角出路,条理并然,臻于物质与精神最调和的境界。后代许多庙宇,实无法望其项背。英伦乡村的“半木构”民居,结构简洁,秀丽天然,与生活环境互为衬托;合而成为市镇,则楼阁相望,参差不拘。诗人莎翁旧家或华立克旧镇等,都是知名的佳例。工厂、店面、公私住宅等,凭着科学化的结构,另创格式,简洁精当,最代表工业精神,其中不少“上品之上”的杰作。

  总而言之,建筑形体及结构,为其正当问题之解决,无论简朴壮丽,出之自然者,最为难能可贵;缜密周至者次之;为题外之动机,勉强做作,过于繁难雕凿者,较简陋粗忽为尤下。它们虽然一样的都是其历史环境之反映,但在艺术品格上的造就,就须以审美的准则估评其高下了。


相关阅读
梁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钱毅:梁思成与林徽因抗战期间在昆明的建筑活动




建筑史学刊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建筑史领域专业学术期刊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