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我与殷墟的“三生三世”

摘要:   “一世”缘起  我出生在殷墟遗址核心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殷墟”陪伴了我整个童年。人们常使用“一片甲骨惊天下”来形容这个村庄,但她也有自己的名字--小屯。常年参与殷墟遗址发掘的技工人数,通常可达数百人,而我的父辈们便是这些技工中的普通一员。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爷爷带我到考古工地上玩耍,还有那座神秘的“城堡”--安阳工作站。(中国社 ...

  “一世”缘起

  我出生在殷墟遗址核心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殷墟”陪伴了我整个童年。人们常使用“一片甲骨惊天下”来形容这个村庄,但她也有自己的名字--小屯。常年参与殷墟遗址发掘的技工人数,通常可达数百人,而我的父辈们便是这些技工中的普通一员。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爷爷带我到考古工地上玩耍,还有那座神秘的“城堡”--安阳工作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坐落于小屯村西。我7岁的时候,爷爷第一次带我踏入安阳工作站。那时候的工作站树木茂盛,青砖红瓦。爷爷拉着我的小手,进入主楼,穿过一条昏暗的长廊,长廊两侧立有木架。阳光通过狭窄的窗户,照射在木架上,木架上摆满残破的陶片和修复好的陶器。长廊尽头是一间明亮且宽敞的房间。房间里摆有桌椅和一些我不认识的工具。爷爷和他们的谈话已然不记得。但我记得我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一个胖叔叔拿起小铁锤轻轻敲击我的膝盖,使我小腿翘起,逗的满屋人哈哈大笑。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敲我膝盖的胖叔叔叫王浩义,是工作站的青铜器修复专家,小铁锤则是他修复铜器的工具。

  我爷爷何振荣是参加1950-1952年辉县考古、1976年妇好墓和殷墟发掘的主要技工之一。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熟练掌握考古发掘技术的人员极度匮乏。尚未正式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于1950年3月派出郭宝钧先生重启殷墟发掘。1950年10月以夏鼐先生为团长、郭宝钧先生为副团长,组建了十余人的河南辉县发掘团,包括当年发掘殷墟的老员工魏善臣,这可算作当时考古界“最牛天团”了。为了解决发掘人员不足问题,我爷爷自1950年10月辉县发掘开始,就与屈如忠、贾金华、贾金贵、王凤祥等人一起被邀请到辉县,支援发掘。郑振香先生“记忆殷墟妇好墓”回忆录中提到的那个眼光敏锐发现探铲内有玉坠的技工师傅便是我爷爷。那时候爷爷一定不会想到,从他带我踏进安阳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与殷墟、安阳工作站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爷爷在辉县的工作证明)

  年近花甲的屈光富老师是安阳工作站的特级技师,同时也是我的田野老师之一。闲暇时我们也会谈起我的爷爷,屈老师总会感慨万千,说爷爷对发掘质量要求很严,特别是绘制墓葬时,绘图人员必须亲自下墓测量。年轻时候的屈老师有一次偷懒,让技工师傅下墓帮忙测量,自己则坐在墓口绘制。后来被爷爷发现,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自此以后,屈老师绘制墓葬时总是亲力亲为,而屈老师的绘图技术也得到了工作站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我继续追问:“后来呢?”屈老师嘴角上扬面露喜色的说:“你爷爷批评完我以后,便拉着我去小卖铺,请我喝汽水,那时候的汽水真的很甜!”听完屈老师的讲述,我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说:“难怪您总让我自己下墓绘图,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往事。”爷爷和蔼又严厉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考古工作容不得一丁点的马虎,老一辈考古人优秀的传统和作风,我这个考古新人必须继承发扬下去!

(何振荣清理郭家庄车马坑,后穿黑毛衣者为杨锡璋先生,中间长发者为刘一曼先生,拍摄于1989年)

  “二世”授业

  大学实习期间,安阳刘家庄北地正在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我父亲何建民在该工地担任技师。经工作站老师同意,我有幸参与此次发掘。以前只是在饭桌上听爷爷和父亲谈论考古工地的事情,但真正接触,并且亲身参与其中,这还是第一次。

  我在工地的主要任务是辅助技师们绘图。从小就跟随父辈们在工地“摸爬滚打”的我,对田野考古绘图自然比较熟悉,再加上自己对考古的热爱,短短几天便掌握了田野考古绘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虽然绘制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可以独立完成简单的遗迹绘制工作,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闲暇时间,我也会跑到父亲身边看他如何工作。父亲不爱说话,总是独自一人拿着手铲在探方内刮铲,并将遗迹现象逐个划分出来,仿佛一个穿越时空的画师,将三千年前的商人生活痕迹一点点的描绘出来。在我眼里没有任何区别的黄土,在父亲手中却可以轻松的分辨出墓葬,灰坑,房基。相对于我这个刚入坑的小白,父亲辨别遗迹的本领如高天孤月,遥不可及,然而又如隔窗望雪,近在咫尺。我问父亲:“如何才能分辨出不同的遗迹现象?”父亲的回答非常简单:“亲自动手,仔细区分。”本以为父亲并不想将经验传授与我,可是当我真正静下心来,亲自动手去刮铲遗迹时,才明白此中含义:手铲划过不同填土和包含物,微小的震动传至手掌和大脑,反馈出不同的触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科学准确的分辨出不同的遗迹现象。多年以后,面对实习生们相同的问题,我给出了与父亲相同的答案。

(揭取花东H3甲骨 左:何建民 右:付来喜)

  我曾经问父亲:“爷爷干了一辈子考古,有没有留下一些宝贝给我们?”父亲很严肃的说:“留下了三件宝贝。”我兴奋的追问:“哪三件?让我看看!”父亲却缓缓的说到:“探铲、手铲,铁锹。”我听完后失望之极,父亲却笑着看着我说:“这三件‘宝贝’可是你爷爷传给我的,现在我也传给你,你可别丢了。”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心里。

  “三世”成长

  实习期结束后,安阳孝民屯发掘资料整理需要电脑绘图人员。因为我熟悉计算机绘图软件,并且在工地的表现得到老师们的认可,经过考试和审核我正式进入安阳工作站数据库,开始我的考古学习生涯。

  从家里出发,步行五分钟便可到达这座与我做了二十年邻居的“城堡”。上班第一天,阳光明媚。工作站与小时候的记忆截然不同,墙面崭新,房间明亮,完全没有以前记忆中神秘的感觉。我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感觉像是宿命一样,在外面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地方,心里那颗考古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

  因为我并非考古专业毕业,仅有一些工地实习经验,所以面对一些复杂的遗迹现象和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时会感到困惑。但在工作站各位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为我传道解惑,使我进步很快。有时我在想工作站并不像是一个单位,更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为殷墟遗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土里土气)

  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所以在考古工作中处于劣势,但经过努力反而成为我的优势。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古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同时利用自己所学专业最大限度的为考古服务。在安阳工作站这个平台下,我不仅掌握了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技巧,还学习考古摄影,可以熟练使用全站仪和RTK对遗迹测量布方。2016年参加了由刘建国和付仲杨等老师授课的全国计算机考古绘图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闲暇时我也会将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整理成文章,发表到《三代考古》、《文物天地》等期刊上与同行们分享学习。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这些科学技术方法,能为殷墟数字化考古提供基础资料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我倍感骄傲,同时对工作站我也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眼千年)

  传承

  安阳工作站每年承担的田野发掘任务很多。田野考古发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我也会暂停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参与田野考古发掘。每次参加田野发掘,我的田野考古知识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室内资料整理相比,田野考古发掘能接触第一手考古材料,是考古人真正的乐园。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田野考古发掘是2017-2018年殷墟大司空安置家园考古工地。这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完整参与的田野考古发掘工地。从勘探开始,到绘制完最后一个灰坑,五百多天的时间里,每天骑着小电动车迎着朝阳踏入商代文明,伴随着夕阳余晖回归现实。日子虽然辛苦,但过的十分充实。我终于也可以像父辈们一样,在自己管辖的探方内拿着手铲绘制遗迹现象。虽然自己经验不足,也会将一些遗迹现象搞错,但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我也可以手铲释天书。

(手铲释天书)

  安阳春天的风特别的大,那天黄昏时分,我将探方内商代房屋范围刮铲完毕,等待航拍。商代房基大部分为夯土建筑,因后期破坏,基本只剩下夯土台基和残存柱础。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我的身上,将长长的影子投射到探方内。一阵温暖的春风卷起房基上的黄土从我脚下飞过飘向远方,大脑内突然闪现出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段话:风不住,尘无数,昔王都,今荒土。六国兴亡八方风雨,又何尝在乎?或许在三千年前的黄昏,也有一个商人站在自己的新建房屋前,面露微笑,享受着自己的辛劳成果吧!

(云淡风轻)

  殷墟有很多技术人员和我一样,从父辈们开始便参与考古工作。有些技工参与考古发掘工作几十年,发掘过的灰坑和墓葬不计其数,有着过硬的辨别遗迹和清理墓葬的本领,我敬重他们,像敬重我的父辈们一样。参与殷墟发掘的人员中更多的为民工,他们不太懂考古知识,只负责撩土。但他们乐观开朗,工作的时候有说有笑,手中的工作却没有耽误半分。殷墟科学考古发掘已过去90多年,正因为有殷墟考古人薪火相传,奋飞不辍的代代传承,才能逐渐揭开殷墟的层层面纱,展露世人,震惊世界!

(考古匠:此图片由笔者拍摄,并在2021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河南日报联合举办的“纪念河南考古百年”摄影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

  寂寞的室内资料整理和糟糕的田野考古环境,有时候让我想骂脏话。但每当面对三千年前的大邑商时,我内心依然充满敬畏与好奇。到底是怎么样的缘分让我们三千年后以这样的方式相见。考古人的工匠精神,是对先人们的尊重。别人眼中的一堆白骨,在我们眼中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满手的泥土,我想起罗老师的那句话,未来是属于我们当中那些仍然愿意弄脏双手的少数分子!

作者:何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员工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