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武夷山下梅村

摘要: 【遗产点】 下梅村所属省份:福建所属城市:南平市地理位置:南平市武夷山市遗产区面积(公顷):1233.96缓冲区面积(公顷):1233.96(1)价值特征下梅村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商贸、加工类遗存,位于武夷山区重要节点城市崇安(今武夷山市)。自清初始即有晋商来此贩茶,后发展成为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贸易集散地,象征晋商万里茶道贸易的起点,反映了下梅 ...
 【遗产点】 下梅村
所属省份:福建
所属城市:南平市
地理位置:南平市武夷山市
遗产区面积(公顷):1233.96
缓冲区面积(公顷):1233.96

(1)    价值特征

下梅村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商贸、加工类遗存,位于武夷山区重要节点城市崇安(今武夷山市)。自清初始即有晋商来此贩茶,后发展成为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贸易集散地,象征晋商万里茶道贸易的起点,反映了下梅村作为武夷山茶叶贸易中心的历史地位。

 

(2)    事实性信息

下梅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部梅溪下游。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清代下梅村邹氏与晋商常氏建立贸易伙伴关系,常氏茶商在下梅收购精制后的茶叶经村中当溪汇入梅溪汇入崇阳溪水路运至崇安县城,继而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水运至汉口,北上用马帮驮运至张家口、归化后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因村落功能较全,交通便利,下梅村渐成为清时期闽北地区重要茶叶集散地。

下梅村四面群山环抱,梅溪一水而过,村落依水而生。梅溪中上游水深流急,到下梅村河段开阔平缓,形成天然码头。梅溪与村中的人工小运河当溪交汇,形成丁字形水网。下梅茶市兴盛之时,附近各县所产茶叶,均集中于此,当溪南北两岸形成了商铺林立的街市。宅院、祠堂、巷道等则沿两岸街市向南北纵深分布。现存清代大型民居院落30多座,建筑以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艺术闻名。宅院中前厅后堂、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外墙为高大的封火山墙;屋顶青瓦、起架平缓;墙体采用立砖斗砌,木柱板壁;室内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体现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image.png

图一 当溪


下梅村主要遗存包括邹氏家庙、邹氏大夫第、西水别业、录隆号仓库、镇国寺、邹家巷、当溪等。


邹氏家祠

下梅邹氏是下梅村第一大姓,也是清代武夷山地区与晋商合作的最主要的茶商家族之一。《崇安县志》载:“康熙19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者,皆为下梅邹氏。”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兴土木、建宅院、修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

邹氏家祠位于下梅村内,年代为清代。家祠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整体平面呈纵长方形,进深大于面阔,总面阔14米、总进深14米,中轴线上依次门楼、天井、大厅、天井。前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柱,穿斗式木构架,封火墙硬山顶。门楼上有砖浮雕龙纹、花卉、人物等图案,门额有石匾一方,楷书阳刻“邹氏家祠”。家祠南侧紧邻街北路,5米处为当溪,溪水由东向西汇入梅溪;东侧2米处为乾井;西侧与新街巷相连,北侧与新街巷1号毛大元宅相邻。整体保存较好,廊柱、厢房等部分缺失。


image.png

图二 邹氏家祠


邹氏大夫第

邹氏大夫第(邹汉生大夫第)位于下梅村北侧,年代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进合院式,砖木结构。总面阔21.3米,总进深49.5米,总面积881.85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门厅、前厅、中厅。山墙左侧开边门,通东厅,东厅中轴线上依次为天井、后厅厅、后山墙。后厅大门开于建筑右侧。后山墙两侧开边门通后花园,花园名为"小樊川”,正中有半池。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封火墙硬山顶。仪门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门枙、门额、门头上有砖浮雕,主要有人物故事、花卉、花鸟、动物等精美图案。大夫第南侧紧邻邹家巷,西侧与邹家巷8号吴兴宅第相连;东侧紧靠邹家巷4号民宅;北侧为后巷。整体保存较好,廊柱、基础、厢房等部分有损坏,地面青石局部出现裂缝。


image.png

图三 邹氏大夫第


西水别业

西水别业位于下梅村北侧,2009年发现,年代为清代。坐南朝北,单进合院式,砖木结构。整体平面呈纵长方形,进探大于面阔,总进深26.4米,总面阔19.8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过雨亭、大厅、后院。大厅等主体结构已改造为现代建筑,仅存门楼、后院及封火墙,大门为“凹”字形砖雕门楼,门构门头,字牌处阴刻行书“西水别业”四字,门橱门面多处雕饰魁星点斗、封侯图、凤凰牡丹等图案。在园池“西水别业”内,如芭蕉叶状的“婆婆门”颇具传奇色彩。“西水别业”是专供邹氏家族所有女眷在此休闲、娱乐。南侧为后门巷;西侧为小巷,2米处为后门巷15号;东侧紧靠后门巷19号;北侧与毛作文宅相连。


image.png

图四 西水别业


景隆号仓库

景隆号仓库位于下梅村芦下巷西侧,年代为清代-现代。景隆号是晋商常氏当年在下梅贩茶时第一家茶票号。景隆号仓库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进式合院建筑,总面阔26米,总进深60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前厅、后厅、后院。大门右侧青石门框上墨书“景隆号”三字;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后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带前廊;后厅前廊左侧通往仓间,仓间面阔4.7米,进深4.5米,内壁墙面先用条石横铺叠砌约1 米高,再用青砖砌筑;天井两侧厢房改建。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封火墙、硬山顶。整体保存较好,梁架、柱础等部分有损坏,地面青石局部出现裂缝,茶庄右侧连两座做茶作坊。仓库所处的芦下巷口连景隆号码头。建筑格局中厅堂是邹家主人对外贸易洽谈的地方,并有厢房、书塾等空间供给邹家人使用。邹氏在厅堂内下了订单后,由大宅左侧门出去到茶仓取货,随后在验货门检验通过后直接由芦下巷前码头装箱运输走汇入崇阳溪再进入闽江,再出口贸易往各个地方,贸易流线贯穿了建筑室内外空间,是景隆号茶庄的茶业命脉。


image.png

图五 景隆号仓库


镇国庙

镇国庙位于下梅村西侧,年代为清代。坐北朝南,二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总面阔13米,总进深26.5米,面积为344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大门、门厅、天井、前殿、天井、后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一字叠落式封火墙。镇国庙祭祀的忠烈对象是镇国公薛仁贵和镇国将军薛丁山,同时也供奉妈祖、观音等神灵。晋商们在下梅做生意,将山西忠义之神薛仁贵父子信仰传入下梅。镇国庙是晋商常氏与下梅村民共同出资建造的。


image.png

图六 镇国庙


邹家巷

邹家巷位于下梅村街北路北侧,年代为清代-现代。巷子总长116米,宽2.7米,平面呈“丁”字形,南北走向,向西拐。南端与街北路相连,路面基本保存完整,用条石和河卵石砌筑。邹家巷是当年邹氏贩茶的必经之路,因经销茶叶建房七十余座,两侧现存有多座邹家代表性建筑。


image.png

图六 邹家巷


当溪

当溪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自东向西横穿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汇入梅溪。清康熙年间,为了方便货物装卸和竹筏停靠,下梅邹氏出巨资对当溪进行全面改造,将当溪南北岸陂改造成街路,在沿溪各段修筑埠头,至此人们称当溪为“小运河”。随着下梅村茶叶集散地地位的形成,当溪两岸店铺林立,形成“水——街——建筑”的格局。当溪北岸目前保留的9个埠头可见当溪昔日的辉煌,其中程庤埠头、罗府行埠头、镇国庙埠头沿若青石台阶,还能清晰地看见人工凿出的石孔,为当年船只系绳所用。当溪两侧滨水廊道上,用长条木板架设了坐凳,并且将木柱子沿着当溪两边的廊柱做成了坐凳的椅背,称为美人靠,原是为来下梅的商贾贩夫歇脚休憩之用,后来成为下梅的村民等待出门贩运茶叶的亲人返乡的眺望处所。


image.png

图八 当溪埠口及街市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