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访埃印象录

摘要: 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文物工作考察团应埃及国家文物管理总组织(即国家文物总局)的邀请,于今年2月13——26日出访埃及,参观、考察了埃及的主要文物古迹和博物馆及其管理工作情况。考察期间,由于埃及国家文物总组织的周密安排和我驻埃使、领馆的全力支持,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考察团每个同志都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得到许多难 ...


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文物工作考察团应埃及国家文物管理总组织(即国家文物总局)的邀请,于今年2月13——26日出访埃及,参观、考察了埃及的主要文物古迹和博物馆及其管理工作情况。考察期间,由于埃及国家文物总组织的周密安排和我驻埃使、领馆的全力支持,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考察团每个同志都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得到许多难得的教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为期两周的访问中,按照埃方的安排,先后到开罗、卢克索、阿斯旺、阿卜辛堡、亚历山大和苏伊士等城市参观了当地的重要文物古迹(包括金字塔、神庙、国王陵墓、古城堡、清真寺、工匠村落等等)20余处,各类博物馆10余座,会见了埃及国家文物总组织主席和各地方分局局长、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古建筑学家、文物修复专家等文物界人士,参加了我驻埃使馆参赞张献如和驻亚历山大总领事吴德成分别为考察团举行的招待会。我驻埃大使詹斯亮先后在使馆和招待会上两次会见考察团,对中埃两国文物交流等问题同考察团交换了意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对埃及的文物、博物馆及其管理工作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感受也比较深刻。埃及作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名符其实,令人惊叹。其文物年代之久远,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壮美,创造之神奇,保存之完好,居世界前列,确实是埃及和全人类的骄傲。古王国时期(距今约5000年)的金字塔、图形文字,中王国时期(距今4000多年)的底比斯神庙,新王国时期(距今3000多年)的国王谷、工匠村,亚历山大城的希腊、罗马古城堡、古遗址,开罗城内的伊斯兰城堡、清真寺、宣礼塔(尖塔)都是奇迹般的创造,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博物馆的文物陈列也异彩纷呈,独具风格。作为文物工作者,有机会看到这一切,确是一大幸运和满足。可惜由于时间仓促,所到之处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来不及理解和消化。现仅将印象较深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机构与体制埃及现设国家文物管理总组织(即总局)。总组织主席兼任文化部第一副部长。总组织设以总主席为首的常务理事会,下设业务、地方、博物馆和公共关系等司局。业务局下设修复、注册、考古等中心;地方局在各地设办事机构,垂直主管各地的文物行政管理工作;博物馆局直接主管全国23所博物馆;公共关系司负责对外联络工作。各局领导人为总局常务委员会成员,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全局性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各局的工作计划,全国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工程,由总组织批准执行。整个管理机构比较健全,管理权限亦相当集中,适应文物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客观实际需要

二、保护管理工作埃及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对地上地下各类文物一律作为国家财富依法加以保护,对新发现的文物,随时、随地采取保护措施。现在受到国家保护的400多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包括五千多年前的金字塔和50多年前的法努克王宫等),除了其自身的价值与保护措施不同,统统不分级别地在国家文物总组织的管理之列,体现了“有文则保”的方针。983年,埃及颁布文物保护法,各项管理工作都以法律为依据。埃及政府经常讨论文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1983年,出于安全和民族尊严的考虑,埃及政府曾下令停止木乃伊的公开展出。最近又经政府讨论,重新向外开放。1972至1981年,图特阿蒙墓的出土文物先后两次出国展出,第二次巡迴展出时间长达五年之久。由于转运过程中文物遭到损坏,引起群众的大哗,纷纷要求停止这种展出活动,经埃及政府讨论,迅速作出了今后禁止珍贵文物出国展览的决定。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文物安全保护受到特别的重视。国家设立专门的文物旅游警察,担负全国文物、博物馆的安全保卫任务。重要的文物旅游点和博物馆普遍实行导游制度,对控制和疏导观众、维护秩序、保证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型博物馆的报警和电视监控设施都很先进,馆内情况一目了然。埃及政府很重视对国民的文物教育。国民从小学起就可以从历史课中学到文物和保护文物的知识。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把文物归国家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向青少年进行广泛的爱护祖国文物的思想教育。因此,埃及国民的文物意识强,保护文物的自觉性高,发现文物随时上报文物部门并且要求登记、保护的现象很普遍;居民建房发现文物,立即报告政府,并根据发掘保护的需要自愿改址另建或拆除建筑的事例也很常见。国家明令禁止文物出口和自由买卖,除了文物的仿、复制品商店或个体小卖部之外,全国不存在文物市场(商店)活动。私人收藏文物必须依法向国家文物部门登记注册,不许私相买卖,不得进行任何改变。基于这些措施,全国文物失盗案件不多,平均每年只有6——7起,文物走私案件,多年未曾发生,文物安全保护工作非常出色。(上)

(续二)四、对外开放、合作埃及文物历来实行对外开放。埃及的考古历史,开始于179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随着拉希德石碑被法国学者商伯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迷被揭开,古埃及的文明之光,震撼了西方。许多学者、冒险家、古董商接踵而至,考古、挖宝,盗卖埃及文物之风日盛,大量文物珍品流失国外。百多年来,埃及人对自己的文物情况只能从外国人的外文著作中去了解,文物管理的主权完全为外国人所操纵。直至1925年,埃及人才有自己的考古活动,并逐步培养出自己的考古人材。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独立开展了许多考古项目,掌握了国家考古自主权。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对外开放、合作的方针,目前正在与60个外国团、组在60个古遗址进行合作考古发掘。他们的方针是:(一)一律采取合作形式,由埃、外联合组队,埃方对考古工程享有监督权;(二)合作只限于国家计划之外的非重点项目,国家每年计划安排的重点项目,外国人不能参加;()考古发掘文物一律为埃方所有,外国人不能带走任何文物,发掘报告埃外联名用外文发表。

他们认为,文物古迹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考古成果总是要求尽快发表,及时让世界各国共同了解和鉴赏。埃及政府十分重视对考古新发现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今年二月初,在维修卢克索神庙施工中发现了三座精美的大型古埃及石雕神像,引起全埃及的轰动。埃及国家文物总组织主席先后两次率领国内外考古专家和新闻记者赶赴现场,指导清理发掘、保护和宣传报道工作。在文物维修保护工作中,埃及政府更是坚持向外开放,与国外合作的方针。正在施工修缮的胡夫金字塔下的狮身人面石雕、孟斐斯古城外的金字塔等等,都是与国外合作进行的。国外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材,只要不附加不合理的条件,一律来者不拒。阿卜辛堡拉姆西斯二世岩庙和菲莱神庙的搬迁,都是向外开放,与外合作的成果。拉姆西斯二世岩庙,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之一,搬迁工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发达国家和埃及政府共同投资3600万美元(各出资1200万美元),由国外提供专家和技术设备,埃及投入大量劳力和人材,共同协作,经过五年的努力而圆满完成。岩庙的修建工程是伟大的,但搬迁工程更是了不起,没有国际方面的支援和合作,埃及自身是不可能实现的。被切割成1500块(每块重7吨,最大的达33吨)的庙体和7000块的山体,如果没有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最高层次的技术专家,要维持原状是不可思议的。这项搬迁工程说明文物保护可以甚至完全必要吸取外援,这是向外开放的最佳范例,值得借鉴和参考

埃及的文物古迹是旅游的主要对象,所有重要的文物古迹和博物馆都是旅游热点。旅游部门还在继续要求开放更多的文物古迹。文物开放旅游的门票都由文物部门自订自收,全邵上交国家文物总组织,旅游部门不能干预。国家文物总组织根据文物保护管理计划向各地拨款,体现了财权的高度集中。但是,文物与旅游仍然存在矛盾:一是多开放与少开放的矛盾;二是旅游带来的废气、杂物造成对文物的损害。对此,文物部门也时感困扰。埃及文物部门与宗教部门的关系是协调的,对文物保护不造成影响。埃及政府规定,古埃及(公元前332年以前)的神庙一律禁止宗教活动;希腊、罗马以后的清真寺、基督教堂一律作为文物受法律保护,并统由文物部门管理。但是,宗教活动照常进行,每星期五为祈祷日,宗教信徒可以在服从文物部门的管理下,按教规进寺内祷告。由于教徒对文物寺庙的热爱和文物管理部门的正确引导,文物保护和宗教活动都秩序井然,十分融洽协调。

(完)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