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新郑望京楼 2010-2012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摘要: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新郑望京楼遗址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间勘探和发掘成果。本报告以勘探及发掘资料为索引,对所有二里头及二里冈时期的遗迹、遗物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同时还详细报道了城墙勘探及解剖,城门勘探及发掘,建筑遗迹、墓葬发掘及城址内生活区的勘探和发掘,以及出土遗物和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及二里冈文化分期等,为我国夏商历史研究提供 ...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新郑望京楼遗址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间勘探和发掘成果。本报告以勘探及发掘资料为索引,对所有二里头及二里冈时期的遗迹、遗物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同时还详细报道了城墙勘探及解剖,城门勘探及发掘,建筑遗迹、墓葬发掘及城址内生活区的勘探和发掘,以及出土遗物和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及二里冈文化分期等,为我国夏商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新郑望京楼 2010-2012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套装上中下册)》适合夏商考古、聚落考古、先秦史、青铜器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综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人类文化遗产
二、行政沿革
三、望京楼遗址位置与行政辖属
第三节 发掘人员及整理期间的科研人员
一、发掘期间
二、报告整理期间
第二章 遗址勘探与发掘
第一节 调查与勘探
一、遗址的得名与以往工作回顾
二、本次勘探思路及城址的发现过程
三、城址的勘探收获
第二节 城内的发掘
一、Ⅳ区
二、Ⅰ区
三、Ⅲ区
第三章 文化层堆积及文化分期
第一节 文化层堆积
第二节 陶器分期
一、地层关系
二、典型单位
第三节 各期陶器特征

第二部分 二里头文化城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城址基本布局
第二节 城墙解剖
一、南城墙
二、东城墙
三、外城壕
第三节 建筑基址及附属设施
一、望京楼台基剖面的发掘
二、水池
第二章 第一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灰坑
二、灰沟
三、墓葬
第二节 遗物
一、石器
二、骨器
三、角类
四、卜骨
五、蚌器
六、陶质小件
七、陶容器
第三章 第二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房址
二、陶窑
三、水井
四、灰坑
五、灰沟
六、墓葬
第二节 遗物
一、小型铜器
二、玉石器
三、石器
四、骨器
五、角类
六、卜骨
七、蚌器
八、陶质小件
九、陶容器

第三部分 二里冈文化城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二里冈城址基本布局
第二节 城墙和护城壕解剖
一、北城墙
二、东城墙
三、南城墙
第三节 城墙形制与结构
一、城墙的保存状况
二、城墙的结构与建造方法
三、建造技术
第四节 城门
一、城门的设置与形制
二、城门介绍
第五节 城内道路
一、道路分布及保存状况
二、道路发掘概况
第六节 夯土基址
一、F10
二、F13
第二章 第一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灰坑
二、墓葬
第二节 遗物
一、石器
二、小件陶器
三、陶容器
第三章 第二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房基
二、水井
三、灰坑
四、灰沟
五、墓葬
第二节 遗物
一、小型铜器
二、石器
三、骨器
四、角类
五、卜骨
六、蚌器
七、陶质小件
八、陶容器
九、原始瓷器
第四章 第三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房基
二、灰坑
三、墓葬
第二节 遗物
一、小型铜、玉器
二、石器
三、骨器
四、角料及牙器
五、卜骨
六、蚌器
七、陶质小件
八、陶容器
九、原始瓷器
第五章 第四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灰坑
二、灰沟
三、墓葬
第二节 文化遗物
一、小型铜器
二、石器
三、骨器
四、角类及卜骨
五、蚌类
六、小件陶器
七、陶容器

第四部分 结语
附录 望京楼遗址出土陶器的个体观察
附表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望京楼遗址(曾称孟家沟遗址)北距郑州商城约25千米,南距郑韩故城约4千米。早在20世纪60年代,该遗址就出土过青铜器。据郝本性先生言,其中有一件大型青铜钺,1972年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中展出。1974年,当地村民在农作时又发现一批铜器和玉器,青铜器有爵、斝、鬲、觚、分裆鼎等。郝先生曾到现场勘察,并向村民了解到,与铜器一起出土的还有几具人骨,可能是一座有殉人的墓葬,而且附近还出土过很多人头骨。之后,郝先生将这些发现及相关信息写信告诉了邹衡先生,遂引起邹先生高度关注。特别是其中的两件铜器显得尤为重要。一件即20世纪60年代出土的青铜钺,此钺通长34厘米,刃宽39厘米,不仅在当时是体量最大的几件商代青铜钺之一,即使到现在仍然如此。其他几件较大者,如1966年苏埠屯Ml出的“亚醜”(或释“亚酌”)钺,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1974年盘龙城李家嘴M2出的青铜钺,通长41.4厘米,刃宽26.7厘米;1976年殷墟小屯M5出的“妇好”钺,通长39.5厘米,刃宽37.3厘米。如果仅就刃宽而言,望京楼出土的一件钺刃宽于“亚醜”钺和“妇好”钺,其拥有者身份之高可想而知。另一件是錾上有镂孔的铜爵。在当时,考古发掘出土的同类特征的铜爵仅见于二里头遗址,另有一件传出于商丘。二里头遗址的性质,当时普遍认为是成汤之西亳,其出土的青铜容器当时仅有铜爵。而望京楼也出这种铜爵,表明该遗址的规格非同一般。1977年冬,邹先生在改定他的论文集时,将二里头文化定为夏文化、二里冈文化定为早商文化,他认为望京楼出土的铜爵属于夏代、铜钺属于早商。当时他还注意到望京楼遗址的规模,发现它和密县曲梁遗址是新郑及其附近地区“两处较大的夏文化遗址”。基于这些原因,他认为“这两处遗址虽都比不上稍柴、二里头的规模,但都有铜器墓的发现,尤其是孟家沟还出土大型铜钺,说明在夏、商时代,该处应有较大的贵族居住,从而证明是当时比较重要的邑聚”。
  70年代之后,虽然该遗址也进行过考古发掘,但收获一般。2010年,郑州市郑新快速通道开始实施,为配合该通道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钻探和抢救发掘,取得诸多成果,证明邹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望京楼遗址确实是夏、商时期的重要邑聚。
  首先要提到的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城址。
  因该城位于黄水河与黄沟水交汇处,故部分已被冲毁。加之二里冈文化时期的城址坐落其上,毁之甚重,城址保存不佳。城墙仅见东墙和东北与东南两个拐角,墙外有护城壕,见于北、东、南三面,西面未见,或原本就无,假河为壕,或有而毁于黄水河,发掘报告称该城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内城。在该城之北另有一条东西向壕沟(G13),其东西两端分别与黄沟水和黄水河贯通,如此,G13与黄沟水和黄水河共同围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报告将其称之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外城。二里头文化时期,居邑设壕的现象已有若干发现,如新砦、花地嘴、南洼、东下冯遗址等。因此,望京楼二里头时期的外城可能只有壕沟而无城墙。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新郑望京楼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作者:顾万发

更多信息...

作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更多信息...

新郑望京楼

关键词:新郑望京楼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