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浙江嘉兴西曹墩遗址磨制石器的工艺与功能研究
西曹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于2020年6月初次发现,经文物部门调查后确认为一处良渚文化遗址。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西曹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嘉兴市全域地势低平,西曹墩遗址附近并没有连绵的山脉,不具备近距离开采石料的条件,部分石料应该来自天目山地区,其他石料可能来自更远的地区。遗址内的大部分石料极可能依赖于外部供给,本地石料资源十分匮乏。
西曹墩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共计671件,数量较多,且类型丰富。目前发掘简报尚未正式发表,本研究是对西曹墩遗址磨制石器的初次详细分析。为确定遗址性质,本研究将采用级差动态分类、“操作链”分析、微痕分析、机会成本与资源配置分析等方法,复原该遗址石制品的生命史,了解石器使用策略与功能,探讨先民对资源的选择与经济行为。
级差动态分类结果显示:西曹墩石制品组合中,制备阶段的石制品数量最多,制作阶段的毛坯和半成品所占比例为29.1%,显示出较高的石料利用率。成形工具类型多样,石刀和石镞比例较高,且均见毛坯、半成品、成品和残断器等不同形态,可复原出完整的“操作链”。基本可以明确,西曹墩遗址是一处石器生产加工作坊遗存,以石刀和石镞为主要产品。
砾石上的光泽和斜向线状痕 图片来自作者
石镞上的改制痕迹 图片来自作者
西曹墩遗址砺石共221件,石料种类比较多样,以细砂岩类最多。第一类是权宜性设计的砺石,此类砺石大小不一,无明显人为改造和设计痕迹,仍保留石料天然造型,随取随用。第二类是策略性设计的砺石,此类砺石体积以中大型为主,也可见特大型砺石,形状有明显人为改造和设计痕迹,如枕形、多棱锥形、斜坡片形等,一般有多个磨面。第三类是较为特殊的砺石,同时存在策略性和权宜性设计与使用策略,相对侧重策略性。从原料角度来看,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类是优质的砺石原料,主要被用来制作为策略性砺石。从使用强度来看,权宜性砺石和策略性砺石的使用强度都比较大,多数砺石的磨面上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表现出发育的光泽和线状痕。从成本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西曹墩遗址先民在制作砺石时,会根据目标的需要选择权宜性设计或策略性设计,以物尽其用。
西曹墩的石镞,根据类型学可分为五种类型。工艺分析显示,西曹墩遗址石镞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生产阶段的磨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且各阶段磨制加工特点明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磨制工艺流程:第一步是形成毛坯并进行部分粗磨;第二步是在粗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镞身进行细磨,近铤及铤部仅粗磨;第三步是通体细磨,尖部磨制精细,但尚不开刃;第四步是对某些破损石镞进行二次修整,以使重新投入使用,例如有一件破损石镞的镞身表面有两条环形画线,指示出该标本的二次修整范围和整形目标,工匠会根据设计好的图形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磨制;第五步是对经过改制的石镞进行细致磨制。磨制程度不同和改制现象的存在,都说明该遗址的石制品制作表现出资源优化、节约利用的现象。
西曹墩遗址出土67件石刀,完整器比较少,有很多都只残存一半器身,使用强度比较大。微痕分析显示,西曹墩遗址石刀的功能较为复杂:大部分石刀上表现出明确的加工禾本科植物的光泽,功能与良渚文化其他遗址出土的石刀功能一致,即用于收割植物,具有明显的生产性功能;个别石刀没有任何使用痕迹,但有禾本科植物光泽,刃缘光泽不如刃面发育,推测可能并非用于生产,而是用稻杆包裹起来,作为备用器存放起来或者作为精品被运输到其他地方。(作者单位:陈虹 唐伊雪,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赵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