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再识徐州茅村汉墓

摘要: Notes 考古笔记再识徐州茅村汉墓文 图 / 李生兰 李涛 周波茅村汉墓位于徐州北郊铜山区茅村镇凤凰山东麓,1952年1月村民拉墓石修桥时发现。墓内淤土被全部取出,淤土中发现有黄釉碗。同年2月,山东省文管会派王献唐先生及文教厅的高广汉先生前往调查,同稍后赶到的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局的王振铎先生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徐智铭先生一起进行了为期8天的 ...


Notes 考古笔记


再识徐州茅村汉墓


文 图 / 李生兰 李涛 周波


茅村汉墓位于徐州北郊铜山区茅村镇凤凰山东麓,1952年1月村民拉墓石修桥时发现。墓内淤土被全部取出,淤土中发现有黄釉碗。同年2月,山东省文管会派王献唐先生及文教厅的高广汉先生前往调查,同稍后赶到的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局的王振铎先生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徐智铭先生一起进行了为期8天的勘查。此次勘查对墓葬进行了测绘、摄影,并制作画像拓片。后王献唐先生撰写了《徐州市区的茅村汉墓群》,对墓葬资料进行了简单介绍。

茅村汉墓全部为石砌,规模较大,由8个墓室组成,前室和中室有18块墓石上雕刻有精美的画像。特别有意义的是,前室北壁上刻有“熹平(东汉灵帝)四年四月十三日乙酉”的铭文,证明墓葬建造于公元175年,是徐州地区东汉画像石墓断代的重要标尺。不过受时代局限,茅村汉墓发表的资料过于简单,部分资料有缺漏,对墓葬的认识也有可商榷之处。

茅村汉墓平、剖面图


形制与结构

茅村汉墓为南北并列的合葬墓,墓门东向,均由石材砌筑,石缝间抹灰浆。石材制作规整精致,表面经剁斧细加工,甚为平整,墓底也以石板铺就。为方便描述,我们将北侧墓葬编为一号墓(M1),南侧墓葬编为二号墓(M2)。

一号墓

一号墓由墓道及墓室组成,墓室包括前、中、后三室及北面的4个小侧室。墓道长4.68米,宽1.3米,两侧以条石垒砌,高度不一,作为参观入口曾进行改造。墓道后段为平底,两侧石墙平行,方向与墓向一致;前段底部原应为斜坡,北侧石墙与墓道后段是连为一体的直墙,南侧石墙则稍拐向东北。

墓道后为墓门,两侧门框外端有内面呈弧形挖缺,为门枢所在,上下均有圆形门窝,原应有向外开启的石门,现已不存。前室位于墓门后,呈纵向长方形,墙下均有地栿,墓壁由上下两层组成,顶为叠涩结构,以3层叠涩石由下到上逐渐向墓内伸出,顶部有藻井。中室前有门道与前室相通,门道后端两侧设置墓门,上下均有圆形门窝,下有东西向门槽,原应有向内开启的墓门,已不存。中室大致呈方形,总体结构与前室相同,墙下有地栿,顶为叠涩结构,共使用4层叠涩石,第4层叠涩石顶部不方便使用叠涩石,遂以石条从四面向中间收缩为藻井。后室有门道与中室相通,纵向呈长方形,结构与前、中室基本相同,墙下有地栿,墓壁包括上下二层,均为横向条石,顶亦为叠涩结构,最上层收缩为藻井。4个小侧室位于前室和中室的北侧。

二号墓

二号墓位于一号墓南侧,两墓南北并列,之间有2处门道相通。由于墓门已被封死,墓道情况不明。门道外侧应该与一号墓一样有门的设施,实际进深应在0.28米左右。



墓室呈长条形,墓壁下铺设板形地栿石,墓顶为叠涩结构,底部为一层叠涩石,向上从四周以石板向内叠压收缩为藻井,顶部再盖石板。顶部中间以一块中部呈内凹弧形石条将整个墓室分隔成前、后大小相等的两部分,这种分隔可能有结构上的需要,但主要的还是将整个墓葬分为前、后室。

墓石

茅村汉墓两座墓葬皆为石砌,除一号墓墓道两侧所用石材及铺地石相对粗糙外,其他石材制作非常精细,形制规整,表面平整。汉代墓石的制作通常要经过石料开采、石材加工及画像雕刻等几个步骤。

石料开采 汉代石料开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周围开凿坑槽,然后从底部断开,如徐州云龙山汉代采石场。该方法用于开采大型石料,云龙山汉代采石场开采的石料长2.7米,宽1.3米,高1.2米,都是西汉楚王陵墓所用的塞石。二是通过开凿楔窝,内置铁楔,用大铁锤撞击铁楔将石头劈开,徐州小长山汉代采石场主要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开采相对较小的,特别是板状的石料。建造汉墓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类石料。

石料加工 开采的石料一般比较大,需要将其截取到合适的大小,通常要比实际需要的石材稍大。截取时开凿一排楔窝,撞击铁楔劈开石料,将多余部分去掉。茅村一号墓发现2处楔窝,一处为一排3个楔窝,另一处为一排两组4个楔窝。这两处楔窝均较小且浅,楔窝间的距离也较近,应该就是用于截取石料的,后因故放弃。如果所选取的石料与实际需要相差不大,也可以省去该步骤。截取好石料后就可以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最后还需要用剁斧找平,但在此之前,为防止边角的崩裂,往往要先用扁铲将石材四周铲出一圈边框,然后中间部分再用剁斧剁平。徐州土山汉墓的许多石块均是先用扁铲将表面的凿痕铲掉,再用剁斧剁平(因为较宽的扁铲铲出的面多中间凹两端凸起,凸起的部分需要剁平)。

茅村汉墓墓室使用的石材除雕刻画像的外,全部都经过了剁平,表面平整,基本不见錾痕。

雕刻画像 雕刻画像之前先在石面上画出图像的轮廓,将空白处剔除,再对凸起的部分进行细部雕刻(即浅浮雕)。

茅村汉墓一号墓门楣、前室四壁上部及西壁下部、中室四壁上下均雕刻有画像,共21块,但有的画面是2块石头拼合而成,故按照画面的完整性实际为18石。由于长期水侵,石头表面多有漫漶,细部已不清晰。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均为浅浮雕。茅村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在已出版的有关书籍中基本上都有拓片资料。现将有关内容简要介绍。

门楣画像石

第1石为门楣。图像两侧是青龙白虎,中间有一独角兽。第2石是前室东壁上层横梁,与第1石相对,为门楣石背面。画像内容是车骑出行,前有两导骑,后有骖马轩车,随后有棚车和辎车。第3石为前室北壁上层横梁。画像中间为引颈相对的双凤鸟及翩翩起舞的朱雀,右侧为羽人饲马和翼兽,左侧为九头兽、驭象者和骑鸵者。第4石为前室南壁上层横梁,该石虽然由上下两块窄石组成,但从画面内容及总体布局看应属于同一块石头,且与其对应的北壁上层横梁也是一块整石。这可能与没找到合适的石材有关。主体画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内容复杂,人物众多,可分为左、右两组。总体看属于拱揖拜见。下层画面分为二组,左侧一组刻四人,两边相向而立作拜见状,从内容看与上层相同,应为上层画面的延续。右侧一组画面以凸起的边框与拜见的内容隔开,其内刻一行各种姿态的鸟,似大雁。第5石为前室西壁上层横梁。画面主要表现羽人驭马,或正跨腿,或已骑马上。另有虎、凤等夹杂其间。第6石为前室西壁下层门道南侧石。画像内容为行龙异兽,腾跃交错,中间似一神人。左侧和下边有菱形纹和帐幔纹边饰。第7石为前室西壁下层门道北侧石。上为二兽,一为虎,另一似龙;下为迎客的门吏,作执盾躬身状。第8石为中室东壁上层横梁,为一行11只形态各异的走兽。第9石为中室东壁下层门道北侧石。画面分为二部分,右侧主画面以连弧纹和菱形纹作边饰,中刻亭阁,二人于坐榻上对饮,旁边放置有几案、樽勺等,身后各有一侍从。亭阁之上刻姿态各异的龙虎。左侧辅画面为女娲、铺首衔环及鸟。第10石为中室北壁上层横梁,为车骑出行图,由前向后分别为二持戟前导、一骑从、一辎车、二骑从、一轺车、一骑从,前有一轺车迎面过来。第11石为中室北壁下层门道东侧石。画面以四阿式建筑为中心,室内前部为二人对饮,右侧一人双臂挥动。二人之间有方案,上有杯盘之属。室内后部三女性跪坐。室外两侧各站一侍者。房顶群鸟飞舞,中心为一对交颈鸟。第12石为中室北壁下层门道西侧石,与第11石相对。画面布局大致相同,中心为一四阿式建筑,室内设幔帐,中间为主人高坐榻上,榻前一宾客躬身谒见,榻后站一侍者。房外左侧又站一侍者,右侧为一马,当为宾客所骑。房顶刻有行龙异兽。第13石为中室西壁上层横梁。画面漫漶,为人物故事。第14石为中室西壁下层门道北侧石。左上角为直棂窗,呈方形,分三层向内收分,最内层以三个直棂间隔成四个竖条透孔,并于后室通透。直棂窗下刻四阿式建筑,房内画面漫漶,似为夫妻二人坐榻上,房外左右各站立一侍者。房顶刻飞鸟。石头的右侧刻行龙云气。第15石为中室西壁下层门道南侧石。画面中心为一四阿式建筑,室内置幔帐,夫妻二人对坐宴饮,中间置樽勺,二侍者恭候于外。屋顶上雕刻有猴子、鲤鱼及飞鸟等祥瑞禽兽。第16石为中室南壁上层。画面分为上下二层,上层左端为凤鸟,中间有二神人捣药,右端当是西王母、东王公及其侍从。第17石为中室南壁中层。整个画面由左右两块石头拼接而成,左侧为一人手托物引老者前行;中间为比武的场面,一人持盾执剑,另一人手持钩镶,左边观者拿扇;右侧是杂技表演,有弄丸、倒立滚球、舞轮等,旁边还有伴奏者。第18石为中室南壁下层,为一幅内容复杂、场面很大的生活画面。右侧为门阙,阙下门吏持戟站立;自右向左,楼宇栉比,内有各种人物活动,有谒见、宴客、庖厨、饲马、侍者等,共30余人。


画像主体内容四周都有凸起的边框,外侧往往还刻有几何纹边饰。横向的石头边饰通常是在上部及左右两侧,最外圈为连弧纹,向内多为菱形纹,个别为锯齿纹,少数再向内加一圈锯齿纹或阴刻的套合菱形纹、水波纹等。立石多在顶部及内侧加边饰,也有四周都有边饰的,最外圈也是连弧纹,有的只有连弧纹,向内也是菱形纹。边饰除起装饰作用外,还与画面布局有关,起补白的作用。

对茅村汉墓的几点认识

墓葬年代

茅村汉墓无论是从墓葬的形制结构还是从画像石的特点来看,都明显为东汉时期。前室北壁上阴刻有“熹平四年四月十三日乙酉”铭文,明确证明墓葬的年代为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

墓葬淤积土中发现多件残碎的碗片,淡薄黄釉,平底厚重,具有唐五代萧窑的特点,而非墓中原物。故有学者认为是东汉墓葬在唐五代时期被再利用,黄釉碗为唐五代时期陪葬品。事实上,古代罕有直接利用前人墓室作墓葬的现象。徐州后山汉墓同一个墓坑内有上下两层墓葬,下层为西汉早期,上层为新莽时期,但下层墓葬已被破坏,上层墓葬是先在西汉早期墓坑内砌石椁,墓主人葬在石椁中。因此严格说来,后山汉墓并不能算作是直接利用前人的墓室。古代较为常见的是利用前人墓葬的建筑材料建造新的墓葬,如魏晋时期常以东汉画像石作为建墓材料。茅村汉墓的黄釉碗出土于盗墓后的淤积土中,应该与盗墓有关,也就是说该墓很可能是在唐五代时期被盗。

葬制

从茅村汉墓二号墓门道图看,明确有2个南北并列的墓门,即南北并列的2座墓葬,但简报中却将南边的二号墓称为“回廊”,明显有误。后来的研究者也未仔细辨识,遂以讹传讹,一直将二号墓称长廊。

东汉时期,上至帝王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普遍实行夫妻合葬,基本都是同穴合葬,具体又有合葬在同一个墓室、双墓并列等形式。茅村汉墓属于双墓并列的合葬墓,但两墓之间又有2个门道相通,与同类型墓葬相比又有差异。从一号墓的形制来看,后室宽度为2.2米,即使是地栿石以内也有2米,汉代墓葬木棺的宽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后室葬二人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也不能排除一夫二妻(有先后)的情况。

墓室功用

总体来说,茅村汉墓一号墓和二号墓都是采用前堂后寝的布局,这也是东汉时期墓葬的基本布局,除部分单室墓外,基本都采用这一形式。

一号墓中轴线上的主墓室由前、中、后三室组成,这可以算作是前堂后寝的一种变化形式,在西汉晚期以后规模比较大的墓葬中较为流行,这与一号墓的年代是一致的。二号墓虽然从平面上看是一个狭长的墓室,但在墓顶上明确将其一分为二,也就是前、后室。

至于一号墓北边的4个侧室,总体上应该属于“外室”,其中一间特征最为明显:中间为(长)方形坑池,东西各有一蹲坑,这应该就是厕间,中间的为粪坑池,用作沤肥。这种形式的厕间现在仍在南方许多农村流行。

汉代墓葬中普遍流行以厕所模型明器陪葬,多与猪圈连为一体,故在墓葬中设置单独厕间的情况不多。徐州驮篮山楚王夫妇墓及河南永城保安山梁孝王王后墓均设置有单独的厕间。前者的形制:中间是长方形坑槽(蹲坑),两侧为高出的垫板,右边及后部有扶手和靠背,制作精致。后者则为圆形的坐式。徐州驮篮山及永城保安山埋葬的都是高等级的诸侯王,茅村汉墓的厕间达不到诸侯王这一级别,但高于一般百姓日常使用的那种与猪圈连为一体的厕间。

茅村画像石墓规模较大,形制结构复杂,墓石加工制作细致,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墓中共有画像石18石,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是研究汉代石刻技艺、绘画艺术及思想意识的重要资料。该墓具有明确纪年,是汉代墓葬断代的重要标尺。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徐州博物馆耿建军、茅村镇文化站岳喜明二位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文中照片由陈钊老师拍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2年04月刊,作者李生兰为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文博馆员;李涛为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周波为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管理处副研究馆员)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