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小河墓地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最新进展

摘要:   举世闻名的小河墓地位于我国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以南约60公里的荒漠之中,是20世纪初被生活在当地的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发现的。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奥尔德克的引导下来到小河墓地,并对其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小河墓地的宏大规模、奇特葬俗及其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地区早期文明信息,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再 ...

  举世闻名的小河墓地位于我国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以南约60公里的荒漠之中,是20世纪初被生活在当地的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发现的。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奥尔德克的引导下来到小河墓地,并对其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小河墓地的宏大规模、奇特葬俗及其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地区早期文明信息,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再无任何后继者能够抵达这里,小河墓地也深藏在沙漠之中,彻底失去踪影。直到200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炳华研究员等人历尽艰辛再次找到小河墓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2005年对小河墓地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发掘工作,共计发掘墓葬167座,出土文物数以千计。

  小河墓地丰富的考古资料表明,在该地区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其丰富的出土遗物和良好的埋藏环境,墓地的诸多信息也得以较为全面的保存,目前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已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多领域合作,在诸如对出土纺织品的加工工艺和保存状况、出土金属制品所反映的冶金技术以及出土草篓所含残留物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错进展。

  受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吉林大学朱泓教授负责并带领课题组对小河墓地的人骨资料开展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古人口学、古人种学、牙齿人类学、古病理学、分子考古学以及人体测量学等方向,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人类骨骼考古学的视角分析罗布泊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群的人口学、体质特征、健康状况、遗传学构成以及人群的迁徙与来源等方面的许多信息,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小河墓地的考古学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人口学信息

  人类骨骼考古学中的古人口学研究是围绕考古遗址出土的人骨开展的。研究者可以根据人骨材料直接或间接获取如人口规模、性别和年龄结构等人口的静态参数,并进一步推测与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等相关的一系列动态参数,同时使用人口模型拟合的方法进行人口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古代人群的人口规模、人口构成、增长情况、预期寿命和生育情况等,对比不同古代人群间的人口差异情况,考察不同地点和时间的人口分布和迁移,并用人口信息推测人群健康和生活状况。

  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功能的不同、人类颅骨的形态特征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以及人体骨骼上的性别特征与个体性激素的分泌作用密切相关等原因,目前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主要通过骨盆和颅骨的形态特征来进行成年个体的性别判断。笔者通过对小河墓地出土的130例人骨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与研究,可以明确判断其中男性个体有50例,女性个体有61例,性别比为0.82:1。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为了适应物种繁衍的需求,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的两性比例应该是均衡的。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成员之一,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即同一人群之中的男女两性之比应趋近于1:1,小河墓地人群的性别比与理想状态的比值是比较接近的。而且不能忽略的是,在小河墓地之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无法判定性别的个体,如果这些个体的性别能够判定,可能会使得小河墓地的两性比例更加接近理想值。

  人类牙齿和骨骼的形态特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其变化的规律十分明显。因此研究者通常会通过恒乳齿萌出序列、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情况等来进行未成年个体的年龄判断;依据耻骨联合面和耳状关节面的形态、恒齿的磨耗情况以及颅骨骨缝愈合情况来进行成年个体的年龄判断。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130例个体中能够判定年龄者56例,无法判定年龄者74例。小河墓地古代人群的死亡年龄分布较为集中,以中年期(36—55岁)所占比例最大(41.38%),其次为壮年期(24—35岁),约为34.48%。究其原因,可能与该墓地古代人群的日常生活有关系。例如,生活条件艰苦导致该人群营养摄入不足、医疗水平低下以及自然灾害多发、战争的爆发等,也可能是与埋葬习俗以及墓地中存在的大量无法判定性别、年龄的个体有关系。

  在将男女两性的死亡年龄分布对比时发现,小河墓地古代人群的两性死亡比例总体上相对均衡,在各个年龄段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仍可看到在具体的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少年期(7—14岁)、青年期(15—23岁)以及中年期(36—55岁)三个阶段,均是男性的死亡比例高于女性,而在壮年期(24—35岁)则是女性的死亡比例高于男性。对此,我们初步分析认为,壮年期的女性正处于生育阶段,在当时比较低的医疗条件下,女性很有可能在孕期受到难产、分娩或产褥期生存环境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而死亡。对于少年期、青年期以及中年期的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目前虽没有明确的原因,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男性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低于女性,而且在社会环境中,男性承担高危行为与重体力劳动的机会明显多于女性。因此,我们认为体质特征以及社会角色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在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中,常常使用“平均死亡年龄”以及“平均预期寿命”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群体的死亡状况。平均死亡年龄即墓地内所有能够判定年龄的个体的估计年龄总数与个体总数的比值。根据对小河墓地古代人群的性别及年龄的判定结果可知,全部个体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6.27岁,其中男性个体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9.62岁,女性为26.91岁。平均预期寿命是指一群人从出生到死亡平均每人可以存活多少年,简称“平均预期寿命”,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小河墓地古代人群的全组平均预期寿命为33.29岁,其中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3.80岁,女性为32.88岁。虽然从现代社会角度来看,该人群的生存年限十分低,但是在当时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下,小河墓地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还是较高于其他人群的。

  古人种学信息

  颅骨的形态学研究是人种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骨骼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颅骨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与人群间遗传关系远近和影响颅骨形态的环境因素有关的信息,并进一步开展关于人类进化、人群迁移与源流、人类种族识别等的研究。课题组的聂颖等人选取48例颅骨(多数属于小河墓地早期人群),进行非测量性状和测量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后发现,小河墓地早期人群的颅骨非测量性状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欧罗巴人种性质,又显示出一定的现代蒙古人种特征。颅骨测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早期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应属于同一类型,两性之间的差异仅是性别特征差异,在整体上表现出同种系特点。在将小河墓地人群与周邻地区年代较为接近的各古代组人群进行颅骨测量性状多元统计分析时,发现在目前新疆地区及周边已知考古学文化中,小河墓地人群是一个以欧罗巴人种古欧洲类型为主体、含有少量蒙古人种因素的相对独立人群。

  综合来看,小河墓地人群应是属于欧罗巴人种与亚美人种之间的过渡人种,主体应与来自南西伯利亚的欧罗巴人种古欧洲类型有关,在进入我国新疆地区时与蒙古人种的人群产生了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在小河墓地古代居民的先人到达罗布泊地区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人群。

  牙齿人类学信息

  牙齿人类学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领域。由于人类牙齿的非测量性状受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且不存在明显的两性差别,却与人类遗传学关系较为密切,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探讨人群之间或人群内部相互关系问题的重要载体。在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方面,课题组的张旭等人对小河墓地出土的36例牙齿保存相对完好的个体进行了观察统计。经研究发现,小河墓地古代人群在牙齿形态特征上并不完全属于亚洲东部人群的范畴内,而是更多表现出与西部欧亚人群之间相近的形态学关系。同时,在某些特征上与中部亚洲和南西伯利亚人群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这种形态特征的相近或相似,与小河墓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作为我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核心区域,新疆地区一直以来都不乏东西方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与融合。

  此外,小河墓地人群与新疆地区的营盘、洋海、吉林台墓地古代人群之间共享某些牙齿形态特征。研究者认为,这种形态特征的相似性或许是早期人群间相互融合后产生的基因突变所致,是在整个欧亚大陆腹地内基因融合与交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计算史密斯生物学距离后,研究者发现小河墓地古代人群与黑海组、近东组之间存在较为近似的生物学距离,与新疆营盘组、吉林台组等古代人群之间的距离也不算太远。总体来看,小河墓地人群基本介于欧亚两大人群之间,其牙齿非测量性状所反映出的形态特征是极其复杂的,这种形态特征或许与这一区域内早期的人群迁徙和基因交流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古病理学信息

  古病理学主要是对考古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医学检查,从而探明一定时期内人群内部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频度,同时也会对同一区域内或同一时期的多个人群进行考察,从所取得的疾病模式探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科学的古病理学考察能够可靠地反映出个体或群体生活中的社会习俗、饮食习惯、劳动状况及其生活的气候环境等。而将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与考古学文化研究相结合,则能为复原古代先民的生活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资料。

  课题组的贺乐天等人对小河人群的牙齿磨耗及口腔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从古病理学的角度揭示小河人群的食物构成、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研究显示,小河人群的牙齿磨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生活方式的古代居民;其上腭圆枕及颞下颌关节炎出现率较高,存在牙齿崩裂现象,且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异不大。研究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食物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食物粗糙坚硬;另一方面是因为小河人群的经济生活方式和食物构成都较复杂,而不同食物对前部和后部牙齿磨耗的程度造成了不同的影响。除此之外,小河墓地周边风沙频发的生活环境也对牙齿的磨耗速率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除了牙齿磨耗,研究者还对小河人群的牙结石沉积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河人群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且其赖以为生的孔雀河(及其支流小河)的水质较硬。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河人群形成了异常严重的牙结石沉积。两性的牙齿磨耗及牙结石差异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两性上、下颌犬齿的磨耗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可能在某些手工业上,小河人群存在男女分工。而两性的其他牙齿磨耗程度和所有牙结石沉积状况都没有显著差异。结合采集样本的层位和其墓葬资料体现出来的社会地位差异来分析,可知在这一时期,两性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可能没有使其食物构成和食物分配形成明显差别。

  分子考古学信息

  分子考古学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质谱技术等对考古遗存中发现的、博物馆保存的、永久冻土层中以及洞穴沉积物里保存的生物学材料(如人类的骨骼、牙齿以及动物遗骸、植物遗存等)和古代人类制作、加工或者使用过的工具及其上面附着的残留物(如生活使用品陶器内部的食物残渣、艺术品的岩画颜料、石器、动物毛皮上所附的残留物等)中的生物大分子进行提取和鉴定。再基于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背景,对获得的遗传物质进行分子水平的分析和比较,进而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古代人口的迁移和混合、墓葬中个体的性别、亲属关系鉴定、古代社会的组织和结构、古代人类的病理与饮食习惯、动植物的驯养和进化过程等一系列的考古学问题,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

  在分子考古学研究中,课题组的李春香等人曾在前期对小河墓地出土的人类遗骸进行了母系线粒体分析及父系Y染色体分析,获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近年来,课题组的张帆等人又选取来自小河墓地、古墓沟墓地、克里雅河北方墓地的共计19例人骨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测试样本来自三个不同遗址,但三个人群的遗传结构是非常相似的,他们可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群体,这为进一步探讨小河墓地、古墓沟墓地和克里雅河北方墓地三者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还发现,小河墓地人群应属于一个有效群体数量较少的远亲人群,是特殊的沙漠环境使小河墓地人群经历了长期的遗传隔绝,即小河墓地早期人群与周边的其他古代人群并不存在基因层面的交流。通过计算,研究者还发现小河墓地人群在遗传上代表着一支欧亚大陆古老的谱系,是古老的古北欧亚人群与古代东北亚相关人群混合形成的,其形成时间大概在距今10000—6000年之间,可能是我国新疆地区最早的古代人口之一,而青铜时期欧亚草原人群与中亚农业人群和小河墓地早期人群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的遗传联系,在遗传上否定了之前考古学研究提出的“草原假说”和“绿洲农业假说”。

  人体测量学信息

  身高是人类体质特征的一个基本表现形式,虽然基因是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对绝大部分人群的身高平均值进行对比时,身高实际上反映了人的健康状况。常见的方法是将长骨的最大测量值代入相应的推算公式当中,从而得出古代人群的近似身高值。

  综合考虑小河墓地所处地理位置、考古学文化面貌、对其人群进行的古人种学以及古DNA研究成果等因素,笔者选用了皮尔逊、M.特罗特和C.格莱塞、C.塔珀图伊斯和J.哈登等人使用且适合于欧罗巴人种推算身高的一元公式,即分别采用男女两性左右侧股骨的最大长度,先根据公式计算身高,再分别算出男女两性的身高变异范围和平均身高。通过计算可知,小河墓地男性身高的变异范围是161.582—178.828厘米,平均身高为167.93厘米;女性身高的变异范围是146.560—168.755厘米,平均身高为155.49厘米。在将小河墓地人群的身高与其他古代人群对比时发现,大体呈现出男性的平均身高水平较高,而女性的平均身高水平较低的情况。

  结论

  从目前已有的考古学研究和人类骨骼考古学结果来看,小河墓地的古代人群应是距今4000年前后生活在我国罗布泊地区的一支独立人群。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他们未与周邻人群发生基因层面的交流,但仍是一个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远亲人群,且两性比例相对均衡。为共同应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小河墓地的古代人群可能存在着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且进行相对公平的资源分配。古人种学和牙齿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表明,小河墓地人群可能与曾生活在南西伯利亚地区的古代人群有着共同的祖先。结合考古学研究来看,小河墓地文化在很多方面也与南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些考古学文化相似,这或许提示我们,今后可以将“小河文化”源流的研究重点放在该区域。最新的分子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小河墓地的早期人群应该是古北欧亚人群与古代东北亚相关人群混合形成,时代大概在距今10000—6000年间,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群之后才逐步进入我国新疆地区。

  最近,有考古学者对于古人种学及分子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二者有矛盾。这两个研究成果是从不同层面出发进行论证的,前者表明的是小河墓地人群与曾生活在南西伯利亚地区的古代人群在表型特征上是有联系的,讨论的是人群之间的关系问题;后者则是讨论小河墓地早期人群的起源问题。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分子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是从人群起源角度出发,否定考古学研究中的“草原假说”和“绿洲农业假说”,是生物属性的研究结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是从物质文化角度出发,属于社会属性的研究范畴。另外,二者的研究时间范围也是不同的,前者要早于后者。

  现阶段,我们应思考的是如何将小河墓地人群源流研究与“小河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诚如有学者所说,无论是“小河文化”还是小河人群的源流问题都尚未解决,在未来需要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将古人种学、分子考古学等研究与考古学研究更加紧密结合,才能更完整地揭示出“小河文化”的历史面貌。(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7日第A07版)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