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古史的考古学探索

摘要: 古史的考古学探索作者:俞伟超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2002-7页数:372定价:100.00元ISBN:9787501013289内容简介本书反映了作者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关心点。这个目标,可以说是作者多年的追求。记得早在大学生时代起,就最注意用考古学来探索古代社会面貌的问题。大概正因为这个愿望的根深蒂固,写文章时似乎总是愿意朝这个方向多作些分析或推测。至于书名的开 ...
古史的考古学探索

作者:俞伟超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02-7
页数:372
定价:100.00元
ISBN:9787501013289
内容简介
本书反映了作者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关心点。这个目标,可以说是作者多年的追求。记得早在大学生时代起,就最注意用考古学来探索古代社会面貌的问题。大概正因为这个愿望的根深蒂固,写文章时似乎总是愿意朝这个方向多作些分析或推测。至于书名的开头为什么不加上“中国”二字,则是因为书中的头几篇文章和最末的二文,其讨论内容都不是以“中国”为主的。44篇论文的顺序,大体是按照如下的想法来编排的。开头的几篇是论述全人类或全中国的具有普遍性质的、并作了长时段考察而认识到的问题。随后的文章,前面的一大部分是按照论述内容的时代早晚为序编排的,即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经夏、商、周三代和东周,下及秦、汉至两晋。再下面的文章,则依所述古文化的区域性而分类编排,其前面一部分是自长江三峡至成都平原的古文化研究,后面一部分是从东北至西北地区若干古文化中的一些具体物品的研究。全书最末的两篇文章...(展开全部)本书反映了作者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关心点。这个目标,可以说是作者多年的追求。记得早在大学生时代起,就最注意用考古学来探索古代社会面貌的问题。大概正因为这个愿望的根深蒂固,写文章时似乎总是愿意朝这个方向多作些分析或推测。至于书名的开头为什么不加上“中国”二字,则是因为书中的头几篇文章和最末的二文,其讨论内容都不是以“中国”为主的。44篇论文的顺序,大体是按照如下的想法来编排的。开头的几篇是论述全人类或全中国的具有普遍性质的、并作了长时段考察而认识到的问题。随后的文章,前面的一大部分是按照论述内容的时代早晚为序编排的,即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经夏、商、周三代和东周,下及秦、汉至两晋。再下面的文章,则依所述古文化的区域性而分类编排,其前面一部分是自长江三峡至成都平原的古文化研究,后面一部分是从东北至西北地区若干古文化中的一些具体物品的研究。全书最末的两篇文章是讨论秦代至魏晋时期日本古坟发生同中国古文化影响有怎样的关系的,这是日本考古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既然说了自己的新看法,当然应该收入本书之中。对这个编排,需要稍加说明的是,其中讨论辽东城图的一文,研究对象虽然出在朝鲜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的古墓中,但墓中壁画所绘的辽东城,却是在我国辽宁省的辽阳市境内,因而还是当作研究中国古文化的材料来安排论文的顺序。
作者简介
俞伟超(1933—2003)江苏江阴人,出生于上海,1950年9月至1954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考古专业毕业生。1954年9月至1957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配合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先后参加了黄河三门峡古栈道的勘查和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唐墓葬群的发掘。1954年9月至1961年1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师从苏秉琦先生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1961年2月至1985年4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他长期从事野外考古工作,先后主持了北京昌平雪山遗址、山东临淄齐古城遗址、湖北黄坡盘龙城遗址、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遗址、陕西岐山和扶风周原遗址、青海大通上孙家汉晋墓葬群、湖北当阳季家湖遗址、青海循化苏志卡约文化墓群、湖北沙市周梁玉桥等遗址的调查和发掘。1985年5月以后...(展开全部)俞伟超(1933—2003)江苏江阴人,出生于上海,1950年9月至1954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考古专业毕业生。1954年9月至1957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配合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先后参加了黄河三门峡古栈道的勘查和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唐墓葬群的发掘。1954年9月至1961年1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师从苏秉琦先生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1961年2月至1985年4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他长期从事野外考古工作,先后主持了北京昌平雪山遗址、山东临淄齐古城遗址、湖北黄坡盘龙城遗址、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遗址、陕西岐山和扶风周原遗址、青海大通上孙家汉晋墓葬群、湖北当阳季家湖遗址、青海循化苏志卡约文化墓群、湖北沙市周梁玉桥等遗址的调查和发掘。1985年5月以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历任副馆长、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此期间,他主持修改了自1959年以后长期未变的中国通史陈列,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水下考古和航空考古队伍,填补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
目录
图腾制与人类历史的起点
考古学体系与人类历史进程关系的新思考
人类进步过程中物质、精神、社会三方面的关联性
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1987年初夏在《中国美术史·秦汉篇》讨论会上的讲话
五千年中国艺术的文化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的离合及其启示
中国早期的“模制法”制陶术
含山凌家滩玉器反映的信仰状况
凌家滩璜形玉器是结盟、联姻的信物
喀左东山嘴遗址是红山文化部落联盟的祭祀场地
陶寺遗存的族属
丁公陶文是已亡佚的东夷文字
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致“纪念发掘城子崖遗址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信
由夏文化探索引发出的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关系的争论
中国考古学中夏、商、周文化的新认识
早期中国的四大联盟集团
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
“神面卣”上的人格化“天帝”图像
平王东迁以后的西虢墓地
楚文化中的神与人
考古学理论的进步与楚文化研究的历史前景
关于楚文化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的新认识
江阴佘城城址的发现与早期吴文化的探索——在江苏江阴高城墩、余城遗址研讨会上的发言
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
秦汉考古学文化的历史特征
秦汉青铜器概论
汉画像石概论
中国古墓壁画内容变化的阶段性——“’96河北古代墓葬壁画精粹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汉末、东吴、两晋的鄂城铸镜业
高句丽时期的辽东城图
三峡地区的古文化
三星堆文化在我国文化谱系中的位置及三星堆遗址的古地望。
“三危”地望的新揭示
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
长江上游古巴蜀信仰及其文化背景的探索
关于三峡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命名问题
三峡与四川考古新收获以及对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新思考
内蒙古西部古代狄人文化的推定
夏家店下层与上层文化为两支东夷遗存
蝴蝶翼状短剑与错金几何云纹剑
西周铜剑的渊源
“王侯合昏锦”与“五星出东方”锦对推测尼雅95MNl号墓地中M3与M8墓主身份的启示
日本方形周沟墓与秦文化的关系
中国魏晋墓制并非日本古坟之源
附录:俞伟超学术工作概况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