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汉代东王公图像研究》序:展望中国神话考古的广阔前景
史前时代考古,除了建立考古年代学框架和区系类型体系之外,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国早期思想意识、宗教观念与原始文明基本内涵、神灵与祭祀等内容的探讨,如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出土的蚌塑龙虎图像,其文化内涵就相当丰富,冯时先生认为这是体现出远古人类“观象授时”的遗存,很有道理。同时,也可以推测,在距今6 500年前远古先民的观念形态当中,如龙、虎这类神灵动物,尤其是龙的构建,已经包含了大量远古的神话因素,只是这些神话有的流传下来了,有的则已经佚失。当我们面对这些考古出土材料时,就需要具备这种眼光,从不同的层面去加以认知和阐释。
进入到历史时期考古,我们更是要接触到许多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的考古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神话体系更为庞杂,中国本土的神灵,西方传来的神灵,有时还交互融合为一体,以更为丰富的面貌出现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当中。例如,庞政博士这部著作当中所涉及的东王公图像,就是一个神话体系中的“大神”,只是过去更多的研究者是从宗教学或者从美术考古的角度来看待他的。
庞政的这部著作特点比较突出。首先,他从考古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年代排比的工作入手,将目前考古所见的东王公(也包括西王母)图像作了系统的梳理。从流行地域和相关年代这一时、空关系框架上,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考古学背景,从而使得整个研究工作不是零散的、仅仅对个别材料的观察和阐释,而是具有一定时段、较为广阔空间的考古学考察。这体现了考古研究的基本原则:一是要拿足够多的材料来说话(或至少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二是对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之后,可以看出其中的时、空体系和源流演变。
另一个我特别要推崇的特点,是本书合理地利用了传世文献材料。将考古图像材料和文献材料相互结合,观察东王公图像的源流演变,并且将其尽可能地放置到“原生状态”中去加以考察,从而能够发前人之所未发,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庞政在书中总结归纳出东王公图像的几个重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第一,是东王公和战国秦汉以来逐渐流行的昆仑、蓬莱两大神话体系之间的关系。庞政认为,两汉时期,东王公与蓬莱神话的联系尚未明确建立,成熟期的东王公基本还是西王母的“镜像”。东汉晚期以来,东王公逐渐开始脱离西王母信仰,谋求独立神格与地位的提升,最终在道教等力量的推动下与东海蓬莱仙境相结合,治于海中蓬莱仙山之上。第二,东王公之所以从发展流变上看经历了从与西王母的结合,到脱离西王母而独立,并与蓬莱仙山相结合的过程,从时空节点上观察正处于汉末魏晋时期,而这个时期正是蓬莱神仙信仰再度复兴之际,图像的兴起与这一思潮之间有所关联。第三,东王公脱离西王母而独立,并与蓬莱神仙信仰的结合,既推动了蓬莱神仙信仰的复兴,也进一步促进了东王公独立神格和地位的获取,两者相辅相成。
这些观点是否能够最终被学术界所接受,可以在未来接受更多学者的学术检验,但我认为,这种求实创新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在我的学生当中,受我的影响,王煜曾经较为集中地关注和讨论过昆仑神话系统及其反映在考古材料中的诸多问题,发表过一系列的论著。庞政则更加专注于对蓬莱神话的研究。他们两人的博士论文,也都是围绕这两大神话系统的考古学研究展开的。庞政的这部新作,可以视为对这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我之所以同意他们去关注和研究这些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正宗正脉考古”的题目,源于我从内心深处一直以来就认为,无论是中国的考古还是外国的考古,只要是有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也涉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神这些重大的话题,考古学为何要自设藩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在方法论上也是这样,我从来喜欢跟学生讲邓公的一句话:管他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做学问也是如此,考古的、美术的、文献的,只要能解决问题,“十八般武艺”都可以尽管使来,不管他哪门哪派。就拿庞政的这部新著来说,要说是历史时期考古的,可以;要说是美术考古,也未尝不可;要说是神话考古,也差不到哪儿去。所以贴什么标签不重要,实质性的内容更重要。当今一些考古研究的路子越走越窄,既没有“向四方的发展”,更没有“向上的增高”(傅斯年语),我担心迟早有一天会没有饭吃的。路总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是认认真真地在做学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总比闭目塞听要好。
当然,将来能不能形成一个叫作“神话考古”的研究领域,这还要看大家的认知和实践。就跟美术考古这个概念一样,一边讨论,一边深化,也是成绩斐然。至于是“考古美术”,还是“美术考古”,两者之间是否有分有合,各有侧重,近来也有学者在讨论,这都是好事。庞政这部新著的出版,我相信也会引发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对昆仑神话和蓬莱神仙这两个大的神话系统的深入研究,从考古学的角度能够有什么作为,庞政也做出了一些回应,这都是我要向学术界加以推荐的理由。
庞政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都一直跟着我学习,视野比较开阔,文献底子也较好,曾经和我合作过好几篇论文。这部新作完全是他独立完成的,也可以视为他向学术界这个神圣殿堂交上的一张“门票”,希望他能够进入到这个殿堂,看到这个殿堂中的九弯八曲、漫漫长路,也看到其中的无限风光、多彩世界。前面的路还很长,我祝愿他能够踏踏实实地一步步走下去,前景一定会是光明的。
2023年7月22日于四川大学江安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