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以考古学材料为基础讲述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读后

摘要:   如《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序言所示,基因这个提法似乎有些“危险”,因为某种程度上很容易与种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基因一词源自于自然科学,生物学中使用这个词来研究各个生命体遗传特征的复杂化合结构,在文化上谈基因却不多见。然而,文化上有基因吗?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先生这本书正是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陈胜前认为这 ...
   如《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序言所示,基因这个提法似乎有些“危险”,因为某种程度上很容易与种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基因一词源自于自然科学,生物学中使用这个词来研究各个生命体遗传特征的复杂化合结构,在文化上谈基因却不多见。然而,文化上有基因吗?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先生这本书正是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陈胜前认为这个基因的提法和那个“危险”的基因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文化上的基因人类后天可以习得,而不像生物学基因那样不可改变。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作者:陈胜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书中分为前编和上、中、下三编。前编为方便读者展开阅读,首先阐释了考古学研究的基本逻辑与特点,也就是长时间段的考察与考古推理,这对于理解后面的论述做了很好地铺垫。接下来的上中下三大部分分别贯穿了考古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起源。也许读者因目前考古学在公众知识生产上的宣传对人类起源和国家起源更为熟知,而农业起源一般较少提及。其中的《中国史前农业的扩散、交流与竞争》有提纲挈领之意,《文化-生态交错带: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环》则是突出我国生态交错地带为我国农牧业、北方游牧与中原农耕、历史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等问题找到了史前的依据。总括而言,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考古学的超长程视角(参见《前编》)。以中国为例,我们有200万年的人类起源与演化史,1万年以来的农业起源与发展史,6000年以来的早期国家文明史,在考古学层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陈胜前认为,我们经过百万年级的长期演化过程,它塑造了我们中国人以及中华文明,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现在认为的中国文明的精神内核,如勤劳、包容、雅致等。

  第二,考古学的物质化研究特点。我们对文献中记载的中国历史比较熟悉,而考古学以客观物质为研究对象构建古史却让人耳目一新,部分人印象里似乎考古等同于挖墓,但考古学的目的是为了复原古代人类的社会生活,墓葬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考古材料特别真实也更接地气,它是直观的物质化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如实呈现。不过难点在于如何就物质进行解读,通过阅读无字的物质遗存,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物质参与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参见《下编》)。中国人在农业文明的影响下喜欢背靠山、前有水,小桥流水、孤江泛舟的景观;在居住址上我们更偏爱木构建筑,除了有观点认为我们缺少西方的巨大石料之外,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似乎在于我们更在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梁思成先生将其称为“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同时相较于西方以石料为主要构材的建筑,木结构建筑较难很好地向上发展,因此我们发展出平行空间,向四周延伸,这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参与,有形和无形间在塑造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老人民与其文明。

  第三,考古学的全球属性。不仅是中国文化本身孕育了璀璨的文明,一直以来,我们还与世界文明进行着物种和文明要素的交换。物质方面我们熟悉的是历史时期的四大发明,而从史前考古学的角度来说,突出的就是农业文明。我们贡献了粟作和稻作,粟作向西,稻作向南。北方地区在史前时期就存在交流并打通了欧亚大陆。通过欧亚草原输入了中西亚地区的冶铁技术、牛羊等家畜养殖、小麦等作物,而我们则向西把粟作经新疆输出至中亚地区。这条史前长廊后来发展为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一次又一次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与融合的舞台。而由稻作演化出的一系列农业“软件包”伴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南岛语族群体拓展到了台湾岛以及东南亚再到广大南太平洋地区。从中国看世界,要从史前看起。

  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都在世界前列。不论是本国人民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广大民众,都需要再次汲取中华文明的智慧。而考古学理所应当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上来,通过考古学发掘出的伟大物质文明,为我们认识那些并未记载的璀璨历史提供不可取代的信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本书以考古学材料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用好中国表达,弘扬中华文化,阐释出中国文明之独特性。(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