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金墉城遗址

摘要: 金墉城遗址在汉魏洛阳城内的西北角, 今瀍河区翟泉村东北一带,有著名的金墉城遗址。《太平御览》:“洛阳城内西北角有金墉城。”《水经注》云 :“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谓之金墉城。”《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洛阳县条 :“金墉城,故洛阳城西北隅也,魏明帝筑。”据上述记载可知,金墉城始建于曹魏,是魏明帝曹叡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邺城西北角筑铜雀 ...
金墉城遗址

在汉魏洛阳城内的西北角, 今瀍河区翟泉村东北一带,有著名的金墉城遗址。

《太平御览》:“洛阳城内西北角有金墉城。”《水经注》云 :“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谓之金墉城。”《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洛阳县条 :“金墉城,故洛阳城西北隅也,魏明帝筑。”据上述记载可知,金墉城始建于曹魏,是魏明帝曹叡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邺城西北角筑铜雀三台的做法,而在洛都的西北部修筑 的。这里背靠邙山,南依皇城,地势高亢而险要, 城垣宽厚而坚实, 偏处城角一隅, 俯瞰全城,在防卫上是全城的制高点, 易守难攻, 军事作用极为明显。魏明帝修筑此城, 目的就是为了屏障宫城, 避险防乱, 安身立命, 然而金墉城却很少 发挥这种作用。在建成后的岁月里,它更多的是作为废主弃后幽禁之地或帝王暂居游幸的离宫别院,在朝代更迭替换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曹魏嘉平末年, 司马师废魏主曹芳, 迁于金墉城。咸熙末年, 魏主曹奂被迫“禅位”于司马炎,连同“魏故宫人”亦迁置在金墉城。其后晋惠帝后贾南风专权, 废囚杨太后于金墉城。永康二年(301),赵王伦篡位,迁惠帝自华林西门出居金墉城,改曰永昌宫。其后每有废置,辄于金墉城内。太和十七年(493)北魏迁都洛阳之初,宫阙未就,孝文帝暂驻跸金墉城。直至太和十九年(495)洛阳城粗具规模, 才“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而金墉城在经过修缮后,已成为帝后巡幸避暑的别宫,在文献中也直呼其为金墉宫,其建筑级别大有提高, 更加突出实际生活作用。北魏之后,侯景等于大统四年(538)围独孤信于金墉城,“悉烧洛阳内外宫寺民居, 存者什二三”。再后来, 高欢攻金墉城,“毁金墉而还”。隋末,李密的农民起义军在巩县大败王世充后, 乘胜进据金墉城,“钲鼓之声, 闻于东都”。并以此为据点, 修扩城池与隋军抗衡。至今当地群众仍称汉魏洛阳 故城为李密城, 即据此一史实而来。唐初, 洛阳县治仍设在此处, 直到贞观六年(632)移至东都城内毓德坊,金墉城才最终废弃。

据记载,金墉城东有含春门,北有退门(或作暹门),南有乾光门,且“夹 建两观,观下列朱桁于堑,以为御路”。城内魏晋时建崇天堂,北魏孝文帝时建 光明殿, 城上四面列观, 五十步一睥睨, 百步一楼橹。屋台置一钟以和漏鼓。“连 庑涵荫,墉比广榭”, “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如有云也”,足见当年金墉城是极为豪华峻丽的。

在金墉城城墙外壁上,每隔六七十米就设有一个马面,每个长约 15 米,宽 约 8 米。这种设于城墙外壁的马面,除了边塞的城障之外,在两汉以后隋唐的 城墙上是没有类似的,直到北宋建汴梁城(今河南开封)时才开始普遍采用。 其作用在于加强防守,使攻城者在接近或攀登城墙时三面攻之。它们在魏晋洛 阳城墙上出现, 充分说明了当时战乱频仍,出于军事上的需要, 才有这种特殊的建筑设施。

金墉城遗址为 3 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略呈“目”字形,南北长 1048 米, 东西宽 225 米,总面积约 26 万平方米。甲城位处最北,依靠邙山,地势较高, 面积也较大,保存较完整。四面墙垣依然屹立于地面之上, 西北角墙垣残高 6 米左右,系版筑夯墙,结实坚固,宽 12 ~ 13 米。乙城介于甲、丙城之间,只 立东、西墙, 连接甲、丙城, 地势狭长而平坦, 墙基多已埋入地下, 宽约 12 米,夯筑坚实。丙城位于内城西北隅,呈南北长方形,土质纯净而坚固。三座小城外皆有隆凸的“马面”建筑,大部分已遭破坏。原甲城东西墙的“马面”各有 5 座,现存东西各 3 座。北墙应有 4 座,已踪迹全无。乙城的东西墙各应有 4 座,现仅东墙 4 座尚存。丙城西墙原有 3 座,现存 1 座。

在甲城的四周和乙、丙城外,均见河水环流遗迹。甲城西墙、南墙各有门 阙 2 座,乙城西墙有门阙 4 座,丙城四面墙垣各有门阙 2 座,均系一门洞形制, 门宽 5 ~ 6 米,形制简单而狭小。甲城南门和丙城北门, 将这 3 座小城结为一体。甲城北墙也有一条南北行的土路抵此,但未见门址。

城外地势崎岖不平, 北高南低, 遍地可见砖瓦残片, 经勘察, 遗迹大都残毁,现存主要有夯筑台基、砖砌基迹、淤土、路土、窑址、墓葬等遗迹。

夯筑台基发现较多。甲城多在东侧, 以城中偏东的一座面积较大,南北长 约 76 米,宽约 16 米。北边一座,南北长 60 米,宽约 30 米。其南有一东西长 方形夯基,不甚规整,长约 58 米,宽约 20 米。东南侧有一方形铺砖地面,面 积不大。东北侧有一方形夯基,面积约 13×13 平方米,其他的夯筑台基面积 都较小。乙城发现的建筑遗迹较少, 仅在中部和东南角各发现一处砖地台基面, 南北呈长条状,面积也不大。丙城发现夯筑台基 7 座,集中在城北部,面积大 小不一。最大的一座台基, 紧靠北墙, 东西长方形, 形状比较规整, 长约 118 米, 宽约 25 米,夯筑台基残高约 1.6 米。再南有一座南北长方形台基,不甚规整, 长约 50 米,宽约 30 米,坚固结实。城中偏北处有一座较大的东西长方形夯土,长约 85 米,宽 20 米。


金墉城遗址西侧

各城内都发现有路土。甲城内有顺城路,通往西门和南门各有一条横道和 纵道,宽约 6 米。东北角有一南北纵道直抵北墙,宽约 10 米,残存一段。乙城 南部路土发现最多,横道纵道交错而行, 有一定的间距,深浅不一, 宽约 5 米。 丙城路段较多,皆在城南部。主要有两条南北纵道, 一在东墙内,宽约 10 米, 残长 100 多米,另一在中央,纵行南北门,宽约 5 米,保存较完整。出丙城的南门外正连内城的“横四道”。

同时在城内发现淤土池两处。一在甲城中部,水由北墙入城,流至中央潴 成一大池 , 面积 160 平方米 ×80 平方米 , 然后流出南墙,经乙城的西北角流入 西垣外的护城河 ;另一水池在乙城东南侧,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面积 80 平方米×48 平方米,深达 2 米多仍不见底,池水的流向不明。

这些勘探成果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惑。第一,众多文献皆记载金墉城在洛阳城西北角或西北隅,由魏明帝创建,有的文献中也明确提到金墉城在洛阳城内西北角或西北隅。但甲、乙两个小城皆在洛阳大城西北角外, 明显与记载不 太相符。第二, 据记载, 魏文帝在洛阳城内西北隅建有百尺楼, 且位于金墉城东北角。但考古勘探资料显示,在甲城东北角及附近没有与之相符的较大建筑基址发现,而在汉晋洛阳城内的丙城东北角(即丙城东墙与大城北墙相接处) 有一大型夯土基址,当地群众俗称“阿斗坟”(据说夯土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地面上还保存很高,70 年代初被平掉)。它是否与曹魏初期所造的百尺楼有关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而文献记载也属实的话, 那么三个小城皆为魏晋时期 金墉城便值得怀疑了。第三, 甲城北墙和东墙皆见城垣夯土, 而不见门阙, 也没有发现通达北垣和东垣的道路,由此看来,甲城的东、北二垣上皆没有城门。这与文献中金墉城有东、北门(即含春门和退门) 的记载无法吻合, 而丙城则四垣皆有城门。第四,甲、乙两个小城内夯土建筑基址极少, 规模不大且不规整, 与此相反,丙城内却布满了较大型的夯土建筑台基,夯土质量极好,保存较厚,也比较规整。显然,作为离宫性质的小城址,甲、乙两城皆不如丙城具备条件。

文物工作者通过再次对三个小城进行勘察发掘,发现汉魏洛阳城内城西北角甲、乙、丙三个小城, 并不像以往人们认识的那样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一组建筑,而是不同时期建造增扩形成的产物。

在甲城的发掘表明,城墙夯土的建筑时代明显不早于北魏,乙城同甲城一样, 应不是魏晋时期的金墉城。在丙城东北角城墙和东墙的发掘中, 所见最早的夯土在内城北墙中心,时代可追至东周,夯土两侧在东周至东汉尚有多次修 补或增筑夯土。最晚的夯土是内城北墙(即丙城东北角夯土基址)内外两侧最 外面夯土和丙城东墙, 筑造年代皆不晚于东汉晚期至曹魏初期。这就是说,丙 城东墙是依附在内城北墙夯土基址南壁外侧修建起来的,其建筑年代不晚于东 汉晚期至曹魏初期。这显然与文献记载金墉城在洛阳城的位置和创建年代相吻 合。另外在内城北墙中心发现的东周时期夯土,则再次印证了汉魏洛阳城是在 东周城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能就是为居敬王而毁掉狄泉扩大了城圈的东周 成周城的遗迹。除丙城北墙(即内城北墙) 外, 在甲城东、西墙及乙城和丙城 的东墙中, 城墙夯土的主要部分皆为一次修筑而成,只有极少的修补夯土,而 且夯筑时代与主要部分相差无几。由此可以看出,史载历代对金墉城的修筑不仅仅是对原来所建城墙的修补或增筑,更应该是对原有城址的重新增扩或改建。

总之,现存金墉城遗址不全是魏晋时期建设的。具体说,丙城的建筑时代 不晚于东汉晚期至曹魏初期,即为魏明帝所创建的魏晋时期的金墉城。而甲、 乙两个小城的建筑时代皆不早于北魏,显然是北魏至唐初文献中也称为金墉城 的晚期金墉城。据记载, 金墉城自曹魏出现至唐初一直使用, 历代不断有所增 筑或修缮。北魏以后见于记载的主要有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至金墉 城,始经营洛都。十九年(495)八月, 金墉城宫成, 九月, 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说明北魏迁洛之初就重新修造了金墉城 ;北周大象元年(579),周宣帝行幸洛阳, 为修复旧都, 曾驻跸金墉城, 并大起洛阳宫室, 在大规模的营筑洛阳宫室的活 动中, 对金墉城的增修也是可能的。隋朝末年, 李密大败王世充, 以三十万之 众乘胜陷偃师, 修金墉城居之, 李密驻兵在此, 与东都洛阳城相对峙, 对金墉 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增筑和修缮活动。甲、乙两个小城的形成时代应与以上文 献的三次增扩或改建有关, 与魏晋时期的金墉城毫无关系。唐初, 贞观元年(627) 和二年(628)曾分别将洛阳县和河南县治所移至金墉城内, 此时金墉城应包括甲、 乙、丙三个小城。至贞观六年(632),二县全部移治都城之毓德坊。金墉城作 为洛阳和河南县之临时治所,仅存在了五六年时间,其间未有大规模的增筑或修城活动。自此以后,金墉城渐少见于诸文献中,该城址逐渐遭废弃。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