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两个人的“海上福州”

摘要:   长乐江边的郑和塑像,在当地,郑和是一个重要的名字。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  很早以前,《山海经》里就曾这样描述福建,“闽在海中”。作为闽都的福州市区,从地理上看,距离大海,还有一小段距离。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寻求着通向海洋的航道。  从内河城市到滨江城市,再到今天的“海上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航道上,福州,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这,与历史上的两个着名人物是分不开的。王 ...

  

长乐江边的郑和塑像,在当地,郑和是一个重要的名字。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

  很早以前,《山海经》里就曾这样描述福建,“闽在海中”。作为闽都的福州市区,从地理上看,距离大海,还有一小段距离。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寻求着通向海洋的航道。

  从内河城市到滨江城市,再到今天的“海上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航道上,福州,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这,与历史上的两个着名人物是分不开的。王审知开辟甘棠港,郑和船队驻泊长乐,都为福州在海丝之路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审知的功劳

  福州与海洋的亲密接触,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昙石山文化时期;而福州这座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结缘,则要从汉代说起。

  早在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这里便有了港口,古称东冶港。港口的设立,使得此地的货物远销日本、夷洲(今台湾)、澶州(今菲律宾),东冶港也成为东南海运的枢纽和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再经数百年沧桑,到了唐代,福州的海洋贸易达到鼎盛。

  福州市鼓楼区庆城路,闽王祠。这座静静地立在城市喧嚣中的千年古祠,原本是闽王王审知的府邸,元代时曾被毁,明万历年间重建,改称“闽王祠”.祠中有块“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这是在唐天佑三年(906年)由哀帝李柷敕立,材料是黑色页岩,碑座高0.8米,碑文记述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绩,包括当时与“佛齐诸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等地)往来的史料。

  说起王审知,在众多专家看来,这是一位鼓励贸易、招徕海中番夷商贾的良主明君。

  晚唐五代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中国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对外经贸交流重心渐渐向海上转移,这为福州与中原地区交流以及发展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王审知治闽时期,他“尽去繁苛,纵其贸易”,开辟甘棠港作为福州外港,设“乌猪港”为福州内港,积极招徕“蛮夷商贾”,与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诸岛等建立了商贸关系,使得许多外国船只云集于福州城,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盛况空前。

  今天,在马尾亭江镇的闽安村,我们还能找到王审知下令建造的石桥--迥龙桥。

  这是一座长66米、宽4.6米的石桥。虽然已在邢港河上跨立千年,但仍保存完好。除了桥面有过翻修,桥的主体还是唐朝的样子。四个舟型桥墩气势恢宏,这种形状有着良好的分流作用,减弱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桥身的望柱上,36个石雕精美而形态各异:有宝奁、莲花、海兽、官印等等。

  迥龙桥不是一座孤立的桥,它附带有桥南端的玄帝亭、北端的圣王庙,圣王庙供奉的是“齐天大圣”.迥龙桥的故事,贯穿了闽安古村的热闹与沉寂。据当地文史学者杨成和先生介绍,迥龙桥是唐代对外交流贸易的历史见证,“闽安虽是小村落,但是从汉代开始便是外贸重地,当时王审知开辟甘棠港,闽安是甘棠港到福州的必经之地。由于迥龙桥的建立,沟通了南北岸的交通,许多货物从闽安运到东南亚各国,福建运抵京城的粮食也要经过邢港运出,这使得海上贸易更加旺盛。‘邢’就是旺盛的意思,可见当时的繁华程度”.

  当年,福州洪塘怀安窑的瓷器经过水路,从刑港码头以及附近的东岐码头运往海外。在那个年代,怀安窑的一件薄胎黑釉的“茶入”,到了日本,价值大增,当时的日本大名为了得到这样的一件“茶入”,甚至不惜用一个城池交换。

  邢港河道和迥龙桥见证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直到今天,迥龙桥上人来人往,刑港河道小船穿梭往来,桥和码头依然在当地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王审知的功劳。

郑和的足迹

  如果说,王审知的开明,让福州港赶上了“盛于唐”的末班车,那么明代郑和下西洋,则让福州的海上贸易回归历史地位,不再是配角。

  时光流转千年。宋元佑二年(1274年),随着泉州港的迅速兴起,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改设在了泉州,由此,福州港地位逐渐下降,成为泉州港的中继或辅助港口。虽遭遇尴尬,但此时福州的海外贸易并没有迅速沉沦,福州港依然是“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到了明代,福州由于造船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成为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所造船只既可以用于海上作战,又可作为商船用于航海交通。郑和七下西洋,都选择了在福州驻泊与扬帆,这大大促进了福州的海外贸易,在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市舶司又从泉州迁到了福州,福州港的地位迅速回升。

  说起郑和下西洋,我们不得不再提一个地方,长乐。

  长乐,在三国时期,东吴在此造船,这就是“吴航”这个名字的由来。吴航曾经有个太平港,北临闽江口,是进出闽江、东海的一大港口,古代往来商船货物在此聚集。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都在吴航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补给粮草,并等候季风以适时扬帆出海。

  郑和在吴航驻泊,需要一个能远眺太平港的了望塔,船队出入太平港也需要一座航标塔。吴航南山山顶上的圣寿宝塔,便担当起了这个角色。宝塔正处闽江海口,靠近东海前哨,登高可以俯瞰吴航四周全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长乐县志》记载,郑和下西洋往返驻泊于长乐时,多次出资修葺圣寿宝塔及其三峰塔寺。

  圣寿宝塔至今已有900岁高龄,但是当见到它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其保存竟如此完好。这是一座仿楼阁式的七层石塔,27.4米高,坐南朝北,平面八角,样式和构造具有福建东南沿海浓厚的地方特色,一层塔壁饰有佛教故事浮雕,很是精美。全塔用石块叠造而成,所以坚固非常,宝塔分别在宋元明历经三次大地震,仍然屹立不倒。

  从圣寿宝塔往山下步行几分钟,便到了郑和史迹陈列馆。馆中有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天妃碑”.这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在长乐太平港候风时率部属撰文所刻。碑通高1.62米,碑体宽0.78米,厚约0.16米。碑用黑色页岩作为原料,碑额刻有祥云捧日图案,中央是篆书“天妃灵应之记”,两旁阴刻如意云水纹,碑体四周边框刻有缠枝番莲纹。碑文有31行,一共1177字,记述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等情况。这块碑在中国的航海史上相当重要,是郑和下西洋的最好见证。

  在长乐,留下郑和足迹的,还有位于潭头镇文石村北侧海边的登文道码头。这是当年郑和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码头由条石铺成,长约99.73米,最宽处有3.44米。由于经历数百年的海水冲刷,条石已经参差不齐。在几块石面上,我们隐约见到刻有文字。文保专家介绍,登文道码头是古代长乐客商出远洋的始发地,也是本地读书人进京赶考的出发港。读书人回来后,若是中了举人,便会捐一块石头,并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登文道码头”名字的由来,要想“登文”,就要从这里过。如今,在高考前夕,许多家长也会带着孩子来码头上走一走,希望能像捐献石材的读书人一样,一举夺魁。

  王审知和郑和的故事,虽然有些遥远,但却让福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充满传奇,时光已经走远,长乐郑和公园里郑和的塑像依然眺望着远方,那是大海的方向,曾经,一个民族的航海雄心,是从这里启航。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