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2023年考古技师培训班学员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摘要: 技师代表杨巍发言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技师杨巍,十分荣幸有机会当面向高院长和各位领导汇报我的考古从业心得。高院长在日理万机中亲临这个培训班指导工作,让我们如沐春风,倍感温暖。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将鼓舞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为我院文物修复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我是美术学硕士,雕 ...
 技师代表杨巍发言

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技师杨巍,十分荣幸有机会当面向高院长和各位领导汇报我的考古从业心得。高院长在日理万机中亲临这个培训班指导工作,让我们如沐春风,倍感温暖。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将鼓舞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为我院文物修复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我是美术学硕士,雕塑专业出身,2011年有幸进入考古所文保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石器、陶器及骨质器等文物的修复工作。

  13年来,我在考古所老师们的精心栽培下,参与了以司母辛鼎为代表的考古所所藏青铜器的修复,河北省临漳县出土石佛造像的修复,新疆喀拉苏墓地出土骨质文物保护修复,山东济南魏家庄墓地出土铁器的保护修复,山东高青陈庄遗址、南越王墓、南昌海昏侯、国字山墓地出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贵州遵义杨价墓出土金银器的保护修复等十余个项目。其中参与的“山东济南魏家庄墓地出土铁器”“山东高青陈庄遗址出土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分别荣获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参与的海昏侯出土青铜器、杨价墓出土金银器修复项目均被评为“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杨巍在修复杨氏土司墓出土银器

  我撰写书稿、结项报告共计10余万字;获得参与研发修复的技术专利3个,修复专利技术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并在多地项目中得以应用。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手工艺专题“传统金属工艺”分支编写工作,撰写“阳錾”“平錾”两条条目。我制作的彩绘蟠龙纹陶盘复制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并展出。我还曾8次在部门年底考核中获得“年度优秀个人”。

杨巍在观察国字山墓葬出土器物纹饰

  衷心感谢社科院,感谢考古所领导、老师多年来的提携和栽培,使我从跨界的“门外汉”成长为部门的业务骨干,从掌握单一修复技术的“手艺人”成长为对传统工艺有了研究心得的专业技师。

  欣逢盛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古工作。2021年10月,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今年6月2日,总书记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讲话让我这个基层文物修复工作者倍感振奋,进一步激发了我从事考古工作、文物修复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

  我们都知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古代遗址和文物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失的危险。考古学者通过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等工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需要大量的既有专业技能也有理论知识的复合型文物修复工作者。本次培训班十分必要,也十分及时。通过学习,让我们对考古学理论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让我们学到很多关于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当前“文物科研机构小散弱、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文物科技创新,需要统筹解决。这对我们成为一名新时期优秀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善于跨学科合作。文物保护修复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合作的领域,包括考古学、材料科学、化学、美术学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具备多学科知识积累,同时需要培养极强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第二,善于学习新技术。当下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日新月异,如何运用新技术赋能文物修复、实现全国文物修复工作的互联互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第三,厚植传统工艺。无论新技术如何发展,做有温度的修复依然是文物修复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让现代科技为传统工艺锦上添花,让现代科技散发传统文化魅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在新时代的考古学工作中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高院长及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技师代表王存存发言

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西藏考古队的技师王存存,很荣幸今天能作为代表发言。我和我的同行朋友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从各地汇集到北京,十分荣幸能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的亲自指导。内心的热情与激动彻底抵御了寒风,我与我的同行朋友们度过了非常有价值的5天时光。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辛勤付出。这5天的学习是让我获益终身的,我相信,这5天之后,我们都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活儿干得更好,更能满足我所工作的要求。

  弹指一挥间,我担任考古技师已经快10年的时间了。我依然清晰记得14年夏天,怀揣着激动与不安踏上前往西藏阿里地区的心情,这是我作为西藏考古队技师参加的第一次田野工作。激动的是我知道我即将开始的工作是充满意义的,不安的是那时的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胜任这项各方面都要求颇高的工作。

  从人声鼎沸的街巷到荒凉高寒的无人区,从家里的柴米油盐到考古发掘的出土物,我的心态在转变,思维方式也随着更新进步。

  最初,我的工作是为西藏队领队仝涛老师打打下手,跟在老师身后学习分辨地层、刮面、清理出土物并做编号等基础工作,并为队员们准备饭食等。也正是在仝老师不断地鼓励下,我渐渐对自己多了一些信心,想要去学习更多的考古发掘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我已经能在仝老师的整体统筹下,对发掘进度有基础把握,基本掌握了遗址和墓葬等复杂遗迹的观察、分析和发掘技术,同时也熟练掌握了绘图、照相、航拍等技能。意志力和体魄也在艰苦地区得到了极大的磨炼。

  在遥远的边疆地区做工作,开车是必备的技能之一,我也在工作中成长为一位技术过硬、很少迷路、从未出事故的高原女司机,房车、皮卡等多由男生掌控的大车、硬车,也能顺利驾驭。同时我也学会了在有限的条件下为考古队员准备热腾腾的饭菜的手艺。目前还在学习拓片、器物修复、地理测绘等技术,争取在未来不但能够从事田野发掘工作,还能在整理发掘报告中取得进步。

王存存在青海泉沟一号墓墓地清理吐蕃壁画墓出土的金冠

  我的人生阅历也因为我的这份工作而更加精彩。我在阿里地区分阶段工作了3年时间,近年来在青海省海西州亦工作了数年。我们队伍的发掘工作及相关成果获得了两次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一次是2014年度西藏阿里地区的曲踏和故如甲木墓地,一次是2019年度的青海泉沟墓地。在阿里地区,首次科学考古出土了黄金面具和天珠;在青海泉沟墓地,我们发掘了青藏高原第一座吐蕃时期的壁画墓,在对其清理发掘的过程中,领队老师没有遗漏遗迹的每一个角落,这份细致和严谨深深影响着队伍中的所有人,使得我们发现了藏在棺椁后壁的暗格,最终发现了震撼世人的珍珠冕旒鎏金王冠。我总是很自豪地向别人谈起我的工作经历,这份工作成为我生命中珍贵的部分,能为中国考古学做出一点螺丝钉的贡献,是曾经的我都不敢想象的。

王存存在青海泉沟一号墓墓地参与揭取第一张完整的壁画

  因为工作地点的恶劣气候,每年我们外出的时间稍显有限。但无论是田野工作还是室内工作,我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以前的我不敢妄谈“喜欢考古”,我总是担心我自己的能力远远达不到老师们的要求,但是在领队老师,以及考古所其他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我也逐渐变得自信而开朗,我相信我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只要考古所有需要,我就能上,不怕艰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青藏高原考古是新时代边疆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自己在多民族地区的考古工作经历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在考古发掘的古代遗物中,在与少数民族同胞的接触过程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我国多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共生是由来已久的。

  我是一位考古人,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有两个非常可爱的孩子。我庆幸这十年里我拥有了一份值得我奉献一生的工作,虽然亲身陪伴孩子的时间变少了,但我的孩子们都为他们的母亲能从事这个行业而骄傲,我相信他们能在母亲的感染下更加茁壮成长。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在家里忙得晕头转向的家庭主妇,也不再是那个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对一切事都显得畏畏缩缩的人。在不断的磨炼中,我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从业人员,成为了能熟练使用考古发掘技术与辅助科技的,称职的考古队技师。

  我十分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我的鼓励和认可,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西藏考古队的关心,尽管我们在高寒地区开展工作,但是领导的关心关怀常常让我们倍感温暖和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起好一颗螺丝钉的作用,作为领队的得力助手,为考古队的工作保驾护航。

技师代表程二利发言

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叫程二利,来自二里头工作队。在郑州大学攻读考古学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过郑州大学和西安市考古所合作的西安缪家寨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山东滕州北台上遗址的资料整理工作。硕士毕业后先参与了郑州商城亳都古巷区域的考古发掘,2022年开始进入二里头考古队工作。

  进入二里头队后,我先后参与了二里头遗址第八区和六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在第八区发现宫城北路向西延伸440多米,在第六区宫城东路以东270多米新发现一条与其平行的主干道路,道路两侧发现了夯土墙垣,还有陶窑等手工业遗存。由此我们推测二里头遗址是以主干道路和两侧的夯土墙,规划形成多网格式布局。这是二里头都邑和先秦城邑布局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这些新发现在今年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2004年发现的宫城城墙等考古发掘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8年之后,二里头的重要发现再次获此殊荣,并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发布会上发布。此外,我还承担了大部分发掘影像拍摄工作。影像记录在现代考古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参与的这些工作能为二里头遗址考古作出贡献,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添砖加瓦,内心非常高兴。

程二利在二里头遗址Ⅷ区清理墓葬内发现的人骨

  在工作中,我们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目标来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这使我们考古工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程二利在二里头遗址清理Ⅷ区灰坑出土遗物并测绘

  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201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指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以二里头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并步入王朝的引领者。有幸进入二里头考古队,获得此次培训的机会,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让我更加有动力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前进。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新的技术方法,熟练运用研究方法,弥补自身在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尽可能成为一名思想建设完备、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考古工作者,继续为我国的考古事业添砖加瓦,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技师代表何凯发言

  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叫何凯,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历,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的一名考古技师。今天,能够作为技师代表发言,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我感到十分荣幸!

  我是名副其实的考古技师“三代”。新中国成立后,考古所安阳队在殷墟考古发掘中培养的第一代考古技师有5个人,我的爷爷何振荣就是其中之一。我的父亲子承父业,也成为一名考古技师,现在仍在参与殷墟的考古工作。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在考古工地上“玩儿土”,也常到安阳工作站玩耍,耳濡目染,对考古工作的意义和辛苦,也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理解。最终,我也光荣地成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技师团队中的一员!

何凯使用RTK在考古工地布设探方

  我从2011年开始参加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参加过殷墟刘家庄北地、豫北纱厂、洹北商城、殷墟遗址博物馆、濮阳蛋库等地点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老师们的关心和培养下,我全面掌握了考古勘探、发掘、摄影技术,熟练使用全站仪和RTK等设备,完成田野考古遗存清理、测绘工作。我还充分结合自身的计算机专长,能够利用绘图软件和三维重建软件,绘制遗迹分布图和遗迹、遗物的三维模型。此外,我把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在安阳队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耐心修改下,最终发表在《三代考古》《中国文物报》等刊物上。

何凯使用手持式光谱仪对红烧土进行土壤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考古工作。安阳工作站党小组坚决落实院党组学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的指示,及时组织技师学习、讨论,让我得以对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时刻激励着我的考古工作。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说:“殷墟我向往已久”,“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这方面,考古事业居功至伟。”作为一名在殷墟工作的考古技师,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的考古工作非常有意义!在殷墟工作,我接触到的遗迹、遗物都是商代的,那正是中华文明特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亲手触摸过的甲骨文,是延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重要起点;我亲手清理的青铜器,正是那个最强盛的青铜时代的代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明;三千年后,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亲手把殷商文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研究古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次培训班上,各位老师们深入浅出的授课讲解让我收获颇丰。我们不仅参观了中国考古博物馆,同时学习了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考古研究所的历史,加强了考古工地的安全、保密意识,增加了田野考古发掘中的技术和经验,比如考古测绘,考古绘图、现场取样及保护等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为能够成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技师团队的一员而自豪。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将继续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殷墟的考古事业努力奋斗!

技师代表李云鹏发言

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大家好!我叫李云鹏,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现为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专业技师,很高兴今天能够作为本次学习的学员代表发言。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致信祝贺,充分肯定了100年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考古工作的关心、关怀与支持以及重要的指示精神,使我深受鼓舞,因此在经过两年的学校学习后,2022年夏天,我争取到了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实习的机会。期间,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先后参加了内蒙古巴林右旗脑特盖、那斯台、敖汉旗城子山、鸭鸡山、大甸子、西大梁等遗址的调查及资料整理工作,并参与了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红山文化聚落发掘简报的整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实习的经历使我坚定了将考古学作为毕生事业的信心,最终在今年6月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后,通过层层筛选,我于9月正式入职内蒙古第一工作队,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李云鹏在西大梁遗址房址F1内部刮面

  今年6月至10月,为推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夏家店下层文化综合研究”的申报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联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敖汉旗博物馆及赤峰学院对敖汉旗西大梁遗址进行了发掘。西大梁遗址是一处性质较为单纯、保存较为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面积近15万平方米,我也有幸全程参加了遗址的发掘工作。发掘伊始,考古队便遇到了诸多困难,如遗址邻近的村庄受地势和气候影响,常年缺水,发掘工作及生活用水成了一个大难题;遗址所处位置较为偏远,附近公共设施不全,村庄内甚至没有小卖部,队员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此外,周围的几个村庄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原因,缺乏劳动力,也使得寻找民工师傅这一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考古队员们跑遍了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庄,积极进行队站建设,在院、所领导的关怀以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支持下,最终成功解决了面临的各种问题。

李云鹏清点核对西大梁出土骨器

  西大梁遗址本年度共清理房址、墓葬、灰坑、灰坑葬、墙体、活动面、炭化粟黍堆积层等重要遗迹现象80余处,出土珍贵文物近700件。作为西大梁考古队的一员,在本次发掘中,我主要参与了遗址的发掘及出土文物的管理工作。在对文物库房的管理过程中,遗址出土的珍贵遗物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考古学的魅力与先人们的智慧;9月底,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负责的探方及邻方内发现了成片的、最厚约40公分的炭化粟黍堆积层,对于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作为考古技师队伍中的新成员,很荣幸能得到参加本次考古技师培训班的机会。短短几天里,我学习到了很多真知识、硬本领,也在同前辈们的交流中收获颇丰。在此,深深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关心、教导与支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学以致用,为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华民族历史的展示与构建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技师代表于忠昌发言

尊敬的高院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第二工作队的高级技师于忠昌,1994年进入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接近30年了。非常高兴能来参加首届考古技师培训班。我感到这是院领导对我们技师队伍的高度重视和认可,让我们备受鼓舞。下面我谈两点感受。

  一、考古工作条件的飞跃式发展

  我是参加完著名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后,1994年被招录到汉唐考古研究室内蒙古工作队的。记得第一次到北京的工作队驻地,那是一个小村庄,还是在山里,过了几天才知道这里是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是考古所临时租借的驻地。那时候住在年久失修的小平房内,生活条件比较简陋。头几年主要是跟着老技师学粘对陶器等,加上我一共才3位技师,外加一位专职做饭的师傅。因为那里是博物馆的后山,平时很难见一次外人,工作单调,安静,整天对着盆盆罐罐过生活。

于忠昌在辽上京皇城遗址2019JZ2采样

  那些年,工资很低,很难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一年放一次假,也不能照顾农村的家人。有些技术很好的技师为照顾妻儿无奈离开工作了20年的考古行业,我感觉到他们有太多的不舍。我也曾经有过动摇。1999年,我跟随内蒙古工作队董新林队长去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发掘辽墓。这是我第一次作为技师参加考古发掘。当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是在深山里面搭帐篷居住,距离最近的村子十公里。当时没有电动交通工具,吃水很困难,一个月也不能洗一次澡。一次下大雨,我们只保住了四个帐篷中的一个,因为里面放着发掘设备、发掘资料等。我们的衣服、被褥全部被淋湿。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考古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的工作条件也越来越好。目前我们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所在的内蒙古二队(2003年改称)工作站,是县政府借给我们的文化局的楼房,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工作站驻地有整理室、照相室、绘图室、图书室和厨房;不仅能每天有淋浴洗澡,而且每日三餐都能吃到新鲜肉菜。特别是今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很多房间都安装了空调,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考古所领导给我们技师都办理了社保和五险一金。不仅养老无忧了,而且按月由考古所统一发放工资,固定工资明显提高,让我们工作有了动力。技师作为考古所的第二梯队建设,得到院领导和考古所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对我们老技师给予了关心和爱护,而且对技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队近年新招录的技师基本都是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才,无疑对考古队的发展更有利。我做一名老同志,也倍感压力,需要不断努力进取,才能在协助队长带好年轻技师的同时,自己还能保持技术的领先,更好地为田野发掘和整理研究服务。

于忠昌在辽上京皇城遗址2019JZ2拍摄遗迹照片

  二、内蒙古二队团队的建设

  在院领导和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董新林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通过对内蒙古巴林左旗辽祖陵遗址和辽上京遗址的考古发掘,内蒙古二队(辽上京考古队)的团队建设越来越好。

  2003年发掘辽祖陵遗址时,我们只有3名技师,而且工作能力都在上升期,发掘、测绘、绘图技术都有待提高。2011年开始发掘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时,技师队伍增至6人,队领导把我们分为发掘组和测绘组,在专项培养的同时,还培养大家的分工协作和团队意识。开始在工作中有些沟通的摩擦,但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都逐渐成为城市考古发掘中技术较为娴熟的高级技师和测绘专家。内蒙古二队训练我们精耕细作发掘清理和精细化测绘的同时,虽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日常生活中,又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关照有加。正因为这样,内蒙古二队团队逐渐成为一支团结、向上、务实、求真的团队。在发掘的间隙,我们还建立临时党支部,群众也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受到鼓舞,在工作中也努力提高。

  我参与发掘的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推进了辽上京布局和沿革的研究。首先确认辽上京皇城内环套宫城的都城格局;其次通过皇城和宫城的城门、主要街道和宫城轴线建筑等线性遗迹的考古发掘,证实了辽上京皇城、宫城在辽代的朝向是东向,是以东向为轴线规划设计的。我作为内蒙古二队的一员,有幸参与并亲手发掘,倍感荣幸。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董新林老师带领团队代表考古研究所依托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工地,圆满主办了7届城市考古高级研修班和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等,为全国各省市考古单位培养了近百名城市考古的骨干。

  我作为团队中田野发掘的探方负责人之一,协助做好培训工作,近距离地接触到不同省市考古行业的老师,和各位老师一起在工地刮面、认土,深入理解辽上京考古队遵循的精耕细作的考古发掘、关键性的解剖发掘理念的同时,也在和各位老师交流中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最后再次感谢院领导组织这次培训班,让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新知识。感恩我所热爱的考古工作,让我能在国家级研究所与诸多考古精英一起工作,让我能结识董新林老师和汪盈老师等可敬的师长,结识我亲如兄妹的同事。我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努力工作,不负院领导和考古所领导对我们的厚爱。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