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考古学》2024年第1期

摘要: 点击图片订购《考古学》摘 要边疆考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心聚力魏 坚 兰 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继续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边疆考古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边疆考古的视角切入 ...



点击图片订购《考古学》






摘 要




边疆考古为建设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凝心聚力
魏 坚  兰 博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继续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边疆考古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边疆考古的视角切入,通过边疆地区的实物资料丰富和充实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构建中国边疆考古研究学术体系,探索边疆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丰富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边疆地区民族文化在融入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充实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边疆考古作为发掘边疆地区民族历史文化最有效的手段,以实证的角度阐释边疆地区民族文化的文化特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心聚力。
【关 键 词】边疆考古;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第二个结合”;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作者简介】魏坚,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教授;兰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京),2023.4.16~24


死亡考古学刍议
李梅田
【作者简介】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原文出处】《南方文物》(南昌),2023.4.38~45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隋唐五代壁画墓与中古文化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0&ZD249)。


无人机考古调查方法初论
李宇奇  王紫玉
【摘   要】无人机考古调查是近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遥感考古方法。我国考古学者虽然对无人机已使用较多,但对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大面积考古调查的讨论尚比较有限。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无人机考古调查工作和笔者的自身经验,对无人机考古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推动无人机在我国考古中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关 键 词】遥感考古;考古调查;航空考古;无人机;摄影测量
【作者简介】李宇奇、王紫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华夏考古》(郑州),2023.3.128~138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疆焉耆盆地古代山麓水利设施研究”(19CKG01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122021396)资助。


华北地区细石叶组合演变
与生态适应研究
朱之勇
【作者简介】朱之勇,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10068)。
【原文出处】《考古学报》(京),2023.4.435~458


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
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
自然环境背景
张鹏卜  王妙发
【摘   要】对东北地区229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时空变化和类型分析发现:早期遗址稀疏分布于千山山麓地带和松嫩平原东部地区,约57.1%的遗址所在海拔低于200米,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型和岗丘台地型;中期遗址集中分布于东部山地的中小河流两岸,约58.8%位于200-400米区域,主要为河谷阶地型;晚期遗址拓展至半个东北地区,在嫩江中下游、辽河下游、千山山麓地带、牡丹江下游、穆棱河上游、布尔哈通河流域、绥芬河流域等地区密集分布,约49.4%数量在200-400米区域,主要为河谷阶地型,少数为岗丘台地型和山地丘陵型。遗址分布总体由东南部向西北部、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拓展,这一变化可能是人类通过革新石器技术、保持高流动性、改变狩猎方式、强化资源利用等多样化策略以适应气候环境变化的结果。
【关 键 词】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空间分布;类型;自然环境
【作者简介】张鹏卜(1991-),男,陕西西安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妙发(1952-),男,上海人,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地理学、中日交流史等研究(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历史地理研究》(沪),2023.3.99~114


太湖流域史前植物性
食物资源初探
——以朱墓村等遗址为例
邱振威
【摘   要】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关 键 词】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体系;植被历史;考古学文化变迁
【作者简介】邱振威(1990-),男,理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田野考古(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中国农史》(南京),2023.5.3~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坝上草原全新世早期的旱作农业与人类适应:以兴隆遗址为例”(42107470)。


商代铸铜工业结构体系研究
赫素祯  张国硕
【摘   要】从目前考古发现的铸铜遗存来看,商代铸铜工业有诸多一致性,但不同遗址中作坊的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等还存在差异。铸铜生产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行业标准”,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工,逐渐形成了以礼器为核心的生产格局。都城是商代铸铜工业的中心,周边方国地区铸铜业的发展受中央管控政策的影响。铸铜作坊根据属性可分为商王室设置、地方中心设置、族邑设置、工用或民用设置四类。铸铜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变化可能是商王朝为适应贵族阶层对铜礼器日益增长的需求,维护商王朝以铜礼器为核心的统治地位,对铸铜工业的管理模式不断做出调整的结果。
【关 键 词】商代;铸铜;结构体系
【作者简介】赫素祯、张国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原文出处】《中原文物》(郑州),2023.5.41~5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代礼制形态及‘周因于殷礼’的考古学研究”(批准号:21AKG003)的阶段性成果。


东周时期古式青铜罍与
华夏边缘的族群认同
郎剑锋
【摘   要】在形制和装饰方面具有早期特征的32件古式青铜罍,可以划分为圆肩、折肩两类,二者分别以中原地区商末周初、西周中期的同类青铜罍为原型进行了仿制。古式青铜罍的时代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分布于范围广阔的华夏边缘地区,构成了一条新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结合“华夷之辨”的历史背景与族群认同理论,古式青铜罍可视为东周时期华夏边缘地区的“族群标志”。古式青铜罍象征着更加久远的时代,因而同时具有“超越本地”和“超越现实”的价值属性。古式青铜罍主要为社会上层所拥有,是东周时期华夏边缘地区存在“社会上层交流网络”的考古学证据,社会上层通过古式青铜罍等物品所代表的文化或意识形态权力来实现其“领导策略”。
【关 键 词】古式青铜罍;华夏边缘;族群认同;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社会上层交流网络
【作者简介】郎剑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23.5.75~87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山东地区古代青铜器综合研究”(21RWZD05)、“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研究成果。


考古所见张骞时代之大夏:
阿伊·哈努姆的最后阶段
陈晓露
【摘   要】“大夏”之地,较为广泛地为中原人所知,见于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向汉武帝的报告中,其地望所在,在“大宛(费尔干纳盆地)东南二千余里、妫水(阿姆河)南”,即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姆河上游两岸地区。“大夏”是张骞亲身访问的四个中亚大国之一,汉武帝曾对其表现出格外的兴趣,“数问骞大夏之属”,通乌孙、事西南夷皆由此而来。在张骞笔下,大夏是一个土著定居、城邑林立、民弱畏战的国度,是可以“招来而为外臣”的对象。不过,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张骞到达时期的大夏城郭仍不甚了解。在大夏考古发现的诸多城址中,阿伊·哈努姆(Ai Khanoum)是发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了解情况最多的城址。根据发掘者的分期,阿伊·哈努姆的最后使用阶段与张骞到达的时间相差不多。本文拟结合阿伊·哈努姆的考古材料,尤其是其最后阶段的资料,对张骞时代大夏地区的历史状况进行初步考察。
【关 键 词】阿伊·哈努姆;大夏;西域城址;中亚考古
【作者简介】陈晓露,中国人民大学“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原文出处】《西域研究》(乌鲁木齐),2023.4.99~11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团队培育计划“中亚早期城址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0XNQ021)项目成果。


魏晋时期晋式銙带的
考古学研究
刘德凯
【摘   要】通过考古类型学分析,本文厘清了魏晋时期晋式銙带的时空框架。该类带具发轫于东汉晚期,降至三国时期分别在曹魏与孙吴的皇室附属作坊内制作。西晋统一中国后,在重新树立国家身份秩序的历史背景下,晋式銙带被纳入服饰制度中。作为政治信物,晋式銙带的制作、流通、使用、随葬均有严格的管控。通过赐予和朝贡册封体系,包括晋式銙带在内的服饰被中央政府分配给地方豪族及周边政治体的首长层。晋式銙带的制作与流通,反映了两晋时期建立稳定社会秩序的尝试,以及中央对地方势力和东亚国际秩序的经营。周边政治体对晋式銙带的模仿制作,体现了东亚范围内中国金属工艺与政治制度的传播。
【关 键 词】魏晋;晋式銙带;服饰制度;金属制品;生产流通
【作者简介】刘德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原文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京),2023.10.44~62


公元前三千纪黍西传与
欧亚大陆人群的文化交流
王 茜  邓 晨 王建新
【摘   要】公元前2400年前后,沿着亚洲内陆山脉廊道,通过早期人群的移动、迁徙和交流,黍被带到了中亚地区。公元前2000年前后,黍快速传入印度河流域,并经由海上传播至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东北部地区。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和后半叶,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处于早期城市文明发展的高峰,黄河流域也已步入早期文明阶段,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早期文明的扩张,推动了东西方人群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促进了黍的西传。
【关 键 词】黍;植物考古;传播路径;中亚与南亚;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王茜,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讲师,博士,从事南亚考古研究(陕西 西安710069);邓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王建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7)。

【原文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2023.6.45~56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文明化进程研究”(2022G007)。


从爱琴海到唐长安
——新发现唐三彩希腊海神特里
同造型角杯研究
葛承雍
【作者简介】葛承雍,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原文出处】《文物》(京),2023.8.74~85


世纪中国铜镜的“外销”
——以爪哇海域沉船出水材料
为中心
陈灿平
【关 键 词】爪哇海域;沉船;“外销”铜镜;9~10世纪
【作者简介】陈灿平,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石家庄 050024)。
【原文出处】《考古》(京),2023.8.104~120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