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方考古》第22辑

摘要: 编者: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编辑部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ISBN:9787030778062✪感谢科学出版社对本次推送的大力支持。目录新乐下层文化新探 高云逸(1)牛河梁遗址与牛河梁文化 成璟瑭 徐韶钢(13)山东出土几件商代北方地区青铜器探析 杨丁(29)徐国青铜礼器铭文探微——以结构、分类及铸造方式为中心 苏超(39)司马南叔匜读释  ...


编者: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编辑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ISBN:9787030778062


✪ 感谢科学出版社对本次推送的大力支持。


目录


新乐下层文化新探 高云逸(1)

牛河梁遗址与牛河梁文化 成璟瑭 徐韶钢(13)

山东出土几件商代北方地区青铜器探析 杨丁(29)

徐国青铜礼器铭文探微——以结构、分类及铸造方式为中心 苏超(39)

司马南叔匜读释 黄锦前(53)

论东周秦墓人殉的嬗变 印群(60)

“俑”称古今辩 于保田(72)

西汉建章宫双凤阙试析 孔凡一 刘艳菲(91)

济南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发现和研究 房道国 赵姝(103)

寨里窑窑具研究 邢琪 孙颖 葛美芳(140)

武当山遇真宫出土“敕奉安真武神记”碑刻释读 康予虎 方胜强 丁景玉 舒成海(153)

山东烟台大仲家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印痕调查和研究 〔日〕小畑弘己 〔日〕宫浦舞衣王富强 〔日〕宫本一夫栾丰实(162)

早期盐业聚落中的植物利用——宁波大榭遗址植物遗存分析 郭珊瑞 雷少 靳桂云(180)

河湟地区史前先民木材利用研究 贾茵 肖永明 傅罗文 靳桂云(194)

酒类遗存的残留物分析——问题、方法与展望 李敬朴 杨益民(206)

陕西临潼康家遗址石制品研究——以T26出土石制品为例 孟凡宁 秦小丽(225)

论后石家河玉器及其社会 〔日〕黄川田修(263)

齐家文化玉凿形器功能蠡测 翟少冬(293)

韩国青铜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研究 〔韩〕黄昌汉 著 包永超 译(303)

韩国青铜器时代石器制作及使用的最新研究动态 〔韩〕孙晙镐 著 包永超 译(324)

关于《东方杂志》题图问题的商榷 鲁詹(335)



摘要


牛河梁遗址与牛河梁文化

成璟瑭 1徐韶钢 2

(1.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牛河梁文化继承本地区夹砂筒形罐、“之”字纹、石构墓葬等传统,同时发

展了很可能由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波及而来的钵类盛具以及彩绘陶等文化因素,以筒形

器、塔形器等与原始宗教、崇拜、祭祀等有关的陶器出现为重要特点,形成了新的考

古学文化。本文以牛河梁文化为切入点,坚持从材料出发,坚持从年代判断、性质分

析、谱系考察、源流探讨、背景研究等基础问题入手,反思考古学文化命名这个既基

本又核心的问题,摒弃概念庞杂、讨论不便的“红山文化”命名,结合学术界近年提出的“查海时代”概念,提出了“红山时代”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西水泉文化、小东山文化、牛河梁文化以及东山嘴文化等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借此以讨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碰撞与裂变、消亡与发展等问题。本文深刻意识到由地理环境与生产水平决定的渔猎经济与农业经济等生业类型的差异,在梳理西方的“权杖文化”与东方的“斧钺文化”传播与赓续推动的文明进程后,围绕祭祀、宗教等神权与武力、冲突等军权的萌芽与发展等核心内容,注重“王-神古国”与“神-王古国”的区别与联系,就文化的发展、文明的产生、国家的萌芽做了有益探讨。

山东出土几件商代北方地区青铜器探析

杨 丁

(烟台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随着商人势力的东进,东夷文化不断受到冲击,到殷墟晚期商文化和商势

力逐渐占据了山东大部分地区,将山东地区纳入了商王朝东土的范围。山东地区商代

铜器在类别、组合、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的发展演变上,都与中原地区具有相当大的

共性。商代晚期,北方地区铜器开始出现于山东地区,主要来源地为陕北及晋西北黄

河两岸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两地远隔重山万水,直接交流的可能性不大。山东

地区出土的北方地区青铜器占有族群多为商人及商势力,所属族群有曾在北方地区存

在或驻足过的迹象,后随着商王朝统治策略的转变,这些族群及其分支参与了商王朝

对东方地区的扩张活动,山东地区所见的商代北方地区铜器的来源或许也与此有关。


论东周秦墓人殉的嬗变

印 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东周时期是历史的转型期,该时期墓葬的人殉现象只见于一部分诸侯国墓

葬里,而东周秦墓之人殉可称为东周时期人殉之典型。东周秦墓的人殉现象表现出一

定的阶段性,东周秦墓的殉人数目在春秋时期较多,春秋的早期就发现得不少,春秋

中晚期发现得更多,似乎达到了高峰的阶段。至公元前 384 年之后的战国中期,秦国殉人墓以及殉人数量则基本上未见,这应当和“止从死”法令的颁布密切相关 , 也反映出了当时秦国的律法之严。到了战国晚期,秦墓的人殉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多,这些殉人现象或与秦军的战争活动有关,殉葬者的身份似乎是战俘。此时秦墓殉人现象之地域分布是以秦国新占领的地区为特色,并且其殉葬方式亦出现了新特点,如侯马乔村墓地所发现的将殉人置于围沟里的新型殉葬方式。

河湟地区史前先民木材利用研究*

贾 茵 1,2 肖永明 3 傅罗文 4 靳桂云 5

(1. 孔子博物馆;2.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5.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内容提要:河湟地区沙隆卡、寺洼和齐家坪三个遗址均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木炭遗存,

经科学鉴定,发现有松属、榆属、沙棘属等 28 个种属,种类较为丰富。研究发现,松属在先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作薪柴、房屋建筑材料等,除此之外,先民可能会采集沙棘属、梨属等果树的果实食用。同时,根据发现木炭的保存状态,我们推测,先民在采集木材进行利用时,有一定策略,会选择一些小直径、易燃的木材作为燃料。上述发现提供了对河湟地区史前先民木材利用方式多样性认识的新证据。


齐家文化玉凿形器功能蠡测

翟少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洮砚制作工艺尤其是用于雕刻的刻刀进行细致观察,对齐家文

化玉凿形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雕刻是洮砚制作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而刻刀则是进行

雕刻的重要工具。制作洮砚的刻刀刃部形态多样,有尖刃、圆刃、平刃、凿形刃、铲

形刃等,长度在 14~18 厘米,有的一端为刃,有的两端皆为刃,有的装柄使用。制作洮砚的刻刀为合金制成,比洮砚的石料——泥质或砂质板岩硬度高出很多,用来雕刻洮砚较为容易。齐家文化的玉凿形器分为两类,一类两端皆为刃,长度比洮砚刻刀短,和殷墟出土的玉刻刀的长度相若,可以卡住虎口,能够当刻刀使用;另一类仅一端有刃,可以装柄当作刻刀使用。另外,齐家文化中的玉凿也可以作为刻刀使用,长款的可以直接手握,短款的可以装柄使用。刻刀的出现表明有了专门的雕刻工具,雕刻技术可能开始专业化。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