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专访麦积山论坛与会专家 畅谈绿色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 麦积山论坛可成为多方位政产学研交流平台——访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鸣元  7月22日,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学实验室主任何鸣元参加了绿色催化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的开幕式,并主持了当天上午的论坛报告。在下午的报告会间隙,这位77岁的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精神矍铄。  何鸣元说,目前,天水配合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在麦积山建设了永久性会址,这为绿色催化专家 ...

麦积山论坛可成为多方位政产学研交流平台
——访中科院院士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鸣元

 

 

  7月22日,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学实验室主任何鸣元参加了绿色催化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的开幕式,并主持了当天上午的论坛报告。在下午的报告会间隙,这位77岁的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精神矍铄。 
  何鸣元说,目前,天水配合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在麦积山建设了永久性会址,这为绿色催化专家智库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下一步,天水市和甘肃省政府可以利用论坛永久性会址良好的设施和条件,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考虑,把麦积山论坛打造成国内有特色、有影响的政、产、学、研交流平台。 
  在接受采访时,何鸣元简要叙述了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的创办过程。他说,绿色催化是化工科研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以前每年不固定场所的都要举办这一科研项目的论坛。后来有一次在上海举办论坛时,有一位院士提到了腾格里沙漠化工企业排污的事件,引起与会专家的震惊,大家觉得有必要帮助西部发展绿色化工,保护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于是,论坛后来在兰州举办了几次。在兰州举办的过程中,引起天水市政府的关注,并于2015年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兰州分离科研所、甘肃中科药源公司共同主办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并决定在天水建设永久性会址。随后又依托论坛,于2016年组建了32位院士和多位长江学者、教授组成的“中国绿色催化专家智库”。这样,一个集政、产、学、研于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就搭建起来了。 
  何鸣元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促进企业和技术开发方面进行了有效对接,并在锂的萃取技术以及无汞催化剂的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当谈及智库和论坛如何与天水经济发展对接,助推天水经济发展时,何鸣元说,鉴于天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现有的产业基础,智库从一开始就和天水市政府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不一定做大规模的化工投资,而是尽量做一些文化旅游、电子电器、半导体等产业,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天水的自然生态环境。

 

打造中西部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模板
——访长江学者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小年
 

 

 

 

  “正如郝远副省长与何鸣元院士所倡导的,麦积山论坛将始终以科学为起点,助推西部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将天水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板。”7月22日下午,前来参加2017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的长江学者、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小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李小年是浙江省工业催化学科带头人及首席教授,长期从事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以及教学工作。谈起论坛发起的初衷,李小年说,长期以来,由于各方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西部的经济一直处于欠发达状态,希望通过麦积山论坛的举办,引起国内高端学术界对西部发展的关注,助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参加了第一届麦积山论坛的李小年对去年论坛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满意。他说,首届麦积山论坛的召开,引起了包括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一大批院士的关注和认可,可以说在国内高端学术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从产业方面来说,去年组织开展的“院士行”活动,就青海锂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讨,对国内整个高端锂产业的顺利进行已经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而同去年相比,2017年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不但参与人数更多、讨论问题更广,而且论坛的定位更加明确,对产业的关注度也更高了,相信本届论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李小年认为,麦积山论坛的成功举办同天水市政府的积极筹备和努力接洽密不可分。他说,天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又积极举办科技领域的高规格会议,探索新的发展方式,这对天水乃至整个西部的发展都意义非凡。作为中国绿色催化专家智库的发起方和麦积山论坛永久举办地,希望天水借此机会,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扩大天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实现天水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

 

国家需要解决的事就是科技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事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刘中民
 

 

 

 

  在我国能源化工科研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无疑是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科学家,在本届论坛上,刘中民作了题为《以甲醇制烯烃为例探讨基础应用与研究的联系》的讲座。 
  7月22日下午,在进行完论坛讲座后,刘中民接受了与会媒体的集中采访。作为第二次来天水的专家学者,他说天水宜人的气候,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都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非常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天水不光积极筹办绿色可持续发展论坛,还专门为论坛建设了永久性会址,这种对前沿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非常令人感动。下一步,希望将论坛讨论的技术成果转化到甘肃,转化到天水,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煤化工领域的科研专家,刘中民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老本行。他说,我国石油资源匮乏,但煤炭储量相对丰富,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用煤代油实现能源转换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能源供应领域的一大难题,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近年来却在煤化工领域的煤制烯烃、煤制乙醇等项目上取得成功,取得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外国人关注我们的煤制汽油、煤制乙醇技术,就像全世界人关注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一样。”刘中民笑着说。 
  刘中民还说,目前,我国正处于煤化工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西部地区,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让煤炭实现清洁利用,打造全新的生态用煤之路。如果将传统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很好地协调起来,那么对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战略意义。 
  “只要是国家需要解决的事,就是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事!”刘中民说,煤炭清洁的高效利用,除了要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外,更需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在西北地区举办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平台。而本届论坛主题既兼顾“前沿”,同时追求绿色可持续,讨论范围之广,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尤其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探讨非常值得关注。

 

让更多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落地甘肃
——访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吴骊珠

 

 

  在本届麦积山论坛上,有一位出生在天水的专家,她就是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骊珠。 
  在7月22日举行的麦积山论坛报告会上,吴骊珠作了光化学转换的报告,并就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交流。 
  站在报告席上,这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专业领域的造诣让人感到可敬,又因为她出生于天水,更让人感到可亲。 
  吴骊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出生在天水,在甘肃成长起来的一名科研工作者,她深深地感受到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成果落地甘肃老家,对于改善民生、造福家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甘肃而言,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已不允许再有生态上的破坏,因为从国际、国内早先发展起来的化工企业,目前不得不面对如何减少、避免污染所要进行后续治理的现实。对于甘肃已有的化工企业来说,能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端的人才出谋划策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甘肃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研队伍中,对于要落地甘肃的新建企业、新技术来说,可以从源头上克服很多问题,让先进的技术服务甘肃,从而促进甘肃的经济发展。 
  吴骊珠说,天水,天上之水,不愧有“塞外江南”的名称,来到天水,让人感觉到生态环境保持的相当好,自己作为天水人也感到很自豪。天水市承办麦积山论坛,并将会址永久性定在天水,足以见得天水市对于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有众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出谋划策,将各方力量集合在一起,必将作出更有用的事情,作出更大的事业。 
  谈及本届论坛的规模以及参加论坛的感受,吴骊珠说,在一个论坛上能有32位两院院士,50多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教授参会,规模相当大,在国内也是少有的。希望麦积山论坛能够不断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以更加宽阔的胸怀接纳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吸引更多的先进技术落地甘肃。(天天天水网全媒体记者郝勤学 吴丽娜/文 天水市政府网吴秀峰/图)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