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解读 | 波斯波利斯宫墙上的密码
斑驳宫墙,诉说千年往事
走近波斯波利斯宫殿遗址,那无尽的、精雕细琢的宫墙壁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它们跃然于石砖石柱之上,每一笔都刻画着波斯帝国千年辉煌的过往,生动再现了盛世波斯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曾经辉煌无双
政治密码
公元前522 年, 居鲁士通过一系列征服, 建立了古代西亚地域广袤的波斯帝国。波斯帝国不仅为古代西亚文明作了一个总结, 而且它所开创的一系列政策和统治方略也为后世统治者所模仿和借鉴, 被任何无偏见的历史学家所称道。
▲居鲁士大帝塑像
波斯帝国建立后, 对地域广袤、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庞大帝国进行了有效的统治, 特别是在大流士一世改革后, 更是建立了高效的行政体系。他把全国划分为20 个行省, 每个行省都由一个省长统治,代行国家的权力, 省长通常由国王指派的波斯贵族或米底贵族担任,各地地方官对省长负责。但另一方面, 省长又要受到直接向国王负责的军事官以及同样直接向国王负责的被称为“王之耳目”的帝国巡查官 的监督。这样, 整个帝国就形成了“一个寻求平衡中央权威与地方自治的体制”, 通过这一平衡体制, 帝国的统治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图片]犹大王国在公元前586 年被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就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 处于被征服地位。波斯帝国建立后, 原犹大王国所在地犹地亚地区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独立, 但是, 作为被征服民族, 它的政治地位却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以尼希米—以斯拉改革为界, 明显地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即从神权自治阶段到行省自治阶段。
▲曾经万国来朝
经济密码
波斯帝国对被征服民族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在大流士一世的改革中确定的。为了消除帝国各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平衡, 巩固国家的统一, 大流士一世对帝国的经济制度特别是赋税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他下令重新丈量全国耕地面积, 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把土地分成若干等级, 从而确定各地应缴纳赋税的数量。希罗多德把波斯帝国的行省分为“纳税的行省”、“免税的波斯”和“不纳税而奉献礼物”三类。
尼希米改革后, 犹地亚由于政治地位上的变化, 其经济状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于犹地亚从过去的行省辖区变成了自治行省, 因此, 它只向国王缴纳赋税而免除了从前的行省剥削, 加之“大流士所确定的赋税数量是比较适中的”, 从而使得犹地亚经济出现了相对繁荣的景象。特别是改革后, 耶路撒冷祭司及其后代获得了免税的特权, 加之犹地亚可以自己发行货币, 负责自己内部的税收等权利的取得, 更为其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犹太人口增加了, 原先无人居住的城镇如提哥亚、贝特诸尔、楷拉等已有人居住, 在遥远的耶利哥, 甚至更遥远的邻近吕大(Lydda)的沿海平原也有犹地亚犹太人居住(《以斯拉记》2;《尼希米记》3)。根据现存的穆拉苏斯谱系( house of Murashshu)可以看到, 很多犹太人成了土地所有者、商人、承包商、收租人等。据考古发现, 在犹地亚甚至其它地区发现了很多印有“犹大”( Yehud) 字样的银币。所有这些, 都表明了尼希米改革后犹地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也反映出波斯帝国对回归犹地亚的犹太人在经济上的轻徭薄赋。
▲遗址全貌概览
从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波斯帝国对回归犹太人的经济政策同样以尼希米改革为分水岭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改革前, 犹地亚地区在经济上要承担帝国中央政府和地方行省的双重负担, 这种双重负担给犹太民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改革后, 由于犹地亚地区行政地位的提高, 犹地亚在经济上也从承担帝国和行省的双重负担转向只承担中央政府的单一租赋负担。经济地位的改善, 不仅有利于犹地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回归犹太人的团结稳定, 而且为他们有效抵御周边邻居的干扰和侵犯以及坚守自己的民族精神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图片]犹太士兵也是波斯军队在埃及地区的重要组成力量,而这对于曾经奴役、胁迫犹太人多年的埃及来说也是一种讽刺。
民族密码
波斯帝王们的宗教自由化、政治自由化政策,使波斯政权各民族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特别是叙利亚各民族曾顽强抵抗过亚述和巴比伦,但几乎没有反抗过波斯。在腓尼基人、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眼中,波斯人简直就是大救星。
波斯帝国的宗教宽容政策产生了历久不衰的效果。这一政策顺应了宗教上不同信仰相互调合这一趋势,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放逐政策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形成。一个征服者可以流放被征服国统治集团的成员,却放逐不了它的神祗。留在当地的农民仍会继续供奉它们,外来移民也不可能忽视它们。
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被并入波斯帝国之后,腓尼基商人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内陆贸易区,同时,在地中海上,在与其商业竞争对手希腊人的斗争中,他们也争取到了波斯的支援。与腓尼基人一样,亚洲希腊人也成了波斯的子民,不过,是不驯顺的子民;而叙利亚的腓尼基人却帮了波斯人的大忙,并得到其青睐。三个叙利亚腓尼基城邦国家阿腊杜斯、提尔和西顿,被授予小型地方自治王国的地位。腓尼基人并不打算背叛波斯人,因而,波斯人不必担心殖民地中的腓尼基城邦会介入叙利亚事务。波斯人并不想把利比亚的腓尼基人和叙利亚的腓尼基人并入他们的帝国,相反在公元前6世纪末叶,他们与迦太基人订立了反希腊协定,当时殖民地中的腓尼基人城邦在迦太基的领导之下组成了一个统一阵线。
犹太人
巴比伦尼亚的犹太人社区是波斯人的天然盟友,因为这些离乡背井的犹太人从未饶恕过曾放逐他们的巴比伦人。他们组成了亲波斯人的少数派,在多数居民均采取不合作态度的巴比伦尼亚,这个少数派对波斯人尤为可贵。尽管居鲁士二世出于策略的考虑,通过“与巴尔携起手来”,表示他愿意尊重巴比伦人的民族自尊心,但仍然无济于事。居鲁士二也允许所有希望离开的犹太人返回在犹太的故园,并重建他们在耶路撒冷的神庙。在埃克巴塔纳(今称哈马丹)的档案中,可以查到居鲁士二世的敕令,这一敕令继而又受到大流士一世的进一步确认。要么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445年,要么是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在公元前384年,曾允许其巴比伦犹太管家尼希米暂时离开首都苏萨,他负有前往犹太重新为耶路撒冷城设防的使命。大流士一世和阿尔塔薛西斯都曾为在他们授权下犹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公共工程而批准过预算和建材。
阿拉米人
阿拉米人像犹太人和腓尼基人一样,也从波斯帝国获益不浅。在亚述统治时期已经开始的阿拉米语言文字的传播,在波斯人治下又获长足发展。在叙利亚,迦南语(希伯来语)逐渐被阿拉米语所取代。在叙利亚,迦南语仅仅是礼拜仪式用语,作为日常用语,它只在地中海西岸地区的腓尼基人殖民世界中运用。阿拉米语言继续与阿拉米字母同时向东传播,阿拉米字母比楔形文字更方便实用。与七八个世纪以前的乌加里特人一样,波斯人从苏美尔-阿卡德语库中选择了一些字组成一套字母。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石崖上用三种文字记录其武功时,用波斯楔形文字刻下了波斯文,同时,又用表达方式既传统又庞杂的苏美尔体楔形文字刻下了埃兰文和阿卡德文译文。但是,波斯人的楔形文字与乌加里特文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它未能抵抗住由更简洁明了的字母组成的字母大潮的冲击,这种字母早在公元前最后一千纪初叶已在腓尼基流行起来。到公元前330年,绝大多数波斯帝国官方文件都已运用阿拉米语言文字,不过,也许这些字母仍按波斯语发音,即组成一个阿拉米字的字母组合,读起来好象是这个阿拉米字的波斯语译音。
米底亚人
叙利亚的几个主要民族因此而满足于做波斯人的臣民,而与波斯人有血缘关系的米底人却感到不那么幸福。正如他们在公元前522年起义中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们记得自己也曾是不可一世的民族,而波斯人则曾是他们的臣民。不过,尽管米底人桀骛不驯,波斯人还是再次允许他们做了米底-波斯帝国的伙伴,这个帝国比过去的米底帝国辽阔得多,也强盛得多。埃兰人也许有些受宠若惊,因为他们的国都苏萨升格为帝国首都。东北部讲伊朗语的民族在帝国亡国之后,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抵抗运动,反对马其顿统治者,以此显示他们对波斯帝国的深情厚谊。东部的游牧民族西徐亚人曾与居鲁士二世为敌,但在被大流士一世征服之后,似乎也很忠实于帝国。当公元前480年薛西斯在欧洲的希腊作战时,由他们据守战略要地。公元前330-前328年,他们还支援过农居的邻邦反抗亚历山大大帝。
巴比伦人、埃及人、希腊人
不过,在被征服的民族中,有三个民族表现出与波斯统治势不两立,即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亚洲希腊人。在公元前522年这个关键时期,巴比伦人不只进行了一次起义,而是两次。公元前484年,他们再度起义。不过,这一次,波斯人毫不手软地将起义镇压下去,从此以后,直到他们最终被亚历山大解放时为止,巴比伦人一蹶不振。波斯人不能放手让巴比伦人脱离他们的控制,巴比伦是波斯帝国的粮仓和工厂,也是帝国内陆交通网上的枢纽。而在另一方面,占领埃及不啻是波斯帝国的一大负担,正如它曾成为亚述人的负担一样。埃及距离法尔斯比离亚述更远。在反抗其大陆上的亚洲主人时,它可以接受来自海上的希腊人的增援。虽然埃及在公元前522年一败涂地,但是,它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末期再度揭竿而起,公元前464-前455年,公元前404或395-前343年,他们曾两度取得独立。当它再度被波斯人征服时,距波斯帝国自身的倾覆已仅仅只有十几年时间。
图文来源:马汉航空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亚智库平台立场及观点,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