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古史先驱者 考古奠基人——《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新书发布会、徐旭生先生与中国考古学座谈会暨日记手稿捐赠仪式在北京成功举办
摘要: 12月7日上午,《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新书发布会、徐旭生先生与中国考古学座谈会暨日记手稿捐赠仪式日前在徐旭生先生生前工作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徐旭生先生的儿子徐桂伦、女儿王忱及苏秉琦先生儿子苏恺之到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嘉宾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副司长岳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

12月7日上午,《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新书发布会、徐旭生先生与中国考古学座谈会暨日记手稿捐赠仪式日前在徐旭生先生生前工作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 徐旭生先生的儿子徐桂伦、女儿王忱及苏秉琦先生儿子苏恺之到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嘉宾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副司长岳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书记、副所长刘政,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研究员田凯,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巡视员孙英民,南阳文物局局长、研究员赫玉建,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陕西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薛少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孙周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文史编辑室主任侯海英,本书整理者、上海大学教授罗宏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世民、郑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刘国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良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研究员赵海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研究员赵春青,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资料信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庞小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老干部办公室副主任吴海燕等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由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主持。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主持
徐旭生(1888—1976)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史专家和教育家。1933年—1936年,他远赴陕西组就陕西考古会,主持了宝鸡斗鸡台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期间,对西安周边等地做过游历及考古调查。其当时的日记大多涉及考古发掘及调查等事项,是陕西考古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徐先生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27年,担任“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长。这个考察团的组成,结束了从19世纪末以来我国大批珍贵文物任外国人随意拿走的屈辱历史,让中国不再出现第二个斯坦因。1930年,出版《徐旭生西游日记》,1933年,前往西安组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考古机构——陕西考古会,主持宝鸡斗鸡台遗址的发掘工作数年。期间,对西安周边等地做过游历及考古调查。其当时的日记大多涉及考古发掘及调查等事项,是陕西考古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介绍了徐旭生先生的生平事迹,他强调徐旭生先生是夏文化的探索者、开拓者,更是践行者,体现出了中国第一代考古学者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本次新书的出版就是为了致敬徐旭生,同时着重感谢上海大学罗宏才教授的整理。最后,刘东风先生代表出版社将《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陕西考古会史》赠予参会嘉宾,感谢各位嘉宾对此书的关注,并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将继续致力于人文学术出版,服务学术,传承文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发言
《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是首次公布的徐旭生先生从1933年2月到1935年6月在陕西组建陕西考古会,并主持宝鸡斗鸡台考古工作期间的日记,翔实记录了徐先生在艰苦环境下筹建陕西考古会,在陕西各地进行文物调查以及在宝鸡斗鸡台考古的真实情况,是考古先驱徐旭生先生留下的珍贵的陕西考古资料。

《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

书中刊布的徐氏留法小照

书中刊布的北海公园“驼群履冰图”
在日记整理过程中,上海大学罗宏才教授得到了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王得厚、徐旭生先生家属、苏秉琦先生家属以及陕西师大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方的支持,在介绍了日记整理工作的始末以及徐旭生先生在考古和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和重要影响之后,他强调,在中国考古初创时期的探索工作十分艰难,而徐旭生先生在1934年斗鸡台考古发掘开始,将考古发掘与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上海大学罗宏才教授发言
傅斯年曾这样评价徐先生:“渡漠考古于当代,将来必于中国古史之发达有弘伟之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不能忘记第一代考古学人,特别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徐旭生先生,在徐先生的生平事迹中,可以说徐先生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徐先生的著作不多,皆属精品。第一次结合文献编著、条分缕析的经典著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记录“西北科学考察团”到大西北考察途中情况的《徐旭生西游日记》等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本资料。此次特别感谢罗宏才教授的整理,将徐先生的事迹继续流传下去。他希望要借此机会纪念徐先生,学习其经典著作,突出徐先生的贡献,更要学习徐先生的高尚品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讲话
徐旭生先生次子徐桂伦回忆了父亲生前赴大西北考察、主政北京师范大学及其教育思想等事迹,并表示愿意将徐旭生先生与陕西相关的手稿捐赠给陕西考古研究院,以期得到更好的保存、整理和展出,对罗宏才教授抢救性发掘出因年代久远而支离破碎的日记,经广泛收集材料并进行分类整理、严谨考证、详细注释,使之完整呈现于读者表示感谢。

徐旭生先生次子徐桂伦发言
“徐旭生先生起初学习哲学,转而学习考古学,学贯中西,在历史学、考古学方面造诣颇深,且在众多领域都是开拓者。”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孙英民如是说。此次日记的整理是对徐先生最好的纪念。中国考古学即将迎来“百年”盛会,即将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考古论坛也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在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师大出版社此次对徐旭生考古日记的整理和出版为如何纪念中国第一代考古学人带来重要启示。

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孙英民发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发表讲话,他认为此次座谈会是对徐旭生先生的缅怀,对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其意义重大。徐先生对中国考古学有着突出贡献,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特殊时期成立了西北考察团,西北考察团进行的历史考古研究决定了徐先生一生的考古生涯; 2、中国古史与传说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将古史传说与考古发掘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重塑了中国历史脉络;3、对夏墟的考古调查成为了研究夏文化的开端,其探索与研究已触及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实质;4、陕西考古会的筹建工作对陕西近代历史,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适逢陕西考古博物馆筹建,徐桂伦先生愿将部分日记手稿无偿捐赠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使其用于陕西考古博物馆考古史展陈之展品所需,可以说是日记手稿最好的归宿,并且徐旭生先生日记的出版和手稿的面世将会受到各界关注和好评。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话

会议现场
“再过3天就是徐老的生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世民感慨道,他回顾了多年前在徐先生在考古所工作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各位专家学者对徐先生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的高尚品格的尊敬之情。他还强调针对徐先生的考古贡献,不能局限于其本人的论著,还要结合徐先生主持的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考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光认为徐旭生先生学识渊博,学术研究范围广泛,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意义深远。特别是对传说时代材料的整理和研究,徐先生不赞同疑古派学者对流传下来的掺杂神话的故事完全置之不理的态度,主张科学对待传说时代史料,并为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研究创立了新的体系。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世民发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光发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认为徐先生真诚正直、刚直不阿的品格值得敬佩。其首倡和开创的根据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考古探索夏文化对古史及相关考古领域的探索,特别是为中国文明探源做出重要贡献。李伯谦先生特别强调了徐先生重视田野调查和实践,以西北科学考察团活动起始,到发掘斗鸡台遗址,渭河流域古遗址,直到71岁高龄仍在河南登封、偃师一带从事豫西夏文化调查。苏秉琦先生儿子苏恺之则谈到了与徐先生亲密相处几十年的苏秉琦先生晚年向家人谈及许多关于徐先生的生平趣事,均被记录在《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书当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发言

苏秉琦先生儿子苏恺之发言

日记手稿捐赠仪式

日记手稿捐赠仪式现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对徐旭生先生组建陕西考古会,为陕西考古事业所做的贡献表示钦佩,对其家人愿将先生手稿无偿捐赠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于正在筹建的陕西考古博物馆表示感谢,并表态一定会使得该批资料得以妥善保管,并与徐先生家人签署协议,将徐旭生先生与陕西相关的日记手稿用于陕西考古博物馆考古史展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讲话
最后,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对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及媒体表示感谢,与会专家学者畅谈了各自对徐旭生先生和中国考古研究的看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徐先生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让我们充分学习了第一代考古学人的治学思想、治学责任和远见卓识。徐先生的学术成就影响了数代学者,他是一位在中国考古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学者。《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的出版为全面了解徐旭生先生的学术成果提供了丰富材料,对保存和传布这位学术巨人的著作有着重要意义。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