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敦煌研究院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敦煌研究院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石窟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扩大自身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展示珍贵的文物资源,增强人们对石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采用多地联动的方式,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赢得了各地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热情参与和关注。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联合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在阿克塞县当地,分别举办了敦煌石窟艺术系列展示、“守望历史·传承文化——文物保护知识浅谈”和“请进来 走出去——浅谈敦煌石窟艺术公共教育”专题演讲,并深入学校,举办了以 “体验泥塑制作”为主题的敦煌石窟艺术公共教育活动。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敦煌研究院真正实现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宣传方法,一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弘扬敦煌文化,使石窟文化与民族地区博物馆“超级连接”,用艺术搭建民族友谊的桥梁,使民族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另一方面,敦煌研究院还相继邀请敦煌市东街小学和北街小学四、五年级近300名师生,走进博物馆,参观了“沙漠瑰宝——敦煌石窟经典洞窟复制展”、“信仰所成——藏传佛教唐卡公益展”,不但了解制作工艺,体味艺术之美,而且还参加了以“敦煌早期壁画艺术”和“敦煌艺术中经典图案”为主的两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了解敦煌艺术,传承敦煌文化,感受历史温度,启迪生命智慧。
敦煌石窟艺术走进阿克塞
泥塑艺术体验活动
5·18走进博物馆
壁画艺术体验活动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及有奖问答活动,活动共吸引1000余名游客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惠及游客,也让游客感受到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和魅力,进一步了解博物馆、认识博物馆。
有奖问答活动
主题宣传活动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麦积山石窟及瑞应寺广场举办了“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当日,瑞应寺广场摆放了咨询台、悬挂了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条幅、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围观并参与,引起了广大游客的兴趣和积极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麦积山石窟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形式集中宣传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博物馆日的系列宣传活动,向广大游客宣传和普及了有关文物保护的知识,增强了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扩大了宣传范围,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麦积山石窟研究保护的实际状况,还举办了“麦积山石窟壁画病虫害防治”的专题知识讲座,旨在提高我所职工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保护知识。麦积山石窟系列活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了麦积山石窟的悠久历史文化,有效传播了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自豪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
系列宣传活动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临夏州博物馆、永靖县博物馆在临夏市新华广场联合举办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期间,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展出“世界遗产——炳灵寺石窟”的图版展览,讲解员详细讲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及炳灵寺石窟的历史文化艺术,同时,还向公众赠送《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文物小丛书——炳灵寺石窟》等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由永靖县三峡艺术团、现代职业学院、红园小学学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其中有朗诵《临夏赋》;舞蹈《炳灵神韵》、《回族姑娘》、《傩戏》;及短剧《亲尝汤药》等精彩节目,为这次宣传日活动增添了气氛。活动使公众感受到了炳灵寺石窟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炳灵寺石窟关注度。
精彩节目
炳灵寺石窟图版展览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按照“三贴近”要求,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主题,举办了“穿越丝绸古道,弘扬丝路精神”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别出心裁的参观体验。活动中,石窟寺悬挂了保护文化遗产横幅,对老年人及中小学生实行有序免票参观,并为游客免费发放《文物保护法》、《北石窟寺明信片》、《北石窟寺》小丛书、《北石窟寺简介》折页等宣传资料,吸引了无数参观者驻足欣赏,认真阅读,并与工作人员热烈讨论。活动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豪感的有力举措,为北石窟寺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谐社会提供了一次有益探索。
向游客发放《文物保护法》、《北石窟寺明信片》、《北石窟寺》小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