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2018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敦煌文博管理研习营”开营
为深入认识和传承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学习敦煌研究院先进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在教育部思政司、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的指导下,由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敦煌文博管理研习营”将在敦煌开展为期六天的研习营课程。
11月6日上午,“敦煌文博管理研习营”开营仪式在敦煌研究院成功举办。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世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陈郭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敦煌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程亮,科研管理处副处长范泉以及来自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单位的40余位博物馆馆长、专家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文明办副主任沈丽丹主持。
开营仪式上,马世林首先代表敦煌研究院全体同仁对各高校博物馆老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对主办方表示了感谢。他表示,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非常好的愿景,这是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弘扬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机遇,是敦煌文化全面服务于当今时代的机遇,也今天大家相聚一堂的重要纽带。他希望能借助此次研习营,与各位高校博物馆老师们分享文博管理上的实践和经验,共同探讨,共同为中国的文博事业发展助一份力。
陈郭华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表达了对敦煌研究院大力支持高校文博建设的感谢,也感谢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牵头筹备以及各高校的积极参与。他强调,敦煌是一座文化宝库,千年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不仅呈现于精美的雕塑壁画,还能够让人感受文化兴衰变换的历程以及敦煌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精神品质。他希望本次研习营能够为高校博物馆发展带来三大启发:第一,积极弘扬敦煌文化,文以化人,人当弘文,通过学习敦煌文化传播的优秀理念,更好地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鼓励学生从文化的守望者成为文化的弘扬者;第二,通过学习敦煌研究院的经验,以更先进的文化经营理念发展高校博物馆;第三,让高校博物馆成为文化与育人的桥梁,通过与课堂教学育人紧密结合,让优秀的文化、精神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明灯。他指出,高校博物馆应该继续加强与敦煌研究院的联系,积极参与敦煌文化项目,拓宽视野,开拓思维,让高校博物馆育人事业达到新的高度。
胡昊也在讲话中强调了高校博物馆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高校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高校博物馆还承载着高等教育的历史,传承着大学的文脉。因此,如何在公共博物馆和高等教育体系间寻找自身的定位,值得深思;如何将博物馆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更值得探索。
据悉,本次研习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采取专家讲座、石窟遗址考察、数字化成果考察及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索在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