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第二届世界古都论坛主旨发言摘要

摘要:     中秘文化中心主任爱德华多·扬·莫塔  在秘鲁,被破坏的遗址让人扼腕叹息;在墨西哥,高科技让遗址焕发生机……在第二届世界古都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古都保护与城市生活”这一主题,谈到不少成功的古都保护案例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如果您感兴趣,就跟记者一起看看吧!  探寻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  去年首届世界古都论坛发布的《洛阳宣言》让我很受启发,我认为,论坛建立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各国 ...

  

  中秘文化中心主任爱德华多·扬·莫塔

  在秘鲁,被破坏的遗址让人扼腕叹息;在墨西哥,高科技让遗址焕发生机……在第二届世界古都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古都保护与城市生活”这一主题,谈到不少成功的古都保护案例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如果您感兴趣,就跟记者一起看看吧!

  探寻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

  去年首届世界古都论坛发布的《洛阳宣言》让我很受启发,我认为,论坛建立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加强合作,激发更多创新型的保护方式,最终为全人类造福。

  秘鲁的首都利马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古城,然而,由于城市规划没有前瞻性,一些遗迹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被拆除、破坏,令人遗憾。

  西班牙殖民者抵达秘鲁后,将印加帝国的王宫、太阳神庙改造成了总督府和天主教堂,它们在城市后来的发展中又被拆掉。1950年,因为当时的利马人希望能够建造更多现代化建筑,利马的印加帝国王宫被摧毁,此后这里被建成了高尔夫俱乐部。

  《洛阳宣言》中曾提到要对文物古迹进行有效保护。在利马的很多遗迹中,我们发现了中国明朝的瓷器等文物。随着“一带一路”中外合作不断加强,我们希望能够以恢复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探寻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如今,一个浩大的利马古城保护项目已经启动。

  

  法国遗产记者协会秘书长乔治·勒韦

  媒体可借助报道积极推动文物保护

  作为一名记者,我经常参加一些讨论,主要涉及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比如,像巴黎圣母院这种国家级的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应该怎样重建?是不是应该建成原本的样子?受保护的文化遗产所在地应该如何应对旅游业大规模发展?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仅凭借报道就能保护一处遗迹或者一个文物,但是如果我们的报道取得很好的反响,就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看到现场来了很多家媒体,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马赛是法国南部的大城市,这里有一个废弃的古老港口,多年来,当地居民把它当作“文物花园”。几年前,有人希望把这块地用起来,规划新的用途。对此,马赛的媒体积极行动,建议对港口遗迹进行修缮,他们的报道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支持。今年9月,这项修缮工程已经启动,修缮成本是247万欧元,由马赛市政府和法国政府共同出资。

  法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乡村,它们深受世界各地游客喜爱。然而,蜂拥而至的游客也对当地的遗迹产生了一些影响。为此,我们特意关注了中国的“美丽中国”计划,对照一些中国乡村旅游的重点村落,寻找旅游和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郭磊

  文物保护工作要融入生产和生活

  文物保护工作是专业性强的工作,近年,郑州市注重从基础研究做起,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积极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和生活。

  我们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编制了《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还通过大型公益文化讲座定期向公众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神,增强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很多部门参与了文物保护工作,一改“一家唱戏”的局面,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依托郑州市商城还有古荥片区及工业遗产、革命纪念地,我们把郑州市划分为四大文化片区,分类进行保护,突出文化特色。3600多年来,人类一直在这些区域繁衍生活,老旧建筑多、违法建筑多,给文物保护、遗址保护带来了一些困难。为此,我们广泛发动当地群众,取得广泛认可和理解,将不利于文物保护的建筑、违法建筑全部进行拆除。

  我们还实施生态保育工程,把市内散落遗址变成生态小游园,让群众成为文物保护、遗址保护的受益者。

  

  墨西哥国家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塞·卢伊斯·蓬索·迪亚斯

  借助数字技术还原遗址风貌

  感谢本次论坛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共同领略世界不同古都的风采。

  在墨西哥,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们中有一些甚至建立了宏大的皇城,并产生了辉煌的文化,历经数代王朝更迭。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它们逐渐消亡,只剩下断壁残垣。

  在对这些古城保护的过程中,墨西哥政府坚持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保护、研究、公众参观。在遗址保护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如借助3D技术对一些古老的教堂、金字塔建筑进行比较完善的分析,然后进行修复。而且,数字技术让游客借助手机就能够全面领略遗址风貌,也可以将参观对遗址的影响降到最小。

  目前,墨西哥境内已注册的考古遗址有5.4万处,其中,194处面向公众开放。我们要求,开放的遗址不能仅供游客参观,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通过各种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文化熏陶。

  文化遗产该怎样开发利用?历史传说怎样“活”起来?……在第二届世界古都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古都保护与城市生活”这一主题,针对人文历史资源的利用进行了广泛交流。今天,记者继续带您看看专家的精彩发言。

  借助文化遗产打造城市品牌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产品开发及营销代表耶雷特·阿尔贝特·扬森

  所有的古城都有文化遗产,对于这些文化遗产,大部分城市的做法是一边保护传承,一边开发利用。一些成功的案例显示,如果能借助文化遗产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将有效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在全球的知名度。

  近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在国际上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如平遥、西安、丽江、苏州等。可能有人觉得“打造品牌”是大企业才做的事情,对城市来讲并不是很重要。实际上,城市的品牌号召力也很明显。在旅游领域,巴黎一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城市,对于游客来说,巴黎就是个很有号召力的品牌,“浪漫”是其公认的标签。

  洛阳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如果想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就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可以借助文化遗产,开发出一些独具特色的标签,让游客在城市的文化氛围中,体会到融入感和包容感。同时,还要注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用网络、科技等现代化的方式加强人与文化、城市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向世界推介洛阳。

  活用历史传说,包装成旅游商品

  

  日本冈山市产业观光局局长赤坂隆

  洛阳与冈山自1981年缔结友好城市以来,在38年岁月中进行了广泛有益的交流。洛阳是中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古都”“牡丹花城”,冈山也是日本古代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近年,我们充分发挥人文历史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

  冈山保存了很多古老的文化遗产,它们被纳入日本正在进行的一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日本遗产,即将各个地方的传统艺能、饮食文化、历史传说巧妙结合起来,再融合到当地的旅游产业中,包装成商品进行宣传推广。

  冈山最有名的文化遗产当数“桃太郎传说”,我们对其进行挖掘,把与传说有关的历史遗迹进行包装,并把当地历史悠久的“桃太郎节”发展为国际化的节日,备受游客欢迎。

  游牧民族也有古城遗址

  

  蒙古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心主任扎木斯朗扎布·巴亚尔塞汗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过去的20年间,国内国际上的一些团队,对游牧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匈奴的统治者在公元前2世纪建造了永久性城墙,把城市作为定居点。当时的城市主要包括定居点、政府、仪式祭祀地,还有一些边境防御设施。这些都可以与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匈奴人生活和定居点进行对比、印证。

  当然,这些城市并不是大型游牧民族常年居住的地方,我们还发现了20多处匈奴时期的城墙遗址。在发掘这些城墙遗址时,我们采用了最新的科技,包括空中模拟地磁测量等。

  我们对这些古城遗址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还需要更多的人从事考古发掘工作。来洛阳参加这次古都论坛非常高兴,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考古学家,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考古发掘工作会有新的突破和更大的成就。

  考古遗址公园是保护遗址的最好形式

  

  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历史系研究员艾莎拉·凯娜扎萝娃

  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古城遗址,位于哈萨克斯坦边界,在哈萨克斯坦文化部的支持下,我们正在对其进行大规模考古工作,目的是未来想把它建成一个考古遗址公园。

  我们认为,考古遗址公园是对文化历史遗址最好的保护形式。我觉得,在我们进行考古研究的这个古城遗址上,非常适合建设一个考古遗址公园。在这里,我们对发现的建筑结构遗址进行了保护,开展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发掘了很多文物,并启动了建筑的重建修复工作。

  从我们的考古工作可以推测,这个城堡有可能是在公元1世纪前后建设的,当然这还需要作进一步论证。这是一个半游牧、半定居形式的部落,这里有坚硬的城墙,规划的痕迹也非常明显。

  2017年,我们又增加了预算,让我们更好地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和实施重建。重建工作将在今年年底结束。我们非常希望这里能建成一个很大的考古遗址公园,能够帮助传承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和文化。(洛阳日报记者 智慧 李三旺/文 记者 张怡熙/图)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