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兴国寺塔

摘要: 兴国寺塔.宋.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古建筑..第七批
兴国寺塔.宋.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古建筑..第七批
河南许昌的兴国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南5公里马栏镇“兴国寺”西南侧,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的古塔。

建筑结构
兴国寺塔为砖石结构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通高27米,底层周长20米,塔基高1米,塔身向外伸0.6米(现加固后为3米)。塔身每层装饰有斗拱、椽檐、绶花,塔檐外伸1米,顶部为铁质葫芦形塔刹。塔内中空,原设有木梯可以旋登,一层塔身南、北面辟有半圆形拱券门,南门内筑有塔心室,北门内筑有台阶,游人可由此登塔。
历史背景
据塔刹铭文记载,兴国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鄢陵县志》记载,兴国寺在马栏镇,明洪武中僧圆广重建,清康熙初邑人刘光明等募塑佛像,御史梁熙作碑记。兴国寺塔不仅是一座佛教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鄢陵县的历史发展。

建筑艺术价值
兴国寺塔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北宋建筑特点,塔身外部结构严谨,笔直崇秀,装饰精美。塔檐上有绶花,这种装饰在本省也不多见,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物证,体现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塔的建筑技术也非常高超,历经千年风雨和多次地震,仍然屹立不倒,展现了古代建筑的卓越技艺。
历史见证价值
兴国寺塔见证了鄢陵县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是中原地区保存较少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砖塔。它不仅是佛教文化传播的见证,也是研究宋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兴国寺塔还承载着地方文化的意义,被视为振兴地方文风的风水塔,起着收水聚气和镇水降魔的作用。

保护情况
兴国寺塔在1989年经过政府修缮,民间也捐资重建了兴国寺。1986年11月,兴国寺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兴国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兴国寺塔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景观。
兴国寺塔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更是一幅鲜活的历史长卷。它静默地矗立着,诉说着鄢陵的世事沧桑,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追求。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兴国寺塔,宋,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古建筑,第七批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兴国寺塔

关键词:宋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第七批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