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在京举行

摘要:   2021年5月15日上午,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在科学出版社文津厅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主任、《石窟寺研究》主编孙英民主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主任、《石窟寺研究》主编孙英民主持会议《石窟寺研究》十辑  座谈会进行了 ...

  2021年5月15日上午,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在科学出版社文津厅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主任、《石窟寺研究》主编孙英民主持。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主任、《石窟寺研究》主编孙英民主持会议

《石窟寺研究》十辑

  座谈会进行了多项议程。首先由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致辞。随后,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石窟寺研究》执行主编史家珍做了《石窟寺研究》十辑编辑出版工作的情况报告。

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致辞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石窟寺研究》执行主编史家珍作报告

  据悉,《石窟寺研究》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第一本全国性专业辑刊,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以以书代刊的形式,暂定每年一辑,科学出版社从2016年开始出版第6辑,至今已经出版到第10辑。

  史院长表示,在办刊宗旨上,《石窟寺研究》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刊发研究石窟寺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为己任,为全国石窟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全面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以期推动石窟寺学术研究工作,促进全国石窟文物保护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自创办以来,《石窟寺研究》始终坚持双向匿名审稿制以确保对论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石窟寺研究》论文研究对象和论文作者涵盖范围广泛。《石窟寺研究》(1-10辑)共收录专业论文209篇,300万余字,4300余张图片,其中石窟寺研究类文章160篇、石窟寺保护类文章49篇。

  此外,《石窟寺研究》尤其注重对石窟寺考古调查新材料的公布,对此类文章的字数限制适当放宽,既促成此类成果的刊布,又为全国石窟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公布石窟寺考古调查简报第一手材料24篇,包括了山西、甘肃、山东、河北、四川、浙江、重庆、江苏等24处石窟寺调查简报,有力地促进了石窟寺考古调查及成果普及工作。

  接下来,与会专家学者就《石窟寺研究》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并建言献策。

会议现场

左滑查看更多

    会议最后,故宫博物院院长、《石窟寺研究》编委会主任王旭东做了讲话。

故宫博物院院长、《石窟寺研究》编委会主任王旭东讲话

  2019年~2020年期间,习总书记分别考察了敦煌莫高窟和大同云冈石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并指出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2020年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合影

  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有助于提高《石窟寺研究》在学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辑刊的编辑出版水平,深化石窟寺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促进石窟寺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有助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整理:韩 翰

  审核:刘国祥

  责编:荼 荼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