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西安市未央区团结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考古发掘”学术研讨课纪要——2021年“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十三)
摘要: 2021年8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利用雨休的闲暇时间,继续开展学员研讨课程。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学员郭辉向大家汇报了西安市未央区团结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谭家村)的考古发掘情况。 该项目发掘区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以东、景云路以西,永信路以南,西距汉长安城东城墙5公里,东距 ...
2021年8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利用雨休的闲暇时间,继续开展学员研讨课程。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学员郭辉向大家汇报了西安市未央区团结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谭家村)的考古发掘情况。
该项目发掘区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以东、景云路以西,永信路以南,西距汉长安城东城墙5公里,东距灞河4.2公里,北距渭河10.5公里。发掘区内遗存以墓葬为主,因地处汉长安城东门外、隋唐长安城禁苑内,其时代集中于唐以前,尤以汉墓为大宗。初步研究显示,该墓群的使用自西汉中期跨至东汉中晚期。根据墓道形制、结构的不同,学员郭辉将这批汉墓分为竖穴墓道洞室墓、斜坡墓道洞室墓等类型。
墓群所见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铅绿釉陶及秦汉原始瓷颇具特色。在研讨环节中,各位学员围绕樽、奁的定名,原始瓷与釉陶的鉴别,墓葬形制类型学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鉴于该墓地与汉长安城及隋唐长安城的位置关系,学员们还围绕墓葬与城址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交流,获得了诸多有益的启发。
图、文: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