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张载墓
摘要: 张载墓位于眉县东南约30公里的大镇村, 墓地面对大振谷。墓地内埋葬着张载父张迪、弟 张戬以及张氏后人,共40余座。历史上墓地面 积有100多亩,现存38.5亩。张载墓曾有过五次 大的绿化,到十年“文革”时期,墓地内树木被 砍伐一空。1985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和眉 县人民政府的关怀下,重新规划,分多年逐步实 施绿化,并安排专人看护,同时对张载父子的墓 表面做 ...
张载墓位于眉县东南约30公里的大镇村, 墓地面对大振谷。墓地内埋葬着张载父张迪、弟 张戬以及张氏后人,共40余座。历史上墓地面 积有100多亩,现存38.5亩。张载墓曾有过五次 大的绿化,到十年“文革”时期,墓地内树木被 砍伐一空。1985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和眉 县人民政府的关怀下,重新规划,分多年逐步实 施绿化,并安排专人看护,同时对张载父子的墓 表面做了砖衬包。

张载墓
张载,字子厚,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 家、教育家,是当时“关、洛、濂、闽”四大学派 的关学创始人。《宋史》载:张载世大梁人,15岁 时,父张迪病逝于涪州任上,张载携弟张戬,护父 灵柩越巴山、出斜谷行至眉县横渠镇,子幼不克 归,遂将父葬于横渠大振谷。张载兄弟俩也葬在这 里,随后这里就成为张氏的家族墓地。因为张载在 历史上的影响力,人们就将这里称为张载墓。
为了使学者、游人更好地纪念凭吊这位历 史先贤,眉县人民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 通往张载墓的公路,进一步完善了保护措施和建 设规划。张载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理 论家、教育家,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保护好他的遗迹遗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其公布为 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20 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 为东北至横渠大镇村前岭组,西南至横渠大镇村 后岭组。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与重点保护 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