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重磅!青海省博物馆开馆,首推“1+3”展!

此次
青海省博物馆特别策划推出
历史文化、考古、非遗、革命等
“1+3”展
不同主题、不同视角
展示青海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和对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

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此次青海省博物馆顺应文旅融合战略,为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努力提升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塑新形象、激发新活力、彰显新作为,精心组织策划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的‘1+3’主题展览新体系。”
王进先馆长说:“此次改陈,都兰热水墓群部分出土文物是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青海考古成果展》则是青海省首次举办考古成果专题展览,历史传送门体验区也是省内文博单位首次采取五折屏技术展示。”
“立足时代背景、扎根青海文物、紧跟科技潮流,青海省博物馆旨在通过“1+3”主题展览更全面深入的呈现青海历史、考古、非遗与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他说。
“1+3”展 重磅展出
01
青海历史文物展
青海历史文物展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为源远流长、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吐蕃东进、青唐风云、多元一统六个部分,分设于两个展厅,以图版和相关珍贵文物为主要展示手段,配合场景、雕塑、多媒体等多层次、全方位展示青海历史发展沿革和人文变迁。
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陈展览内容较以往更加丰富,增加了如“乙弗勿敌国”、“乙弗皇后”、“粟特人在青海”、“都兰遗珍”等内容,对青海历史文化的阐释更为全面。同时,充分挖掘青海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客观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体现青海在“一带一路”中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青海江河连东土,河煌山川通西陲。距今约3.7万年前,华北地区的先民进入青海,进行过季节性游猎活动。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人群徙居青海“东大门”,粟黍农业和彩陶文化进入河湟。


距今5500年以来,马家窑文化的兴起使河湟地区成为我国原始彩陶文化的中心,4000年前齐家文化人群的徙入使河湟地区踏进文明时代的门坎。
彩陶,是该展览的一大看点,河湟地区彩陶文化璀璨,被誉为史前艺术的明珠。
带盖的陶壶,目前全国范围内实物比较少见。
物质丰富了,精神生活也要讲究,看下面的宝贝是做什么用的?
卡约文化,左起:鹿纹骨管、骨锥、鹿纹骨管、骨锥、骨笛 图/文博圈
明星展品条纹彩陶靴,现在看来也很时尚。
距今约5300-4000年 辛店文化 条纹彩陶靴 乐都区柳湾墓地出土 图/文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