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长江口二号”古船今起打捞
摘要: 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记者 孙丽萍)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2日正式开始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启动。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 ...
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记者 孙丽萍)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2日正式开始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启动。
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1月26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1月26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长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1月26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这是2021年“长江口二号”古船多波束声呐扫测合成图。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目前,它正沉睡于上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横沙浅滩水下,古船船体埋藏于海床下5.5米。考古调查显示,这艘清代古船船长约38.5米、中部最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其中载有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上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口岸之一,近代伊始更是迅速崛起为远近闻名的国际都会和世界大港。集全国水下考古精兵强将之力,历经10余年漫长时间水下探寻、考古发掘与妥善守护,“长江口二号”古船预计今年年底“破浪而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即将施行,“长江口二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这是时隔十几年后,我国再次展开大型水下考古行动打捞木质古沉船并展开相关文物保护工作。此前,宋代古船“南海一号”于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轰动世界。“‘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实物见证。‘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大发现,为我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据悉,上海将采用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技术”来打捞这艘木质古帆船。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这一目前全球最为领先的高科技水下考古方案,真正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贡献范例。据悉,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水下考古行动有望在2022年完成。古船一旦打捞出水,就会被迅速提升到一艘特制的打捞工程船上,嵌入其敞开的船舱内部。随后,这艘工程船将“怀抱”“长江口二号”古船驶往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未来,同样修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老船坞将华丽变身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馆,考古人员将在这里逐步揭开这艘古船的诸多身世之谜。在知乎的问答社区,有个历史话题屡屡引发热议:一部中华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那么,屈辱的源头在哪里?不少网友将之归因于明清以降患上的“自闭症”,认为闭关锁国导致了全面落后。部分学者更认为乾隆皇帝是罪魁祸首,指责他封闭到可能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日志都焚毁了。公平地说,明清两代走向封闭,无法归罪到某一个人身上,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成因。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然而,若想厘清这种“自闭症”,似乎更应首先了解明清以前开放自信的中国到底是何模样。最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线上、线下同步推送的“宋代远洋船舶‘南海I号’的前世今生”,或许可以告诉我们部分真相。“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这艘南宋初期木质远洋沉船,自1987年被发现至整船打捞,移驻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先后出水18万件文物精品,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和考古信息。看看南宋的版图就知道南宋该有多压抑了,以“南海一号”所处的南宋初期为例,北边是金,边界不断南压,西北是西夏,西南是大理,谁都惹不起,疆域日渐蚕食,空间越来越小。但是南宋并没有由压抑走向自闭,而是文化繁荣、科技进步、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代。据《宋史》记载,南宋时期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还专门成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市舶司,与50多个国家进行海外贸易,东线到日本、朝鲜,西线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可以说偏安一隅的南宋,粉丝遍天下。而“南海一号”正处于这条西线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一船18万件,其疯狂带货、往返吸粉的魅力不输当今带货女王。据赵汝适《诸番志》记载,仅从彼时南宋直接进口瓷器的国家和地区就有15个,转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更多。以“南海一号”出水瓷器为例,主要装载景德镇窑系、德化窑系、义窑系、龙泉窑系和磁灶窑系,至今,在东南亚各国,都能发现南宋时期销去的各类瓷器。“南海一号”沉船的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考古学家据此判断,当时“南海一号”不是从国外驶入中国,而是从中国驶出,将赴新加坡或者印度等地进行海外贸易,而这些国家都是南宋时期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此外,出自“南海一号”另一组文物,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南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一组2018年出水的人类骸骨,经专家DNA测序后,排除了黄种人的可能,认为极可能属于一名外籍船员,由此推断”南海一号“远洋船舶上有外籍船员做工,可见当时大家的心态有多开放包容,丝毫不担心别国人抢了自家饭碗。“南海一号”的珍贵之处,除了18万件精品文物,便是船体本身。最令人瞩目的是其典型的水密隔舱机构,印证出最迟在宋代,远洋海船已采用成熟的水密隔舱造船技艺。所谓水密隔舱,就是船舱中以横隔板分隔开的彼此独立且密不透水的各个舱位。水密隔舱结构保证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即便某一舱位触礁进水,也不会危及其他舱位。并由于舱板与船壳板紧密连结,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船上隔仓,还有很大的实用功能,便于货物的管理和装卸,比如可以在不同的舱区同时装货,或同时卸货,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也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船舱空间。“南海一号”出水的瓷器底部,常带墨书,即文字标识,比如“李大用”“六哥”“林花”“李长保”,大部分应为人名,或者只标姓氏,如福建磁灶窑系底部带“黄”字墨书的褐釉扁陶瓶。那么这些人是谁呢?船主、窑主,还是订户?目前尚仍难有定论,但无论是哪一类人,水密隔舱结构为货物的分类提供了极大便利,谁生产的,要卖给谁,都可以实现分类装载管理。否则,若让这18万余件货品共处一室,混淆不清,无异于一种灾难。这种对远洋贸易商品进行墨书标识分类的办法,一直延续下来,在南京市博物总馆所藏龙江宝船遗址出土的明代瓷器中,有的瓷碗底部就写着“李”“化”等字样,说明这种墨书并非一时兴起所写,而是有着绵长恒久的实际功用,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密隔舱结构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船货,特别是瓷器等易碎品。从船上出水的大部分瓷器都完好无损,比如有着“假玉器”之称的宋代景德镇影青釉瓷器,胎薄如纸、洁白似雪,经受了800多年海浪颠簸,居然出水如新,这与隔仓内部相对稳定紧凑的空间结构有很大关系。在“南海一号”沉船后不久的13世纪末,这项伟大发明由马可·波罗传到西方,深远影响了人类航海事业。从“南海一号”货品及其装载方式,也可以窥见当时远洋贸易的需求端是多么旺盛。其装载的货品主要是瓷器、贵重金器,瓷器更是博采众窑精华,大到坛罐,小到粉盒,密密麻麻装满船舱,看得出来,根本不愁卖。从装载货品的数量上看,18万件,实在不能载更多了。其中有一件德化窑白釉印花四系罐,内套装小瓷瓶,另有德化窑青白釉三联杯印花子母盒,这些器物说明,从设计阶段,商家和船东就已经考虑到了远洋运输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既丰富了瓷器品种,又节约了装运空间,实现了尽可能多带货。“南海一号”还出水了大量码放在瓷器上方的铁锅。大铁锅和名贵的瓷器以及金银器共处一船,这种诡异的画风只能说明,铁锅同样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热捧的爆款,没有比解决一群吃货的吃饭问题更能刺激消费的了,有了铁锅,就有了热腾腾的家,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只是船主或许没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带货和超载之间,有时只差一口铁锅。参与考古发掘的专家认为,这些铁锅基本可以确定来自铸铁历史悠久的广东佛山。假如这些铁锅产自佛山,也就是说“南海一号”从福建出发,满载瓷器金银,受佛山铁锅的诱惑,经停广东,装载铁锅,然后没走多远,就沉没了。其沉没至今是个谜,但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航道上,端端正正地沉没,基本可以排除触礁、台风等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超载,而压垮“南海一号”的最后一根稻草,极可能就是多带的那批货——那些寄托着异国他乡吃货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佛山铁锅。沉睡了八百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成功出水。古船被沉箱包裹着未露真容,“她”装载着一个时代的秘密,万众瞩目,荣耀等身。然而,“南海一号”巨大的考古价值正蕴含在一个个历史谜团当中:“她”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她”因何而生,又因何而亡?“她”的主人是谁,身价又几何?……多数专家认定,“南海一号”是一艘中国制造的从中国运载货物出口国外的远航货船,主要依据是:船上发现的“锚”,是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已经被考古专家鉴定为中国宋代的通用船锚;前期探摸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这些木块的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马尾松多见于福建、广东等地。因此,“南海一号”极有可能是在南中国地区制造的。有专家认为,船只采用了“水密隔舱”的构造,具有鲜明的广船特征,船的式样跟古籍上记载的“广船”类似。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南海一号”水下考古亲历者张威则认为,“南海一号”为福船的可能性最大,福船是一种尖底的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专家根据最新情况判定,“南海一号”始发港肯定在中国。一些专家根据船载货物推断,在沉船上打捞出水的瓷器是中国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生产的,因此,始发港在泉州港及其以北沿海地区的可能性较大,毕竟泉州是当时享誉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而另一些专家则提出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在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仅从其外围及其中一个船舱,已经打捞出金、铜、铁、瓷类等器物5000多件以及古铜钱1万多枚,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如此多的文物只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采购。而在宋代初年,广州是全国各地瓷器集散地,因而古船可能在广州始发。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曹家齐从另外的角度证明了这一观点:当时对于出海到国外的商船,其始发港宋朝政府都有一定的规定,规定必须从政府指定的港口出发。一般情况下,发往日本和高丽的商船,要从明州或杭州出发,假如发往南方或西南诸国的商船,一般要从广州出发,南宋以后,基本上沿用这个制度,从这种情形来看,“南海一号”假如是南宋商船,很有可能是从广州出发的。即便是从泉州出发,也应该先从泉州,再航海到广州,办理出国手续。专家们普遍认为,“南海一号”船头朝向西南240度,沉没朝向应该与当年的航向大致一样,通过这个朝向大概可判断当时“南海一号”不是从国外驶入中国,而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另外,船上出水的不少文物具有浓郁的西亚风格,沉船上还发现了两具眼镜蛇遗骨,专家认为,眼镜蛇为其饲养的宠物,船上曾住有阿拉伯、印度商人,并推测当年“南海一号”是开往印度、西亚。但具体目的地是哪里,尚无实证。是南宋中国商人载货出海时沉没的?还是外国“倒爷”到中国结束采购行程后返航时沉没的?由于海底周遭并未发现任何人类遗骸,至今无从判定船主的国籍。此前,“南海一号”曾经出水一条1.8米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的鎏金腰带,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由此有专家分析推测,佩戴这样的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而且船主应该是一名身材魁梧、体格巨硕的古代西域商人。但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季认为,唐时大明宫就有不少异国器物。南宋中国人使用异国器物不稀奇。由于沉船上发现的两具眼镜蛇骸骨,考虑到眼镜蛇一般是印度人养的,所以现在有推测说,船主可能是印度商人。也有人说,“南海一号”打捞以来,出现的文字都是在瓷器的底部,分别为“李大用”、“六哥”、“林花”和“李长保”,这些应该为中国人名。而这些人究竟是船主、窑主或是瓷器订户呢?今年在对“南海一号”前期的凝结物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鎏金龙纹手镯,这枚手镯豪气十足,比大拇指粗,径口比普通家用饭碗大,两端雕成龙头形状,具有明显中国特点。依照“只有皇室成员才有资格在手镯上雕刻龙纹”的推测,因此有人作了大胆猜想,认为“南海一号”会不会与南宋皇室有关,甚至与南宋灭亡有关?是南宋末帝赵昺逃亡途中所乘的船?这类大胆的猜测,招致了诸多文博界专家的反对:船上满载大量的瓷器和铁锅,海战中可是丝毫派不上用场的。有专家根据探测估计,“南海一号”整船文物有6万—8万件,足以“武装”一个省级博物馆。但是船上到底有多少文物,只有等到其出水开箱后,一一清点才能知道完整的文物有多少件,包括哪些门类。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介绍,根据初探,“南海一号”上最多的文物品种是瓷器,而已经出水的瓷器大部分是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南宋几大名窑的瓷器,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其中,极具异域风格的瓷器也大量出现,如仿银器的瓷碗、类似阿拉伯人吃手抓饭时使用的瓷盘等。“南海一号”在前期探摸中出水的文物,除瓷器外,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等。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从“南海一号”出水的1万多枚铜钱和银锭,其中最晚的为南宋建立后20年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南海一号”大约沉没在南宋初年,可能为宋高宗时期。但亦有专家认为,这个日期只能等到“南海一号”露出真实的面容后才能确定,这是因为从目前打捞上来的文物只是集中在其中一个船舱里,只有在其他船舱打开后,发现其他文物后才能下结论。“南海一号”的沉没是因为天灾还是人祸?目前许多专家各有说法。“南海一号”沉没原因可能与海上风浪有关,魏峻认为,对于这艘船沉没的原因,现在还缺少确切证据。在这个海域附近没有礁石,船体也没有发生大规模断裂,不大可能是因触礁而沉没。南海海域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沉船有可能是受海况影响。潜水员亦证实,古船首尾均有断裂,桅杆亦折断,很可能是因为被台风摧毁,船体入水沉没。阳江文联主席冯峥认为,如果是遇到台风而沉没,“南海一号”沉没海底的状态应该是翻倾。但是,从“南海一号”沉没的状态看,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南海一号”端坐在海底说明不是受风浪的影响。阳江自古以来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补给站,因而可判断“南海一号”是在阳江补给后沉没的。考古人员对“南海一号”前期探摸时,发现了一块体积巨大的凝结物,其中有一定数量的铁器,这就证明“南海一号”上不仅可能载有大量瓷器,还有一批铁锅等铁器,古船会平平地沉没,可能是因超载造成船体爆裂而沉没。对超载造成“南海一号”沉没的说法,张威称,如果“南海一号”是超载沉没的,那它为什么会离岸那么远之后才沉没呢?“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理位置水流规律十分不稳定,容易发生海难。沉没是否跟天气、洋流有关等,还需等打捞起来后进一步考古发掘,但基本可以判定,“南海一号”不是迅速翻船,而是在沉没的过程中就倾斜了,船上的很多东西都滚落下来了。“南海一号”到底因何沉没,也许要等待专家考证完古船后再作“事故原因鉴定”。据广东省考古所专家介绍,从1987年发现“南海一号”到该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整整的20年时间里,打捞人员多次下水探摸,虽然在沉船上发现了两具眼镜蛇遗骨,但却一直没有发现船员骸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船员已经成功逃生了呢?专家表示,“南海一号”是一艘木船,与一些钢结构船不同,它的沉没速度会比较缓慢;而且整船长约30.5米,宽9.8米,船身并不算庞大,门窗不高。沉船事故发生时,船上人员想要逃离船只并不难,所以很有可能“南海一号”沉没后只有货、没有人。至于船上人员逃离后,最终能否脱险,则要看运气和当时沉船遭遇的海况了,但是该谜团最终还得看能不能从船内文物中发现人骨才能破解,而且即使今后在船内没有发现人骨,也不能证明船员顺利逃生。“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为何“南海一号”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一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介绍说,“南海一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二是“南海一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广东民间有一种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这场争论已经无休止地探讨了20年,并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最先把“南海一号”比喻为“海上敦煌”的,是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黄伟宗认为,“南海一号”文物总数超过敦煌莫高窟的数量,将“南海一号”称为“海上敦煌”恰如其分。后来,又有人说“南海一号”媲美“秦兵马俑”。但这些说法,受到了考古界专家的质疑。考古学界前辈石兴邦先生认为,“南海一号”文物及考古价值可媲美秦兵马俑的说法并不恰当。首先,“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两者在考古价值上各有千秋,拿它们作比较是不科学也不恰当的。其次,“南海一号”属于海底考古,秦兵马俑为帝王陵考古,两者属不同范畴,不能类比。数月前,还有媒体报道,“南海一号”上的文物价值超千亿美元。一语激起千层浪,各方为此争了个面红耳赤。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认为,文物是有形的、相对容易发掘的,但更重要的是隐含的文化信息,“南海一号”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他说,最有价值的不是船上的一两件物品,而是整体的沉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南海一号"出水文物中有一小片竹篾席,它有多少价值?我看是无价,它比"南海一号"上出水的一些金器要宝贵得多,文物价值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据知情人士透露,早些年从“南海一号”上打捞出的几千件瓷器,已有部分出现了裂缝。主要因为脱盐脱水处理不当。“南海一号”在海底沉睡800多年还保存较为完整,说明它适应了所在的海底环境。如果离开这种环境,光照条件、水循环及沉船上附着的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发生改变,保护“南海一号”方面有哪些技术难度?魏峻表示,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难度:第一是对800多年保存基本完好的文物和遗址进行保护,世界上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可借鉴;第二是对船上铁器、凝结物的保护也是个难题,尤其是从海洋环境移至陆地,保护更是个难题;第三,对出水瓷器的保护也是个难题。张威说,“南海一号”进驻“水晶宫”后,一个新的世界性难题又迎面而来,如何依靠当前考古技术去保存、发现古船的历史讯息,需要一段漫长时间。相比于打捞,保护似乎难度更大。“"南海一号"打捞出水,只是万里长征走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