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20日在广州市举行

摘要: 2017-04-21 herithing 世界遗产之声海上丝路,羊城再起航核心提示4月19日,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总书记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陶器、青铜器、金银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一件件当地出土的文物,见证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详细了解文物的年代、特点、来源,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说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 ...

2017-04-21 herithing 世界遗产之声

海上丝路,羊城再起航


核心提示

4月19日,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总书记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陶器、青铜器、金银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一件件当地出土的文物,见证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详细了解文物的年代、特点、来源,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说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习总书记说,北海具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我们现在要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国际社会广泛响应,这是人心所向。我们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中国大开放大开发,进而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


2017年4月20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广州市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海丝遗产所在地的代表出席会议。


总结上一阶段海丝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主要成果

部署下一阶段海丝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

部分海丝遗产地代表报告工作进展

推选广州市为海丝保护和申遗的牵头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现场 

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下简称“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所面临的形势,指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持续推进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工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代表“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项目组介绍了工作进展,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构想。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宋新潮:


• 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海丝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服从国家大局;

• 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与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牵头城市的作用,加强各地及专业咨询机构的合作;

• 加强和深化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题研究,多学科参与,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 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确定海丝遗产组成部分,按照文物保护和申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 精心谋划,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借助相关国际组织的平台优势;

• 充分发挥海丝品牌效应,培育国际品牌,全力以赴写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的新篇章。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柴晓明:


既有成果

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研究

•  以“跨海和声”为关键词,揭示了古代世界和人们利用海洋开展和平交流的特质;

•  在全球范围内总体界定了海丝形成与发展所依赖的六大文明板块,以及所经历的四个时期

•  揭示了海丝遗产构成的“节点”特性;

•  明确了中国在海丝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突出了中国作为海丝文化资源库的价值特征。

海上丝绸之路空间形态示意 

编制申遗文本

•  以国家文物局确定的4省8市的31处遗产点作为海丝申遗首批对象;

•  确定以广州、泉州、宁波、南京四大节点片区为核心的论述逻辑;

•  确定基础设施类遗存、生产设施类遗存和产物类遗存三大遗产类型;

•  根据世界遗产中心对于预审文本中关于海丝概念界定的反馈意见,提出了在海丝体系中“交流活跃区域”的概念。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三大遗产类型功能关系示意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31个组成部分掠影

编制管理规划

•  完成“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整体管理规划和31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管理规划;

•  规划已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

对外宣传、交流

•  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会议,宣传海丝项目;

•  邀请国际专家来华进行交流;

•  协同《世界遗产》杂志社,策划海丝专刊。

《世界遗产》2016年第6期专题策划

跨海和声: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


后续计划

推广既有成果

•  将第一阶段主题研究、申遗文本、管理规划的相关成果整理出版;

•  让更多人了解现阶段海丝工作的积极成果

深化价值研究

•  在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下,更新、扩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遗产名录,推动更多海丝相关遗产进入名录;

•  与各遗产地配合,挖掘更多与海丝相关的遗产地价值;

•  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的价值认知与阐释框架。

加强国际合作

•  参与ICOMOS等国际组织的海丝主题研究;

•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现有成果的国际传播;

•  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开展海丝遗产资源调查。

促进价值传播与公众参与

•  建立海丝主题中英文双语网站;

•  推介海丝遗产地,讲述海丝故事;

•  为各地开展各类海丝相关公众活动提供支持。



延伸:“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遗项目

自2016年4月以来,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保护与申遗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成立联合项目组,在海丝遗产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开展海丝申遗项目主题研究、申遗文本和管理规划等编制工作,并协助相关遗产地开展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工作。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