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10日上午,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兰州市文物局和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管理处协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五泉山公园乐到名山广场举办。甘肃省文物局全体干部,在兰州市的省直文博单位、兰州市文物局及直属文博单位、部分行业及民办博物馆组织人员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以展板形式介绍了文化遗产知识,解读了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战略,宣传了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成果;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了兰州太平鼓、“松鸣岩”花儿、藏族原生态民歌、兰州阮氏刻葫芦、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织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为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定各类收藏品;向公众发放《中国文物报》文化遗产日特刊、《兰州日报》专刊以及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现场参加活动的群众达2万多人次。
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遗产日主题讲座和文物保护工程开放日活动同步拉开帷幕。上午9点,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研究员在甘肃省图书馆周末名家大讲堂开讲《甘肃汉简和丝绸之路》,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师生及社会各界文史爱好者约150人聆听讲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兰州五泉山建筑群太昊宫保护修缮、兰州金天观古建筑修缮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肃举院至公堂观成堂油饰彩画保护修缮等3个工程现场也迎来了一批批参观人员,各工程现场都由专家带领参观并进行讲解,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活动现场接受了新华社甘肃分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甘肃广播电台、甘肃经济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媒体记者的专访,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介绍了甘肃省开展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思路措施。同时,对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作了宣传和解读说明。
当日,甘肃省各地同步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甘肃省文物局办公室)